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内期货市场的重头戏之一无疑是股指期货的上市。这一规划了近10年的金融产品,在当前中国的资本市场推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肯定,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信心体现。股指期货这一充满魅力的金融工具,在中国市场上诞生还不到三个月,却已经焕发出了夺目的光彩,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下面我们对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的表现做一个总结。 投资者参与积极,发展比较成熟 股指期货自今年4月16日上市至今,已近历经了51个交易日,2次交割,迄今为止上市过的或正在交易的合约共有6个合约。截至7月1日收盘,股指期货各合约的成交量总计为1302万手,成交额超过了11万亿,同期沪深300指数成交额为3.14万亿,股指期货在规模上已经完全超越了现货,发展速度超越了国外成熟市场。下图是期指各合约与现货沪深300指数累计成交量的对比图。 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不断成长,投资者的参与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从截至6月18日的数据来看,市场活跃账户在2.9万户左右,占总开户数的84%。股指期货自上市以来月均开户1.3万户,投资者数量稳步上升。从投资者结构看,机构投资者数量占开户数的3.2%,成交量占1%,持仓量占15%,法人机构投资者数量、持仓量和成交量份额保持稳步增长。在此带动下,市场流动性良好,报价连续,成交速度快,具有很好的交易深度。 期货紧随现货,风险规避功能初显 股指期货作为沪深300的衍生产品,与现货指数保持了很高的相关性。据测试,上市以来期现之间的相关性在99%以上,基差率在±2%以内。下图是沪深300指数与股指期货价格的走势对比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股指期货对现货有很强的跟随,可以说是现货指数在期货市场的互补。由于股指推出时机恰逢国家新一轮的房产调控,加之后续的欧洲债务危机,市场一路走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股指期货很好的发挥了其风险规避的功能,由于期指与现货指数的高相关性,利用其套期保值功能可以弥补股市下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市场对此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套期保值在期指交易中占得份额越来越大,很好的体现了期指上市的初衷。 成交持仓比稳步上升,套保意识增强 股指期货上市之初的高基差曾让投机套利者趋之若鹜,成交持仓比一度接近30:1,相比国外成熟市场,国内的股指期货在初期市场投资者兴趣比较浓厚。但随着期指交易的不断推进,市场自行定价功能得以充分体现,期现之间的基差逐步减小,处在合理的基差范围内。持仓量稳步上升。从下图可以看出,5月28日持仓量突破了20000张,此后一直稳定在这一水平之上。随着6月份证监会对机构套期保值资格的批准,持仓量快速攀升,在6月29日首次突破30000张,成交持仓比不断降低,6月份已整体进入10:1的水平区间,投资者日趋理性,市场套保需求旺盛,充分体现了股指期货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功能,为投资者提供了另一个投资避险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股市的非理性波动,稳定了市场信心。 交割制度合理,保证市场平稳过渡 我国的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采用最后两小时的现货均价,现金交割,这一制度既方便了期货持仓者的到期交割,又能有效的防止价格不正常波动,据测算,。从上市至今的交割表现来看,这一交割制度的运行是很成功的。第一次的IF1005合约交割640手,交割率万分之1.9,当日的期指收盘价较结算价高0.34,第二次的IF1006合约交割1394手,交割率万分之2.3,当日收盘价较结算价低0.70。可以看出,历次交割的最终收盘价与结算价有很好的收敛,交割日持仓数上升明显,当日现货指数没有出现异常波动,所谓的“交割日现象”并没有在国内市场发生。 股指期货发展前景良好 股指期货的上市,为国内长久以来承受股票市场单边系统风险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风险规避工具。从市场的反应看,在中国金融交易所“高标准”和“稳起步””的严格的要求,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将比较理性。市场对股指期货的参与热情比较高,月均仍近万人的开户数量。在中国金融交易所抓好投资者教育的基础上,投资者对期指的态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显示了期指的强大魅力。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加入,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将更为成熟,套期保值将成为市场主流,期货和股票市场的良性互动会进一步加强,股指期货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姚晓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