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

专访均直投资:量化投资本质上是概率的游戏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3-01-03 15:26:31 来源:七禾网

问题15:您如何看待明年的股市和债市,作为投资者怎样做好大类资产选择?


渔阳:这个问题,我是有观点的。但还是要再重复一遍,不做任何择时,是不会太差的。就好像考大学,我非要上北大清华,那就有考不上的概率。其实上了985,也挺好的,并不差。如果说非要选择,站在现在这个特别的时间点,我认为股市会有比较好的机会。原因在于最近基本面上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压在市场上的三座大山,在一周以内基本上都被搬掉了,或者说有很大的改变。第一是美国的通胀控制住了,看十月份的数据非常像控制住了,所以美联储加息这个隐患,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现在好像暂时消停了不少。我们看市场的反应,从汇率、美国国债、美国股票等全部都能够反映出来,所以我认为这是市场的一致预期,这少了一座大山。


其次,看国内防疫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现在政治局常委开了会,二十条优化措施出来了,各地都在落实,所以我认为中国疫情结束有望,防疫政策会在经济和防疫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我认为这座大山也被搬掉了。起初可能还会乱一下,因为政策刚刚放开的时候,可能会阳性增加,要有一段过渡期。我个人认为总体是向好的,国外的数据在那摆着,这个病现在已经变了,不会怎么着,所以这是第二座大山。


第三座大山,国内经济不行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引起的。现在大会开完了,新的一届领导班子也开始撸起袖子干活了,我觉得最近出台的很多政策还是比较给力的,它主要是一种政策性的宣誓。很多悲观预期说中国有可能往回走,那我觉得这种悲观预期现在少多了。因为这些新政策都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在做应该做的事,包括地产连发三箭、十六条、购买地产债、还有些地方开放限购等,这些给力的政策都在路上。


我觉得股市过去一年之所以不行,是因为这几座大山。现在这三座大山都给搬掉了,资金一回来,这个是不得了的,所以我个人觉得,看半年到一年,如果指数有20%-30%的收益,我觉得毫不奇怪。甚至如果看高点的话,可能不止这个。所以我觉得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可能应该对股市更重视一些。


对于债市,这两天债市正好在跌,我认为中国在时间上可以往远处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向零利率来前进的,虽然现在利率上来一点。零利率的背后是老龄化,就是欧洲或日本那种老龄化,金融学里面经典的说法是老人都往外借钱,年轻人是借别人的钱,老年人是债主,年轻人是债务人,当一个社会变成老龄化之后的利率自然是往下走的。站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利率现在是2.5%-3%,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所以债市配一点,个人认为应该是可以的。



问题16: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今年2季度,百亿以上私募基金管理人仅占总量约1.6%,较少的头部机构拥有较大管理规模,作为管理人,规模和收益,您们更追求哪一种?


渔阳:我们肯定是更关注收益。另外我们关注的还不只是收益率,可能由于投行出身,我们还关心到底赚了多少钱。如果你观察市场,有一个很诡异的现象,很多大基金,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投资经理是没有给投资人赚钱的,比如某些公募,可能在100亿规模时翻了一倍,给投资人赚了100亿。变成一千亿规模的时候,亏了20%,这是亏了200亿,所以他在这两年当中,其实是给投资人亏了100亿,尽管他从收益率的角度来看,第一年翻倍,第二年亏20%,倒还是赚了60%,但实际上是亏钱的。


我们呢,首要不能做这样的管理人。我们的钱不少是自己的,还有很大部分是我们社会关系的,像多年老朋友的,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对投资人负责。我经常对同事说,我们所有的钱,包括大家的工资、奖金、交的房租、水电、买计算机的钱,本质上都是我们从市场里赚来的钱。然后你以管理费或者业绩报酬的形式,再把这钱拿出来,你还得留下足够多的钱给投资人,所以我们更看重的是从市场上赚了多少钱,这是第一位。


第二位当然是收益率了,不能一年给投资人只赚1%,这也太少了,至少得10%,所以我们关注这一点。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因为很多模型是有容量限制的,不能无限放大,越是好模型越是这样。我觉得规模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个意义,就是当规模稍微大一点,管理费稍微多一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毕竟有些事情是要花钱的,像买计算机、技术升级、招聘聪明的年轻人都是要钱的,就从这一点来看,规模对我们当然也还是有些用处的。但是我们绝对不是首要去追求规模,这肯定也和个人性格有关,我要是亏了钱,我会觉得不舒服,特别是亏的是自己的钱,朋友的钱,会感到很难受,所以我尽最大的努力不让这种事情发生。其实这行还是很赚钱的,如果你管五到十亿资金,其实已经能挣挺多钱了,真管个一百亿一年问人要一个亿的管理费,然后给人亏20%,我觉得这也挺难受。



问题17:您觉得一家私募机构能够基业长青的要素有哪些?


渔阳:所谓的长青指什么呢?可能指十年以上或者二十年以上?像桥水?说实话,首先你的运气不能太差,你看瑞·达利欧,他运气还真是挺好的。他采取了风险平价模型,原来美国传统都是股配四成,债配六成,这是美国六七十年代的做法,但是这种配置会导致风险主要集中在股票上。达利欧说,不行,我的股债风险要差不多。所以他的债配很多。达利欧同志赶上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波债券牛市,在他开始干的时候,大约80年代初,到他退休的时候,就这两年,美国的30年国债从15%的收益率变成低点3%左右,这就是一个超级大牛市。他又是债配的多,所以他就牛了。客观来说,基业长青的第一要素就是你的运气不能太差,你得在一个正确的赛道,或者说你正好做的这事是对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量化符合这个特点,量化不管成功的是我们还是其他人,你过二十年再看,我也认为中国市场上做的非常好的所谓长青的基金里边,会有相当一部分是量化机构。另外我觉得量化比主观更容易创新,主观第一是有运气的成分,第二太取决于人。这个投资经理退休了,或者他失去了过往的触觉之后,这个基金可能就不行了。量化更多的日常类似于工厂,说的直白一点,工厂运营就像富士康,它是可以一直存在的。


所以,我认为首先要有足够靠谱的逻辑,其次要持续不断的有人才在运营,并且这些人才要能够成长。当然这个公司的创始合伙人、核心高管一定要是靠谱的人。即便具备了所有这些要素,也不保证一定能够成功,我觉得还是需要运气,但具有这些要素的机构成功概率会更高一些,至少从最保守的角度看,他不会给你亏大钱。



问题18:“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同样,基金管理人比拼的也是人才,您们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呢?


渔阳:这也是个好问题,这是整个金融界特别是量化机构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现在作为老板也好,公司合伙人也好,我们自己也曾经是个人才。年轻的时候,作为人才的你希望得到什么呢?反过来想一想,我认为人才首先是需要能够学到东西,能够发挥出自己能力的这样一个舞台。


我记得年轻时面临一个重要选择,我在书里也写了,那时候可以去高盛,也可以去巴黎银行当交易员,我最后选择了去当交易员,其实巴黎银行肯定没有高盛那么有名,包括薪酬,期初也是在高盛做策略会要多一点,但我觉得做交易员可能更能发挥出自我价值,能有实际操作的机会。所以具体到人才,得关注到人才的共性以及特性。这人才到底想干什么呢?我们能不能提供这个机会。有的人特别想做交易,我们也遇到过,当然我们前提是认可他,然后我可以尽量的给他提供这种机会。


能不能学到东西呢?首先,我相信我们公司做事还是比较正规的。你在这不是按照野路子来做事情,其次,我个人虽不敢说是业内最牛的,但至少不至于年轻人跟着我,最后啥也学不到。学到东西,这样年轻人能够有足够的成长空间。最后,当人才有了实质的贡献,得从他的收入或者职权反映出这种实际贡献。就这点,我们公司虽然不那么大,但我们一直有这个意识,并且也有具体的措施。


总而言之,你如果真是一个投资经理,你交易做的好或研究做的好,你的权利会越来越大,你的钱会越来越多,你赚了钱之后,我们肯定是基本按照业内接近最高标准来给奖金或者分红等,我们共同成长。其实,我总跟公司员工说,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老板和员工,而是合伙人的关系,大家都是公司的一部分。比如我们的股票、商品和固收策略就是背靠背的关系,你亏钱的时候,不用那么着急,也许我在赚钱,反之亦然。所以本质上是一种合作的关系。


我觉得能做到这点,留住人才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但旁边一家要给这人才开一个亿,我想那就没办法,肯定留不住。总之,我们能做的都会做。对于人才来讲,公平是很重要的。我做的不好,你骂我没关系,因为我确实没做好,但人才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我明明做的很好,你想一个办法,不给我发奖金,或者是其它不公平的做法,这就不好了。



问题19:伴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应发展,人类社会正全面进入“数字经济”的全新时代,均直资产是一家科技为本的私募机构,请问如何通过科技为投资赋能呢?


渔阳:我认为现在所谓的科技,就像在古代,你会写字、会打算盘一样。现在做量化、做投资,先不说能不能赚钱,最基本的,公司得有靠谱的技术系统;员工的技术能力一定要强。数学能力可以差一点,因为即便数学差一点,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干,比如写交易系统、做数据,只是做不了模型。但反过来,如果技术不行,那什么都做不了。你是奥赛金牌也没用,我们以前遇到过这样的人,一样没用,什么也干不了。 


所以科技能赋能的,坦率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应用场景。虽然金融人喜欢说自己的科技有多么高端,事实上用不到。其实我们自己就有这个体会,当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刚问世的时候,我们应用的技术和算法,相对而言是比较领先的,但是后来,肯定跟不上真正人工智能业界的发展,因为没那种应用场景。说白了你就这点需求,不需要那么复杂的东西。人家是自动驾驶、人脑智能,他那个复杂度跟你的不一样,虽然可能有一些量化同行喜欢说我们运用人工智能,但我觉得大多时候你没那个应用场景,这是我个人的观点,金融就那点数据,噪音又很多,要解决统计学的问题。坦率来讲,我们的科技赋能没有那么先进,但是我们更强调科技赋能的效率。就是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把这个事情给做好。哪家公司要做的好,他就能够在业界取得相对竞争优势,比如,招商银行系统做的好,东航期货对接散户的系统取得了一定竞争优势。我认为从这一点来说,科技赋能对我们是重要的。



问题20: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不少海外顶尖私募进入国内,外资队伍不断壮大,量化赛道越来越卷,您认为对于本土私募存在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渔阳:我们先看外资的优势,首先他不差钱,这其实在开始的时候是个蛮大的优势。他可以花大量的钱去要一些顶尖人才,然后各种各样的数据、线路,他这里都不是问题。我认为量化赛道越来越卷是必然的,市场会越来越有效,包括美国,零几年的时候随便写个模型就能赚钱,后来等到我做的时候,看到原来有一些挺好的基金,由于竞争激烈,就逐渐退出江湖了。最后是马太效应,比较头部的还行,排在后面的就不行了,所以我认为中国将来必然也是这样一个总体趋势,仅从投资的角度来讲,确实会是越来越卷的。


这个时候你要提升自己的道行,一从量化本身,二从交易方面。我理解量化只是一种手段,你还是在做投资的,那么在做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积累很多经验,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种类似于老船长的角色,我的军舰可能在不断更新,但这老船长的经验可能不是那么容易被取代,换一艘新的航母,我还可以当好这个舰长,这是个人发展。


另外,我也想强调一点特别重要的,我们是为投资人服务的,这也是我们投资的目的。一只好的私募基金,永远不只有投资这一件事。我们会非常重视服务客户,特别是机构客户和高净值客户。机构客户知道自己要什么;对于高净值客户,良好的投资体验是很重要的,他需要你的帮助。所谓良好的投资体验指我们需要给高品质客户创造一个更好的享受生活的条件。比如说今年,大家对我们都很满意,原因在于我们的基金没什么回撤,还是赚钱的,所以高净值客户觉得体验很好,因为他们别的地方的投资可能亏了,这只是一种直观的表现。我们怎么做到这点呢?你要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做产品的搭配。客户看中的不仅仅是收益率。就像我们自己在购物的时候,肯定也不是永远买最便宜的,或者永远买一种类型,最终我们买的是综合体验好的。


插一个小故事,当我还没有回国创业,只是在跟几位潜在的合伙人聊这个事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讲过:其实私募基金有一个很好的特性,很多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细分赛道,能够活的很好。不妨做个对比,互联网一个赛道最多只能容下三家,老大活得很好,老二可能也还行,老三就很痛苦了,你听说过老四吗?我们看外卖平台,你听说过美团和饿了么,老三是谁?可能未必知道。但私募基金不是这样,美国排前100名的私募基金都过得挺好,排到500名,也过得挺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各家有各家的特色,各家有各家的客户,金融是一个往往打的很散的行业,特别是涉及到客户,你把你的客户服务好,别人怎么抢也抢不走,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


最终我总结一下,我认为量化机构不仅要做好投资,还要知道我们的本质是服务好客户。所以不光要在投资上下功夫,还一定要在整体上面努力,先不说能做多大,能不能一统江湖,事实上我不认为有人能一统江湖,至少你能够把要做的事情做好,能够生存,另外让你的客户有比较好的体验。



问题21:您对我们蓝海密剑中国私募基金创富榜有何期许和建议?


渔阳:说点实在的话,我希望:第一,再过十年,咱们蓝海密剑还在举办实盘比赛;第二、十年之后我们也还在参赛,能做到这两点,我们就很高兴。


七禾网注:成绩代表过去,未来充满挑战!


东航期货联合七禾网共同访谈整理

2022年12月31日


<你做交易,我给资金!>:1个账户,同时参加3个大赛,奖金上不封顶,针对性享受多项免费服务,优秀选手对接管理型资金,分红比例20%~70%!

添加微信:15068166275,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赛

七禾三大排行榜欢迎有能力的盘手参与。


七禾基金榜诚邀私募基金产品进行登记,五星基金及七禾基金奖虚位以待!


责任编辑:唐正璐
Total:312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