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金融期货金融期权 >> 金融期货快报

证监会放行基金专户玩期指 双边均利好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7-12 16:41:26 来源:华夏时报

在“一对多”获准正式运行整整一年之后,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又传来利好。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7月7日宣布,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可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基金专户理财参与股指期货没有比例限制,资产管理人可以根据资产委托人的投资需求制定具体的交易目的、交易策略和投资策略。

然而,《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这样一个明显的利好,基金与期货行业受访者却表现冷淡。他们普遍认为,投资股指期货对于改善基金专户理财萧条的现状作用有限。

双边均利好

差不多2个月前,证监会终于明确了对公募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态度。允许证券投资基金审慎合规地投资股指期货,明确货币市场及债券基金等不能投资股指期货。并规定,在投资策略上,应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并且对投资比例进行严格限制。相比之下,证监会对基金专户理财产品的规定则显得明显宽松。

“由于公募基金规模较大,约束较多,至今无一家公募基金参与其中,在机构缺席的情况下,股指期货套利交易频繁,投机气氛较重,股指期货4个合约的总成交量远大于持仓量。”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乐嘉庆告诉记者,相比公募基金,专户规模较小,受制约较少,率先参与股指期货,有利于增加股指期货市场的理性机构投资者,减少股指期货市场的投机性。

他还表示,此前公募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意愿主要集中于套保,大多数基金公司并没有配置专门对股指期货有操盘经验或者实际投资经验的人才。专户参与股指期货后,一方面倒逼基金公司增加相关人员建设,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个期货投资人才培养的平台。

“放开专户参与股指期货后,专户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运用股指期货工具对冲系统性风险,专注于选股,实现绝对收益的可能性更大。”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这次的政策,将在未来使专户产品做到更“专”。

尴尬的“一对多”投资者

事实上,“一对多”正式面市运行一年来,基金专户理财的整体形象并没有原来所想象的那么美好。尤其今年以来股市持续下跌,大部分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呈现亏损,一些甚至已经清盘。

简单而言,“一对多”是指多个客户把钱汇总在一个账户交给基金公司专业团队打理。与公募基金不同的是,按目前规定,单个“一对多”账户人数上限为200人,每个客户准入门槛不得低于100万。而且,“一对多”由公募基金公司中的专户团队管理,但准入要求与私募基金更接近。

某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盘点一年多来的实际情况,公募基金一对多业务整体做得比较死。效果不是特别好,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发展局面。“这个业务一年下来,问题还是蛮多的。一个见不得阳光的东西,发展也是没那么快的。”上述负责人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目前证监会规定专户业绩不能公开,因此对投资者来说就没法比较。“投资者就像撞大运一样,这导致目前的专户业务很尴尬,显现出一种僵死的状态。至少没看出一对多业务究竟比现有的公募基金好多少。”

因为无法货比三家,投资者若想选择基金专户理财,就只能参考公募基金的业绩。但是投资者往往不知道,基金公募和专户理财都是完全隔离的团队。据上述业内人士介绍,有些公募大名鼎鼎,而专户业绩往往是最糟糕的。所以,公募业绩和其专户理财之间没什么必然联系。更多的投资者无法从透明公开的渠道获得专户投资业绩,谨慎之余,则索性放弃基金专户,而投向券商等其他理财投资产品。

专户经理们的烦恼

尽管监管部门对基金专户投资股指期货进行了开闸,但对基金专户的运作者们来说,要改变目前基金专户相对冷淡的现状,投资股指期货仅仅是一个有限的方面。

其实,不是只有投资者对基金专户抓瞎,即便是负责运作的专户经理们,对目前基金专户的现状也感到很苦闷。

某基金专户部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目前的专户销售和投资存在一些急需突破之处。一是渠道的超额收益分成。从现有基金专户的一些销售情况来看,一对多专户销量仍主要依靠渠道,直销力量相对有限,客户仍集中在银行和券商等渠道手中。有关方面可以考虑在业绩分成方面,尝试由基金公司和合作渠道商建立一种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适当的合作模式,在合乎监管当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业务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是关于投资限制。一对多设定了“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市值不得超过计划资产净值的10%”的投资限制。在具体业务运作过程中,由于一对多所面对的客户为高端群体,其风险承受能力较大,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较高,对投资的灵活性要求也较高,因此在一对多专户上述投资限制方面,可以区别于公募基金,设定一个高于10%的范围,由基金公司结合专户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约定。

“基金公司专户业务由于运作时间较短,其业绩有待市场验证,其运作的优势尚未完全展示,渠道的支持度、客户的认同度都需慢慢培育。”上述专户部门人士称,基金专户业务发展目前均主要取决于监管部门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也唯有如此,基金行业才能真正开拓另一片新的发展领域。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