8 月 15 日央行开展 4000 亿元 1 年期 MLF 操作,中标利率为 2.75%。本月 MLF 到期 6000 亿元,上月报价为 2.85%,MLF“量缩价降”。 “量缩”是因为目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央行也要尽量避免资金空转。“价降”是央行对政治局会议定调“要稳住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响应。同时,因为在 LPR 利率两次独立下调后,银行的息差压缩,央行需要通过下调 MLF 利率来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引导 LPR 利率下滑。 风险提示:疫情再次出现反弹;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经济增速复苏 不及预期 一、本月 LPR 利率下调在预期之中,但 MLF/OMO 降息在预料之外 8 月 15 日,央行开展 4000 亿元 1 年期 MLF 操作,中标利率为 2.75%。本月 MLF 到期 6000 亿元,上月报价为 2.85%,MLF“量缩价降”。同时,央行开展 20 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并下调逆回购利率 10 个 BP。 受房地产拖累,7 月 PMI、金融数据、经济数据超预期走弱,市场对本月银行再次下调 LPR 利率以缓解地产信用收缩是有一定预期的。但是考虑到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国内可能面临 结构性通胀压力等因素,市场并未预期本月央行会直接下调 MLF/OMO 利率。 因此受 MLF/OMO 降息的刺激,债券收益率大幅回落,10 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超过 5BP,跌破 2.70%的关键点位。 二、如何理解 MLF/OMO 利率双降?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成为了经济中最主要的拖累项,2022 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对 GDP 累计同比的贡献率为-13.6%,创 20 年来新低。 7 月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走弱也是主要受到房地产的拖累。7 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6.4%,当月同比增速-12.3%;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23.1%,当月同比-28.9%,最终拖累居民信贷需求和消费需求。 7 月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之后,各地方各部门纷纷出台相关举措,比如银保监表示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期多地出台取消限购、提高公积金额度、提供购房补贴等政策。我们认为此次央行降息也是响应政治局会议“要稳住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号召。 降息可以引导银行降低房贷利率,我们预计 8 月房贷定价基准利率(即 5 年期 LPR 利率) 会继续下降至少 10BP,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也至少会降至 4.15% 的水平,同时也能够缓解房企面临的利息成本,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存量贷款规模 12.49 万亿,按照 10 个 BP 计 算 1 年也能够节省 124.9 亿元的利息支出。 三、如何理解缩量续作 MLF? MLF 缩量比较容易理解,受财政资金下发、房地产融资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影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十分充裕。从价的角度看,自 4 月以来,市场资金利率一直位于政策利率之下, 银行同业存单利率与 MLF 利率之间的差距也在持续走阔;从量的角度看,6 月超储率为 1.5%, 高于去年同期 1.2%的水平。 在资金利率偏低的时候,金融机构杠杆开始上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规模一度超过了 7 万亿元。缩量操作体现了央行虽然短期为了“宽信用”容忍了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的背离, 但是也要尽量避免资金空转。我们认为,后续随着经济逐渐企稳,市场利率还是会向政策利率回归。 四、为什么要先降息才能下调 LPR? 在目前“政策利率+央行引导—LPR 利率—贷款利率”的传导模式下,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是引导商业银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重要方式。 去年 11 月以来,央行通过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在 MLF 利率仅下调 10BP 的情况下,引导 1 年期 LPR 利率下滑 15 个 BP,5 年期 LPR 利率下滑 20 个 BP。 但是这种非对称式的降息在很大程度上压降了银行的净息差空间。2022 年 1 季度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只有 1.97%,位于历史低位,今年 5 月 5 年期 LPR 利率再度下调 15BP,我们预计银行的净息差进一步被压缩。因此降低 MLF 利率可能成为央行引导银行主动降低 LPR 报价的必要选择之一。 按照此前的经验,银行会等幅下调 1 年期 LPR 利率,半幅下调 5 年期 LPR 利率,比如 2022 年 1 月央行下调 MLF 利率 10BP,1 年期和 5 年期分别下调 10BP 和 5BP。 不过目前房地产市场稳定优先,央行可能引导商业银行等幅甚至更大幅度调降 5 年期 LPR 利率,从而释放更多的中长期贷款需求。此前 1 年期与 5 年期的 LPR 利率的非对称式下调,也给了这个月 5 年期 LPR 利率更大幅度下调的空间。 本次降息是对政治局会议定调“要稳住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响应,也是当下房地产下行压力较大、银行息差压缩后的积极主动作为,降息也确定了在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未结束之前,货币政策依然保持以我为主、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