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价格研究

美豆短期缺乏驱动题材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2-11-30 11:49:44 来源:中州期货 作者:吴晓杰

国内豆粕供应迎来拐点


近期美豆和国内豆粕市场走势迥异,相对于小幅区间振荡的美豆,国内豆粕波动加大,豆粕期货在4100元/吨关口盘横多时后选择突破上行,而豆粕现货价格却因供应改善承压下跌,期现货市场走势分化,期现继续回归。


A国际市场注意南美天气


近期国际大豆市场的交易焦点仍在南美天气,南美产区天气能否保证巴西和阿根廷新作大豆实现丰产预期,是未来半年全球大豆供需结构转变的关键,也决定了CBOT大豆的价格区间。


南美产区差异大,短期不调整产量预估


据巴西国内官方数据,截至11月25日,巴西全国大豆播种工作完成89%,低于去年同期的92%,高于过去5年82%的均值。但巴西大豆种植区纬度跨越大,地形结构有差异,不同区域种植情况差异较大。最早开始新作播种的中西部主产区已基本完成工作,其中主产州马托格罗索截至11月25日的大豆播种进度为99.58%,上周为98.96%,去年同期为100%,5年均值为98.56%。而10月中旬以后才开启播种工作的南部产区推进缓慢,特别是最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州,截至11月25日播种进度仅为59%。


阿根廷大豆种植进度更为落后。据阿根廷国内机构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中旬,阿根廷大豆的播种进度仅达到了预计面积的19.4%,低于去年同期的19.9%,创下最近5年同期的最低水平。


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南美大豆问题较大的地方仍是巴西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和阿根廷核心产区,同2021年一样,均是受拉尼娜现象影响遭受干旱少雨天气从而影响播种工作。


而从中短期天气预报来看,11月下旬至12月初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区天气几乎延续10月以来的差异,巴西中西部主产区仍能获得足够降雨,利于作物生长,而巴西最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州以及阿根廷核心产区降雨量会再次转差,播种进程预计仍然缓慢。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甚至表示,如果不能获得更多的降雨尽快缓解产区干旱,阿根廷农民可能会减少大豆种植面积。


因此中短期受巴西南部和阿根廷产区不利天气影响,市场情绪将对价格形成有效支撑,即使面临美豆的出口压力,CBOT大豆盘面也很难深度回调,在1400美分/蒲式耳关口有支撑。


但从中长期来看,今年已经是本轮拉尼娜现象的第三年,影响力大大减弱。且据澳大利亚气象局观察,拉尼娜现象多项指标已经开始转弱,NINO3.4指数向中性区间移动,全球拉尼娜现象或在12月底明年1月初结束。届时,受干旱侵扰的巴西南部和阿根廷核心产区降雨量也会逐渐恢复,恰逢这两个区域的大豆作物处于关键生长期,充足降雨可以提高作物单产潜力,挽回部分面积损失,是保证年度丰产的重要前提。


当然,目前对南美作物讨论产量尚早,巴西主产区刚刚播种完毕,阿根廷产区播种工作才开启,后期留给天气交易的时间窗口仍然充足。


水位改善美豆贴水下调,但后期出口并不乐观


11月中旬以后,随着降雨增加,密西西比河水位有所上升,改善内陆运力,美豆内陆驳船费用不断降低。截至11月15日,伊利诺伊河下游运费为55.96美元/吨,周度环比下降0.5美元/吨,较前期峰值105.86美元/吨几乎腰斩。


基于美豆内陆运费持续下降,美豆出口贴水也有所松动。截至11月24日,12月和明年1月船期美湾大豆对华报价在310—325美分/蒲式耳,较中上旬350美分/蒲式耳的报价出现了明显下跌;12月和明年1月船期美西大豆对华报价在305—310美分/蒲式耳,较美湾大豆有5—15美分/蒲式耳的价格优势,较11月中上旬350美分/蒲式耳左右报价同样出现大幅下跌。


对中国市场来说,一方面是美豆CNF贴水下跌,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也较前期高位略有回调,带动中国进口大豆成本下降。11月24日,中国采购12月船期美西大豆进口成本为5200元/吨,明年1月船期美西大豆进口成本为5174元/吨;而在11月中上旬,12月船期美西大豆对华进口成本最高达到5600元/吨,明年1月船期美西大豆对华进口成本为5500元/吨。美湾成本稍高于美西,但也较11月中旬出现约300元/吨的下降。


因此进口成本下降后,需求国也加快了采购进度。截至11月10日当周,2022/2023年度美国大豆出口净销售为303万吨,前周为79.5万吨;其中对中国净销售154万吨,前周为92.7万吨。截至11月10日,2022/2023年度美豆累计销售3598.4万吨,占年度出口计划5566万吨的65%。


但后期美豆出口仍面临不少难题。一是密西西比河水位偏低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水位峰值已经过去,后期仍有下降风险,驳船吃水深度或再次降低,影响运力。二是有来自南美的竞争。一方面巴西大豆仍在持续输出,预计巴西11月大豆出口量为226.8万吨,上年同期为210万吨;另一方面,阿根廷政府将在12月再次施行“大豆美元”计划以刺激大豆及其制成品出口。有机构预计第二轮的阿根廷“大豆美元”计划或给市场提供400万—500万吨的大豆。来自中国的采购意愿在150万吨左右,正是因此,中国油厂在美豆进口成本下跌后也未表现出强烈的采购意愿,反倒是放慢采购节奏等待南美大豆给出更好价格。


B国内油厂开机数量回升


国内供应增加预期正在兑现


因国内油厂进口大豆榨利不佳,抑制采购意愿,今年国内进口大豆到港数量下降明显。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至10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为7317万吨,同比减少592万吨,减幅7.4%;进口均价每吨4429.7元,上涨25.6%。


不过11月以后,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出现明显回升。以周度计,11月前3周中,除了第2周因为卸港原因到港量仅127万吨,第1周和第3周到港均值为200万吨,远高于10月周度到港均值128万吨。按此速度,11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可以完成830万吨的预期值。而据上海钢联预计,12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预估为1050万吨,周均到港量可达到240万吨,国内进口大豆供应恢复预期兑现。


随着进口大豆到港增加,油厂开机率和周度压榨量也出现明显回升。截至11月25日当周,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实际压榨量为197.7万吨,远高于前期150万吨的周度压榨量。机构预计,11月28日至12月2日,国内油厂开机率继续上升,周度大豆压榨量预计可达到206.51万吨。


随着油厂压榨开机回升,豆粕供应显著增加,国内豆粕现货和基差高位承压。截至11月28日,华北地区豆粕现货基差为850元/吨(对M01合约报价,后同),较月初最高峰的1400元/吨报价跌幅高达40%。而因后期国内供应预期继续增加,远期基差报价更是一路下滑,华北地区12月豆粕现货基差报价780元/吨,明年1月豆粕现货基差报价420元/吨。


从需求方面看,随着供应增加,中下游企业对后期豆粕价格也以看弱为主,因此主动放慢采购进度,等待更优惠的价格再入场采购。


国内近月进口大豆采购仍有缺口


虽然随着美国CNF贴水回落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较大程度改善油厂榨利,但为了等待阿根廷新的“大豆美元”出口刺激政策,国内油厂最近两周采购积极性并不高。


截至11月25日当周,国内油厂共采购进口大豆10船,主要集中在12月和明年1月的美西、美湾大豆以及2023年巴西新作和6月船期的阿根廷大豆。截至11月25日,国内12月船期大豆已采购551.5万吨,完成率95%;明年1月船期大豆采购218万吨,完成率仅38%,缺口仍较大。若后期明年1月船期进口大豆不能及时补齐,明年一季度国内豆粕现货不乏再次面临高基差局面。


C关注市场交易节奏变化


短期来看,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和阿根廷核心产区降雨不佳情况下,CBOT大豆期货将保留部分天气升水,主力合约较难出现深跌,或在1400—1450美分/蒲式耳区间振荡。但是中长期来看,澳大利亚气象局目前对拉尼娜现象预测或在明年1月初消退,1月以后尼诺指数逐渐转至中性。这对于阿根廷和南里奥格兰德来说非常关键,利于正在关键生长期的作物提高单产潜力。那么当降雨来临以后,美豆期货也会逐渐挤出天气升水,中期有价格走弱预期。


对于国内豆粕来说,短期来看虽然国内进口大豆和豆粕供应增加预期开始兑现,未来1—2个月国内供应整体充足,但目前下游豆粕库存处于超低水平,而预计年前备货可能在12月中旬就会启动,所以对于豆粕来说年前累库压力不大。


在12月豆粕现货基差对2301合约报价仍能够保持在500元/吨以上时,市场选择推动期货向现货靠拢来实现豆粕2301合约的期现回归。因此对豆粕2301合约短期保持回调买入观点,在4100元/吨略下方建仓,上方压力暂时看4300元/吨一线。


中期来看,11月、12月和明年1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或超过2600万吨,对应2330万吨的压榨预期,进口大豆库存将逐渐累积,至2023年1月底国内进口大豆库存可能提升到600万吨的偏高位水平。豆粕库存也会随着油厂压榨量提升而见底回升,基差继续承压。


价差方面,豆粕2301-2305合约价差短期保持偏多观点,因2301合约随着交割月临近需要期现回归,而目前油厂对盘报价已经转移至2305合约,即套保盘逐步移仓,此结构利于2301-2305合约价差继续维持偏多格局,上方空间暂时看至700元/吨附近。

责任编辑:唐正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