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合作伙伴机构研究观点

中金:美股美债背离 各资产对加息路径定价是否合理?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2-12-05 11:24:32 来源:中金公司 作者:刘刚/李雨婕等

过去一周,10年美债跌至3.5%以下,一周内跌幅接近20bp。如果从10月下旬4.3%高点计,累计降幅已经超过80bp,幅度不可谓不大。相应的,美元指数在此期间降至105(9月底高点以来下跌8%以上),美股和黄金则普遍反弹。显然,对未来通胀和加息路径的预期是主导上述变化的关键(上述80bp的名义利率回落中,超过60bp都是实际利率下行贡献,也说明了这一点)。


市场在10月通胀超预期下行后已经开始计入12月加息放缓、甚至明年加息停止的预期,幅度之大似乎在重演7月份的行情。那么,未来通胀和紧缩路径是否一马平川,各资产中对未来加息路径的定价是否合理?我们将在本文中做出讨论。


一、近期发生了什么?利率快速回落,美元大幅走弱;加息降速预期基本确认、衰退预期升温


现阶段美国的核心问题是通胀。原因在于,通胀是融资成本下行的主要约束,在当前美国各项融资成本rf已普遍超过投资回报率g的情况下,融资成本能够尽快拐头下行是避免增长滑向更深程度衰退、以及资产转向下个交易逻辑的关键(即从现金、到国债、再到成长股的美林时钟)。


近期主要资产的表现脉络就在“蠢蠢欲动”的交易这一方向,与7月如出一辙,当前3.5%的美债利率所对应的超卖程度也已经与8月初2.5%美债对应的水平相仿。只不过,8月后核心通胀屡超预期使得当时这一趋势完全逆转、还不断上调了加息路径。那么当前的轮动又能否成功呢?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梳理此轮美债利率下行的脉络。11月初以来的美债利率下行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0月通胀超预期回落的积极变化让市场似乎看到困扰已久的通胀压力可能回落的曙光。在此推动下,美债利率数据公布前的4%降至3.7~3.8%一线并在此后近半个月时间窄幅震荡,这第一阶段20~30bp降幅主要就是交易12月加息降速25bp的预期。


2)第二阶段,过去一周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演讲中坐实了12月放缓加息的预期、叠加11月ISM制造业PMI自2020年5月以来首次跌入荣枯线下方,美债利率两天内降幅20bp,即便11月非农和工资超预期也未能逆转。这一阶段的美债利率下行,不仅是在交易12月加息降速、甚至是在交易加息终点下移(当前CME利率期货隐含的加息终点已经降至4.75~5%)。



从这个意义上看,预期有些“抢跑”。原因在于,鲍威尔和其他美联储官员此前多次表示,当前水平加息速度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持续过快加息反而可能诱发金融风险,但在通胀还高达7%以上的水平上预期加息终点就要下行可能还有些过早,即便PMI跌入荣枯线显示增长压力不断加大(鲍威尔也多次暗示加息终点可能比此前预期的要高)。尽管我们也同样认为通胀拐点已现且将持续回落(明年一季度回到5%左右、二季度末可以回到4~3%),但政策的变化可能还是要分步来(年底降速、一季度末停止加息、下半年衰退压力倒逼宽松预期),无法一蹴而就。


二、当前各资产计入了多少预期?美股、黄金和长债不足,短债相对充分


那么当前主要资产计入了多少加息预期?我们参照《模型推演各类资产计入的加息预期》中的方法论测算,结果发现,相比当前CME利率期货隐含未来1年~100bp加息幅度(12月50bp、2023年2月25bp、3月25bp),美股、黄金计入明显不足(分别计入-26bp、33bp),长债计入的也不足、短债计入相对充分(95bp)。具体而言,


美股预期不足:当前标普500指数17.7倍动态估值和49的ISM制造业PMI所隐含10年美债利率仅为2.30%(也说明估值隐含的风险溢价过低)。进一步,扣除10年美债期限溢价对应隐含风险中性利率为3.05%,由此得到美股估值隐含的1年风险中性利率为3.61%,这低于当前联邦基金利率区间,意味着在当前美股估值下,未来一年降息幅度将大于剩余加息幅度,合计净降息25bp,明显低于当前CME利率期货对应的全年净加息100bp预期。


短债相对充分:短债风险中性利率本身就以当前市场加息预期为主要影响因素。当前1年期美债风险中性利率为4.83%,隐含加息幅度为95bp,相当于债市定价未来1年平均的政策利率水平。这与CME期货市场定价的,未来1年时间平均的隐含联邦基金利率为4.8%左右基本相符。


长债计入不足:2022年7月以来,根据利率期货隐含的加息预期,市场预期的本轮加息终点最高点为11月3日时5%~5.25%区间,当前降至4.75%~5%之间,仅下调25bp。10年美债利率从4.2%到3.5%下降超60bp,明显更大,隐含了长端美债计入超过当前联邦基金利率更多的衰退预期。这从近期美债利率下行更多被期限溢价贡献也可以得到证明(从10月高点至今美债利率75.6bp的降幅中,期限溢价贡献了70bp,转负至-0.76%)。



黄金计入不足:目前金价(1797.6美元/盎司)隐含10年美债实际利率为0.45%,低于当前1.05%的实际值,隐含的10年美债名义利率为2.89%。参照上文中类似的方法,金价所隐含未来12个月的加息幅度为33bp,同样低于当前CME期货隐含的市场加息预期。


三、资产定价的不均衡:对“好消息”更敏感,美债明显超跌,美股美债背离


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对“好消息”的反应明显大于“坏消息”。如本周三鲍威尔在布鲁金斯学会的讲话[1],其内容基本仅是加强了12月加息放缓至50bp的概率,且重申了需要将利率提升至9月给出的预测以上的水平,但标普500指数当天即能反弹3.1%;10月CPI数据公布不及预期的当天(11月10日),标普500更是大幅反弹5.5%,创下2021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相反,对本周五公布超预期的非农数据和工资增速(非农就业新增26.3万人,预期增20万人;时薪环比增0.6%,预期增0.3%),标普500指数仅微跌-0.12%,美债利率冲高至3.6%后同样再度回落至3.5%以下。从杠杆仓位看,较高的美股和美债空头仓位同样也可能造成被动平仓,致使上涨振幅更大偏离。



美债和美股市场定价存在背离和偏差。


1)美债:10年3.5%定价意味着,如果本轮加息终点为4.75%~5%(当前CME利率期货预期),利差倒挂将大于100bp。历史上除上世纪70~80年代,3m10s利差倒挂从未大于100bp。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预期重演70~80年代情形,25bp加息终点的下调所对应的10年美债利率下行幅度有些偏多。当然,这其中还存在衰退担忧和流动性紧张的影响。


2)美股:美股在美债利率上行200bp期间下跌15%,未达到轻度衰退20%的平均跌幅(《复盘美国历次衰退的历史经验》),当前过低的股权风险溢价可能提前计入了对未来远端通胀和利率回落的预期,同时也说明对于未来盈利下行准备不足,因此欲扬或需先抑。



四、资产路径:美股欲扬或需先抑、一季度国债打开下行空间、下半年实际利率推动进一步下行(黄金、成长股)


不管是前期官员鹰派发言,还是鲍威尔周三的讲话都证实了加息速度放缓,但终点并不会大幅下降(最终将高于9月会议预期)[2]。因此接下来,12月中的通胀和FOMC会议就尤为重要。当前市场预期有所抢跑,除非接下来通胀和加息路径都明显好于预期。因此往前看,未来市场不排除仍有波折,利率真正打开下行空间仍需等待。



美债:当前筑顶震荡,一季度停止加息打开下行空间(通胀预期为主),二季度末衰退压力倒逼宽松预期后“放弃抵抗”(实际利率为主,明年底~3%)。


加息速度放缓尤其是加息终点的“锚定”可以基本消除美债利率上行风险。但更大幅度的下行空间可能要到一季度美联储停止加息,2019年经验也是如此。二季度后,衰退担忧和资产波动倒逼出来宽松预期后,实际利率(反映衰退和宽松预期)下行可能成为推动国债利率进一步下行的主要动力,而实际利率的下行也将成为黄金和成长股弹性的主要逻辑。



美股:欲扬或需先抑;当前受紧缩退坡支撑估值、二季度盈利压力加大、下半年成长股靠分母端支撑反弹。近期美债利率下行促成了美股估值反弹,但我们上面测算,当前估值水平计入预期过多。美债利率的进一步下行空间可能要到一季度停止加息后。衰退压力增加后,我们预计盈利压力有可能反而会带来一定波动,市场波动的加大倒逼宽松预期和利率下行,届时成长股可以逐步转向分母端逻辑上行,因此节奏上欲扬或需先抑。


黄金:更大弹性在二季度实际利率下行后。


我们从今年4月份对黄金持谨慎看法(《向“负利率”告别?2022年4月11~17日》),近期利率和美元趋弱支撑黄金反弹,但我们预计黄金更大弹性还需要实际利率明显走弱,而这需要借助更大的衰退担忧和宽松预期来实现。



美元:强势可能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汇率的走势并不完全决定于货币政策,美联储宽松、美债利率下行时、美元继续走强也并不鲜见,如2019年。近期美元走弱一方面由于美债利率下性,另一方面也由于其他国家风险偏好的部分提振。由于衰退期间美元往往维持强势、且我们测算的美元流动性拐点要到明年中出现,因此美元可能维持相对强势到明年上半年。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