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随着锡装股份挂牌上市,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500家,迎来了发展的重要节点。 成立32年以来,深市主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引领,坚持打造市场化蓝筹聚集地和细分行业冠军摇篮,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深市主板1500家公司总市值达21.41万亿元,综合实力突出,业绩稳中有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2年来,深市主板运行平稳有序,符合市场预期。作为市场化蓝筹聚集地,深市主板定位明确,重点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集聚了一批业绩好、活力强的优质龙头企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板块发展基础扎实 制造业“压舱石”功能凸显 深市主板成立以来,制造业构筑起板块的“基本盘”,也奠定了主板发展壮大的基础。 数据显示,深市主板1500家公司总体营业收入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3.50%,总体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1.78%。其中,深市主板制造业公司共989家,占比65.93%。制造业公司总体营业收入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2.44%,总体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7.16%,显著高于板块整体水平。电子、电力设备、国防军工、计算机、家用电器等细分行业近十年总体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实现了快速发展。 在今年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下,深市主板制造业公司仍然保持了较强的韧性,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上半年,989家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5万亿元,同比增长9.64%;实现净利润合计3712.20亿元,同比增长6.17%。其中,213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50%,占比达21.54%。 作为制造业中知识密集、创新活跃、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关键领域,深市主板先进制造业企业囊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设备等产业,2022年上半年376家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2.31万亿元,实现净利润合计2061.74亿元,同比增长20.04%。 “资本市场通过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能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多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在制造业融资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深市主板中,既有传统制造业龙头企业,也有先进制造业领军公司,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市场结构日趋完善 蓝筹企业聚集效应显著 32年来,深市主板通过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和融合发展,孕育出美的集团、比亚迪、万科A、格力电器、京东方A、顺丰控股等一批影响力大、创新力优、竞争力强的市场化蓝筹企业。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深市主板市值超千亿元的上市公司共34家,行业规模龙头企业131家,科技龙头企业47家,世界500强公司和中国500强公司分别为6家、137家。 市场人士认为,这些头部公司共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技术创新,形成鲜明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 深市主板不仅是大型蓝筹企业的聚集地,也汇集了一批在自身赛道保持独到优势、技术领先、成长性显著的细分行业领军企业。 深市主板市值低于200亿元的公司中,有334家公司近5年业绩复合增长率超过20%。例如,柳工是国内工程机械首家上市公司,云南铜业为中国三大铜工业有色金属企业之一,三全食品是国内生产速冻食品最早、规模最大、市场网络最广的企业,利尔化学则是国内最大的氯代吡啶类农药及草铵膦原药的生产企业。 赵锡军表示,深市主板一直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发展,通过完善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完善内部治理,涌现出一大批发展势头强劲的蓝筹企业。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注册制改革带来发展新机遇 32年来,深市主板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功能,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 数据显示,1500家公司累计IPO融资逾8300亿元,自上市以来累计再融资3.21万亿元,累计并购重组交易规模达5.59万亿元。并且,募集资金不断支持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推动新经济发展。据了解,518家战略性新兴企业累计融资1.58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4月份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进一步深化存量市场改革,首发上市渠道更加顺畅。两板合并以来深市主板共发行完成53单IPO项目,实现融资金额396.70亿元,其中12家公司IPO融资规模超10亿元。 “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运行后,深市主板市场恢复发行上市功能,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桂浩明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两板合并实施以来,深市主板一系列制度规则运行有效,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市场基础不断夯实。 “随着未来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深市主板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桂浩明认为,通过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等基础制度,改善投资者结构,优化市场生态,培育更多优质蓝筹企业,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