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受疫情、基建、房地产开发等多因素影响,钢价震荡下行,钢企前三季业绩承压下行,营收、净利润同比双降。与此同时,高位震荡的铁矿石价格,加剧了钢企的经营困境,钢铁行业处于整体亏损的状态。而钢铁行业发展的严峻形势,也让很多人联想到了2015年。2015年,我国钢铁消费与产量双双进入峰值弧顶区并呈下降态势,钢铁主业从微利经营进入整体亏损,行业发展进入“严冬”期。 那2022年和2015年的钢铁行业发展到底有什么异同之处呢? 利润情况 2015年利润情况: 据表格数据显示,从2015年2月到12月,钢铁行业的利润总额总体处于上升趋势。2月份到6月份处于正增长的状态,自7月份开始到10月份利润逐月下滑,四个月的利润均陷入负增长。直至11月份开始,利润由负转正。到12月末累计525.5亿,比2014年同期利润总额,减少了1110.8亿元。 2022年利润情况: 据表格数据显示,由于国家统计局尚未公布截止11月份的分行业指标数据,仅对截止到2022年10月份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总体来看,2022年前6月,钢铁行业的利润处于上升态势。其中3月、4月每月的利润增加额均超过了200亿,5月份的利润增加额也超过了140亿,各月的利润均处于相对高位。但6月份的利润增长明显减慢,已经跌至20多亿。7月份开始到10月,每月利润均陷入负值,呈现断崖式下跌的状态。而截止到2022年10月份利润总额已经跌破300亿,基本减少到2022年3月份以前的金额。而296.8亿的利润总额相比于去年同期,也已经累计暴减近3800亿! 15年、22年的利润走势图对比 对比两个年份的利润总额发展走势,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的利润变化幅度更大,利润的最高点更高。2月份到6月份的情况,两个年度也是极为相似,都是处于上升爬坡的状态。但是从截止到9月份、10月份同期利润总额来看,2022年已经少于2015年。2022年10月的走势相对缓和,这与2015年的情况有些类似。总体来看,2022年的利润总额降幅较大,但从9月份开始降幅已经明显减慢,进入相对和缓的阶段。 亏损情况 2015年亏损情况 2015年2月到12月,钢铁行业的亏损总额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总体来看,2015年上半年每月增长的亏损额均少于100亿,但单月的数额为每月递增。从7月份开始,亏损额明显增加,每月的增加额基本都在140亿以上,其中10月份为最多,超过了177亿。截止到12月末的亏损总额1398.3亿,比2014年同期549.8亿超出近850亿! 2022年亏损情况 通过2022年2月到10月份的数据来看,钢铁行业的亏损总额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3月到5月每月亏损的增加额均少于70亿。6月份陡增到128.8亿,7月份为最高,超过了210亿。从8月份开始到10月份,每月增加的亏损额处于逐月减少的趋势。截止10月末,钢铁行业的亏损总额增加值已经减至100亿以内。 15年、22年亏损情况走势图对比 综上来看,结合具体每月亏损额的数字以及该走势图,2015年和2022年的情况也是较为相似。单就截止到10月份的数据来看,2015年的亏损总额为1067亿,而2022年的亏损总额为1042.5亿,两个年度的数据非常接近。 综合以上利润总额和亏损总额两个数据及走势图,2022年同2015年均是较为相似。那2015年发展的严峻形势,是到什么时间有所恢复呢?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对2016年钢铁行业利润和亏损情况进行整理。具体见下表: 综合来看,虽然2016年2月、3月钢铁行业的利润、亏损情况依然处于下行情况。但是自4月份开始,利润总额明显上升,相对于去年同期的累计增长百名比“晋级”为正值,自此告别负值状态。16年全年的利润总额相比于15年同期也超出了1000亿元。而对于亏损总额来看,虽然依旧金额处于上升状态,但是相比于2015年已经明显减少。从2016年4月份开始,亏损总额对比去年从正增长变为负增长。到12月末,累计亏损总额相对于15年同期已经减少754亿。综合来看,2016年4月份开始,钢铁行业的下行趋势得到很大缓解,发展逐步恢复。 因此,对比2015年、2016年的情况,2022年的钢铁行业严峻形势,也或将在明年开始逐步好转。但相比于2015年,2022年有很多新的发展和变化,更解决了很多15年存在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钢铁行业的好转情况或将比2016年的同期有所提前。 2022与2015的不同 据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网站2016年5月25日发布《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报告》(文稿提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其中对于2015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当时存在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说明。笔者结合2022年的发展现状,对于其中提及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查对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产能过剩加剧企业恶性竞争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目前已降至70%左右,远低于合理水平。特别是2015年企业普遍出现亏损,部分企业为保持现金流和市场份额,过度进行低价竞争,甚至低于成本价倾销,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现在的改变: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之下,钢铁业力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减法并用,强化创新供给、有效供给,破除无效供给,坚决淘汰落后。经过努力,我国于2018年提前完成“十三五”时期1.5亿吨钢铁去产能目标,取缔“地条钢”1.4亿吨,大量长期存在的低端落后产能得到出清。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表示,通过持续开展钢铁去产能、促转型,钢铁行业发展韧性明显增强,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到合理区间,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二)企业退出渠道不畅导致僵尸企业大幅增加 2015年协会统计的重点大中型企业平均负债率超过70%。部分企业已资不抵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但由于资产庞大、就业人员多、社会影响范围广,企业资产处置、债务处理困难,一次性关停难度大,退出渠道不畅,仅能依靠银行贷款维持生产,最终沦为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拖累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现在的改变: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一批重点产业链竞争力加快提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钢铁行业去产能1.5亿吨目标,累计退出“僵尸企业”的粗钢产能6474万吨。 “目前钢铁行业僵尸企业已基本出清。”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在2020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透露,从打击地条钢,到僵尸企业的去除,一批无效、低效的产能逐步退出市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三)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企业自律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企业生产经营中采购销售不开发票偷税漏税;有的企业假冒优质企业产品,无证生产销售,低价争抢市场;有的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不足,环保偷排漏排,扰乱市场秩序。 现在的改变: 国务院2022年年初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推进我国市场监管现代化作出整体部署。《规划》围绕建设“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和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第二条任务即为“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针对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诉讼问题,《规划》提出,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则、健全市场竞争状况评估机制、提高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 2022年4月1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其中提及: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制定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规则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核。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中严禁违法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零部件、原产地、供应商,不得违法设定与招标采购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等。不得违法限定投标人所在地、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或者设定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以排斥、限制经营者参与投标采购活动。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加快完善电子招标投标制度规则、技术标准,推动优质评标专家等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 2013年,被称为“大气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中国作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向大气污染全面宣战。钢铁行业刀刃向内,转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十年来,全国229家钢铁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钢铁、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基本建立了绿色制造体系。 以河北省为例: 钢铁工业作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高速发展的代价。这十年,河北钢铁工业经历了去产能、抓环保、调结构“三道大考”,有些企业在困境之下脱胎换骨、浴火重生;而有些企业就像不会游泳的人,被骤然推向大海,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目前,河北省已有17家钢铁企业实现了创A。接下来,河北省将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要求,持续强化组织推动、强化质量保障、强化政策执行和帮扶指导,确保到2024年底前实现钢铁企业全面创A,到2025年底前,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等其他六大重点行业的209家企业完成创A工作,将环保创A与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协同推进、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协同推进、与完善企业制度协同推进。(以上内容为河北新闻联播公众号2022年12月1日发布的消息) (四)钢铁企业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2015年11月以来央行连续降准降息,但由于钢铁被明确为产能过剩行业,绝大部分企业仍然融资贵,续贷困难、授信规模压缩、涨息和抽贷等问题突出,少数企业因限贷、抽贷已出现停产现象。8月份人民币开始贬值,汇兑损失进一步增加企业财务压力。 现在的改变: 2020年2月19日,央行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坚持差异化信贷政策,支持优势企业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中的作用,支持钢铁行业通过直接融资“去杠杆、降成本”,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19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下一步,需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一是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高,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稳定可靠的资源保障体系,提升钢铁行业产业链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二是稳步推动钢铁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保证压减产能的退出,并加强预期引导,避免市场大幅波动。三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钢铁企业技术改造、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兼并重组中的作用,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促进钢铁企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以湖北省为例: 《2022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2021年,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166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新增1115亿元。有效破解缺芯、缺料、缺煤、缺柜、缺工等难题。 2022年,健全财政常态化直达机制。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全面提升省域金融服务功能,引导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70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新增上市企业20家,提升企业直接融资能力。 (五)铁矿石价格下跌加剧国内矿山企业经营困难 2015年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大幅下跌,10月份以后维持在40美元/吨左右,远低于国内矿山生产成本。国产铁矿在与进口铁矿成本竞争中处于劣势,大部分矿山企业已出现亏损,部分停产。自有矿山的联合企业优势逐渐消失,甚至成为企业经营负担。 现在的改变: 2022年7月25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正式揭牌。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和国家授权投资机构,该集团旨在增强中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供应保障能力,当前最主要任务则是集中部分国内企业的铁矿石需求,统一对外谈判并采购,以提高中国对铁矿石的议价能力。它的成立既是“基石计划”的一环,同时也将引领该计划。 今年1月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议上,会长陈德荣透露,由中钢协提出的“基石计划”正式报告已分别上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该计划的四项基本原则为资源安全性、经济性、市场化及绿色化,主要内容包括增加国内铁矿石资源、推进海外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加快企业决策和审批程序等,目的也在于打破国外铁矿石的垄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我国“基石计划”提出,到2025年,将实现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量和海外权益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和2.2亿吨,分别较2020年增加1亿吨、0.7亿吨和1亿吨。 2022年形势严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2年10月分行业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显示,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企业,自2022年年初累计亏损1042.50亿元!亏损企业单位数到10月末为2008个! 据我的钢铁网对广东14家电弧炉钢厂春节提前放假时间调研,1家钢厂从10月份开始停产后,将持续停产到过年。剩余中明确有7家钢厂有计划停产放假时间,多集中在12月15日至12月20日,个别计划在12月底停产。剩余7家钢厂暂未计划停产放假时间。但多数钢厂表示视利润情况而定,亏损严重的情况下12月中旬到月底或将停产,在钢材有需求的情况下,或将1月份停产。 据富宝废钢不完全统计,截至到11月底,已经明确停产放假至年底的钢厂高达10家(且不包含10月份之前一直停产的电炉钢厂),地区覆盖广东、河南、四川、辽宁、贵州以及西北等地。 虽然目前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综合来看,现在对比2015年,钢铁行业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改变。目前钢铁行业正在强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整体都是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前行。 因此,钢铁行业未来所处的环境与2015年有着本质的不同。当前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陆续出台,加之疫情管控政策调整,这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有着很大的利好作用。据另一个247家钢企盈利率的数据显示,11月份的钢企盈利率最低仅为9.96%,其余基本维持在20%左右,相比于10月份的盈利率依然相差很多。因此11月份的利润以及亏损情况或将继续处于下行态势。参考2022年的利润及亏损情况走势图,同时参照最近两月趋于和缓下行幅度来看,11月虽然处于下行状态中,但是利润减少和亏损增加的金额将会继续收窄。 当前处于2022年12月份,也是钢铁行业决战的最后一个月份,多家钢企决战四季度也到了最后关头。在国家利好宏观政策驱动下,加之疫情管控政策调整的大环境,不管是钢需还是钢铁产能都将有所恢复,前期的幅度可能不会太明显。而伴随供暖季结束,工程项目复工或开工,钢企高炉、转炉的复工复产,钢铁市场将呈现明显回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各类物流以及人员的流动逐步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将进一步加快进度,这也将带给钢铁行业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钢铁行业内将继续进行大范围的整合优化,由此钢铁企业将面临良性的竞争挑战,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向好、高质量先前发展。届时,中国的钢铁行业将逐步恢复正常,直至出现扭转性的上升态势。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