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不少上市公司热衷购买理财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记者发稿,2022年以来,共计有1089家A股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合计认购金额达10697.38亿元。超九成公司认购了多个理财产品,大手笔理财频现,最高金额多达上百亿元。而理财收益则“几家欢喜几家愁”,有公司年内收益几千万乃至数亿元,也有不少公司“踩雷”。 逾千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超万亿元 临近年关,不少上市公司公告称,将使用大笔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记者梳理发现,12月以来,A股市场就有上百家公司公告称使用闲置资金理财。具体来看,今年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主要是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投资公司理财、信托等。从认购金额看,以结构性存款居多,合计认购金额达6908.73亿元,占比达64.58%;其次是银行理财产品和存款,合计认购金额占比分别为12.00%和7.16%。 从资金来源来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基本来自于闲置自有资金和闲置募集资金。在今年A股公司共计超万亿元的理财产品中,有65.29%的资金来源于自筹资金,剩余则是公司自有资金。 提及购买理财产品的目的和影响,多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以自有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前提是确保公司日常经营和资金安全,风险可控,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经营,且有利于提高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 900多家公司斥资亿元“大手笔”理财 多家公司拿出大笔资金来购买理财产品。1089家公司中有958家公司对理财产品的认购金额均超过1亿元,占比近九成。其中,有271家公司耗资超过1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综合来看,江苏国泰认购的理财产品合计金额位居第一,达260.91亿元,理财产品多达178个,理财类型均为结构性存款;其次是宁德时代和中国电信,认购金额分别为230亿元和186.7亿元;此外,云南能投、海信家电等4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也均超过百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九成企业认购了多个理财产品。其中,唯科科技持有理财产品个数多达478个,位居第一,认购金额合计为48.33亿元,理财产品类型多为银行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顺博合金、实益达等8家公司持有的理财产品个数均超过100个;吉华集团、豪尔赛等30多家公司均持有超过50个理财产品。 谈及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产理财现象,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最近一段时间新股发行节奏比较快,部分新股在发行时溢价较高,出现超额认购,就有了不少闲置资金,暂时还没有很好的投资方向,就选择购买理财产品。经济学者、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也表示,有些公司和行业现金流比较充裕,为提高公司的财务效率,会用闲置资金购买一些期限相对比较匹配,风险、收益相对比较平衡的理财产品,这其实是一种相对较正常的财务管理手段。还有公司会利用募集资金购买一些短期、小额的理财产品,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理财收益“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理财收益来看,有上市公司年底顺利拿到了本金和收益,且实际收益高达数亿元。但也有公司“踩雷”,购买的理财产品遭遇逾期兑付。 具体来看,海螺水泥表现尤其抢眼。记者梳理公告发现,今年12月、10月、9月、7月、6月、4月和3月,海螺水泥均有理财产品到期,均按期回收本金,实际理财收益分别为4533.64万元、15975万元、2143.95万元、6988.95万元、19158.21万元、4485.3万元和917.40万元。今年以来,公司理财实际收益累计达54202.45万元。 中信证券理财表现也较突出。8月12日,公司披露收回部分现金管理产品本金10亿元,本次实现收益511.11万元。从今年2月10日起,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80亿元从华夏银行共购买了四笔固定期限存款,目前均已赎回,半年累计实现理财收益4171.78万元。此外,近期还有ST中珠、来伊份等多家公司披露理财进展,收回本金的同时,理财收益少则十几万元,多则数百万元。 而12月以来,包括华媒控股、塔牌集团、吉华集团、恒银科技等多家公司则遭遇信托产品逾期兑付。还有公司的固收类理财产品也面临逾期兑付。富安娜8月22日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3月19日购买1.2亿元、期限12个月的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中信证券富安FOF定制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到期日为2022年3月19日,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共计收到产品本金1350万元,剩余产品本金10650万元及投资收益到期未兑付。 桂浩明表示,如此多的上市公司利用大笔闲置资金理财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第一,发行制度还有提升空间,对于大额的超额认购资金,公司一时吸纳不了,只能低效率地配置在理财产品中,并不符合资产优化配置的规则;第二,上市公司将大量资金用于理财,实际上也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因为理财收益率相对较低,且可能会有明显降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属于低效率的使用;第三,理财业务风险也很大,并非万无一失、只赚不赔。尤其是近期债券市场持续下跌,包括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等都出现了亏损,公司在选择理财产品要加以注意。“对于投资人来说,上市公司有理财对其本身的投资价值变化影响有限,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公司在资产规划及其他方面可能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所以这至少不是投资上的一个加分项。”付立春也表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要分情况来看,对于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大比例的募集资金去购买大额的较长期的理财产品,与之前募资的投向并不匹配,投资者就要特别注意,在判断其投资价值时就要多加一个风险评估的标准。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