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关注矿山成本 10月中旬以来,黑色品种以负反馈为市场交易主逻辑,不断打压价格,铁矿石价格承压领跌。当前铁矿石供应相对平稳,港口库存压力不大,铁水将从高位逐步下降,废钢性价比改善,添废挤占用矿,铁矿石基本面转弱,难有向上驱动。 A近期黑色品种大幅下跌的原因 近期,国际铁矿石期货价格下行,带动国内期货盘面价格回落,钢材价格同步回落。 今年一季度在地产政策放松等宏观预期较好的带动下,3月底4月初螺纹钢重新上涨至5100元/吨附近,但高度明显较去年高点大幅下降。随后钢价重心持续下跌,钢价反弹高度基本逐渐下移,钢价已处于熊市中,市场对明年信心偏悲观,交投情绪低迷。 焦煤方面,供给端山西停产煤矿部分复产,甘其毛都口岸蒙煤日通车回升至600车以上。需求端焦企采购不积极,炼焦煤竞拍流拍率增加。焦炭方面,山西疫情有所缓解,部分焦企开始提产,但受环保、亏损增加影响,焦企提产意愿有限,而需求端钢厂减产尚不明显,预计后续钢厂减产力度将扩大,双焦基本面弱化。在中期消费下降的预期下,叠加钢厂利润较低,市场交易负反馈,原料领跌成材,尤其铁矿石跌幅最大。此次铁矿下跌源于新加坡掉期大幅破位,带动国内铁矿石大幅下跌。 B钢矿焦博弈下铁矿石继续承压 成材端,当前螺纹钢下游备货处于弱稳状态,终端观望情绪浓,需求仍受拖累;而供给方面,铁水产量近期降幅有限,螺纹钢产量仍小增,钢材出库压力仍存,价格弱势。钢厂亏损扩大,开始自主检修减产,随着亏损持续,减产空间还将有所扩大。 近期钢厂减产尚不明显,预计后期减产将逐步显现。根据机构调研的数据,10月28日,全国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236.38万吨,环比下降1.67万吨,同比增加25.07万吨。铁水产量虽然下降,但仍位于去年同期高位。部分钢厂开始提降焦炭,幅度100元/吨。双焦基本面弱化,但焦化厂已亏损 100—200 元/吨,焦炭成本支撑,焦化厂继续让利较难。 铁矿石方面,近期外矿发运变化不大,四季度外矿增量有限,10月外矿到港量偏高,国产矿产量连续下滑,整体供应基本持稳。需求端,铁水产量小幅下降,由于钢厂亏损扩大,北方部分钢厂已开始联合减产,减产预期将进一步扩大,预计铁水加速下滑,11月后或逐步降至220万吨附近,铁矿石基本面弱势确定。 废钢的使用增加,也降低了用矿需求。随着废钢价格的下跌,电炉钢厂成本大降,利润变化不大。10月28日,电炉平均生产成本4044元/吨,周环比下降64元/吨;电炉平均利润-109元/吨,周环比微降3元/吨。 目前,废钢比铁水成本低约100元/吨,用废意愿增加。10月28日,61家钢铁企业废钢日均消耗量2618.17吨,周环比增加35.75万吨。电炉产能利用率52.47%,周环比增加3.02个百分点;电炉开开工率60.46%,周环比增加2.51个百分点。 用废意愿增加,相对挤占用矿需求。所以我们看到铁水下降1.67万吨,而螺纹产量却增加5.83万吨,这部分增量便来自电炉。 C四大矿山今年四季度增量有限 根据四大矿山最新公布的三季报运营情况和矿山年度产销目标,我们推算认为,四大矿山今年四季度的增量有限。预估四大矿山四季度供给量环比增加2629万吨,同比仅增加342万吨。由于今年非主流矿供应减少,预计2022年国内进口铁矿总量为10.9亿吨,同比下降3.4%。 国产矿9月中旬以来受安全检查和炸药使用限制,产量下滑较快。目前铁矿石在80美元/吨附近,接近国产矿生产成本,预计待放开炸药限制后矿山的生产意愿也不强,11—12月也是国产精粉的生产淡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9月,中国粗钢日均产量289.83万吨,环比增长7.1%;生铁日均产量246.47万吨,环比增长7.1%。9月,中国粗钢产量8695万吨,同比增长17.6%;生铁产量7394万吨,同比增长13.0%。1—9月,中国粗钢产量78083万吨,同比下降3.4%;生铁产量65610万吨,同比下降2.5%。今年的粗钢压减已完成,后期行政压产概率不大。 综合以上情况,10月铁矿石略有缺口,整个四季度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仅过剩560万吨,港口库存难以再度累积到1.4亿吨,铁矿石库存压力不大。 D后市展望 当前铁矿供应相对平稳,港口库存压力不大,铁水将从高位逐步下降,废钢性价比改善,添废挤占用矿,铁矿基本面转弱,难有向上驱动。由于进口矿可用天数较低,钢厂按需采购存在些许支撑,新加坡铁矿石掉期跌破80美元/吨,后期将考验矿山成本支撑,矿价继续下探也存阻力,预计将振荡探底。 考虑目前钢材库存处于近5年低位、钢厂处于盈亏附近以及价格也下跌至近10年均价,原料库存低供需矛盾不突出、贴水较大,因此单边交易难度加大,前期做空策略进入预期目标位置,提示择机兑现利润。 后期需关注宏观经济情况、钢厂生产节奏、国产矿和非主流矿供应变化以及美联储加息力度。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