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调研报告

中信期货:2023夏季四川生猪调研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3-05-15 17:00:34 来源:中信期货

本次生猪调研围绕四川地区展开。四川地区作为我国的第一大销 区,第一大产区,又作为曾经的生猪调入大省,对于全国猪价有较强影响力。2023 5 10 -5 12 日,中信期货走访调研成都及周边,着重对二次育肥、冻品入库、产能调整、资金情况等维度进行交流探讨和学习。敬请参考。


川内产能近期有调整吗?或受资金和疫情影响,川内产能增速有所放缓,但并未去化。我们认为,当前卖仔猪依旧有利润,即便商品猪亏损,也不会刺激养殖户主动淘汰母猪。或几个月后,资金进一步紧张,仔猪价格下跌,利润空间消失,导致行业集中去产能。


养殖企业出栏目标有下调吗?大部分企业没有调整年度出栏目标,少数企业正在考虑当中。说明部分企业认为有能力完成出栏目标,前期疫病导致的损失以及资金紧张未到影响出栏目标的地步。也有一种可能,为了不影响市场对于企业的看法,即便无法达成,企业也不下调目标,因此,年底有完不成目标的可能。


企业资金紧张吗?大部分企业表示行业资金相对紧张,预计行业可能还具备抗1-3个月左右的能力。好消息是,当前融资渠道变得丰富了,融资难度相对降低,部分企业表示融资利息较往年有所下降。


当前二育情况以及二育心态和规划?从二育情况来看,目前二育进场较少,多数处于观望状态。根据涌益咨询,3月二育占比3.8%4月占比7%2月占比超10%。从二育规划来看,认为5-6月是最佳进场时间,计划7-8月份出栏,主要考虑冬季猪病的损失会在7-8月份体现。南方马上进入梅雨季节,如果疫病越厉害,二育可能就越多。从二育对猪价影响程度来看,二育没有前几年多了,影响减弱。原因如下:1)前几年二育赔钱退出。2)考虑疫情风险。3)资金来源问题。4)对未来行情悲观。


今年猪病真的很严重吗?四川疫情相对少,但较同期严重。目前比较稳定,整体产能恢复程度足以覆盖前期的损失。持续关注雨季情况。今年冬季疫病方面,影响程度排序为:蓝耳> PED >非洲猪瘟。


冻品还在持续入吗?未来出库策略是什么?川内来看,库容率已经连续3周下降。根据屠宰企业调研反馈,目前企业库容率基本上达到企业的预期库容水平,未来主动入库导致库容持续增量的动力不足,但存在被动分割入库,以及优化库存结构导致的随进随出。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一)调研背景


30 年以来,全球猪肉产量、消费量总体保持平稳向上的增长。2020 年叠加新冠疫情的扰动,我国猪肉产量达 4113 万吨,创近 20 年来新低。直至今年猪周期上行,产量重回 5200 万吨以上水平,同比上涨 29%


从我国猪肉产区分布看,按省份分,四川于居首位,2020 年产量达 395 万吨占比10%。按地区分,我国四大主产区分别为西南地区(云贵川等)、华北地区(河南、河北、山东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湖、江苏、安徽等)、东北地区(黑吉辽)。


从国内贸易方面看,我国主要形成北猪南调的局面。四川作为主要主销区,虽产量名列首位,但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四川也是净调入区域。


四川地区作为我国的第一大销区,第一大产区,又作为曾经生猪调入大省,其地方情况对于全国猪价的波动有较强的影响力。经历了4-5 个月的亏损川内产能是否还在扩张?川内是否有较强增长动力?雨季即将来临,猪病影响几何?二育情绪如何?当前冻品库容率已经相对高位,冻品分割入库是否还会持续?我们通过调研展开更细致的跟踪与学习,为各位投资者判断未来猪周期走势提供数据验证与思考。


(二)调研目的


真实猪肉需求情况、冻品出入库节奏、资金情况、二育心态及计划、川内猪病情况、未来行情判断等


(三)调研时间2023 5 10 -2023 5 12


(四)调研地区成都及周边、绵阳


(五)调研对象生猪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屠宰企业


二、调研结论


本次调研,我们着重对于二次育肥、冻品入库、产能调整、资金情况、猪肉消费等几个维度进行交流探讨和学习,主要结论如下:


川内产能近期有调整吗?


根据我们调研的4 家养殖企业反馈,今年年初,各家养殖企业基本制定了不同程度产能增加的计划或受资金和疫情影响,川内产能增速有所放缓,但并没有产能去化。


养殖企业A:川渝产能增速较大,母猪产能计划从去年 6 万增至今年 10 万头,新增 4 万头产能。目前只实际新增了 13500 头左右,但是这个目标目 前看来完成是没有问题的,也没有调减增产目标。


养殖企业B:去年 12 月份计划今年母猪达 100 万头,目前大概 60 万,计划稳定在这个范围。


养殖企业C:计划增幅大概 20%左右。目前已经下调产能增速。


养殖企业D:母猪存栏去年 10 万左右,今年 11 +头。如果没有疫病的不损失,可能有 12 万头。


我们认为以下数据可以和结论相互验证:


1当前卖仔猪依旧有利润,即便商品猪亏损,也不会刺激养殖户主动淘汰母猪。川内淘母猪处于正常淘汰的节奏中。因此,但凡能继续抗的养户还在养,并未进入主动去化的阶段。


2前期冬季疫病或导致产能一定程度受损,但该影响导致的结果是增幅减少不至于从增产能转为降产能。


3、根据某业内人士川内的标准猪舍用率在90-95%,空栏率很低。说明现在确实没有主动去产能的迹象。


然而,根据上市公司数据,全国范围内企业母猪产能在2023 Q1 开始去化,与行业数据相符,与四川数据背离。根据上市公司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情况,我们发现,全国范围来看,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情况在 2023 年一季度环比下滑 2 个百分点,结束了前期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增长的节奏。我们认为这与企业在四川的发展战略有很大关系。根据 3 月份四川调研,川内整个养殖行业目前正处于有序扩张阶段,预计今年出栏同比 20%左右。集团厂方面,部分企业在持续补充基础母猪头数,部分企业在进行从不满产到满产的过程。散户方面,目前处于逐步退出的阶段,企业扩张速度快于散户出清的速度。


图表3:上市公司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Wind 公开资料整理 中信期货研究所


养殖企业出栏目标有下调吗?


大部分企业表示没有调整年度出栏目标,少数企业正在考虑当中。由此说明部分企业评估有能力此前定下的出栏目标,前期疫病导致的损失以及资金情况没有紧张到影响出栏目标的地步。也有一种可能,为了不影响市场对于企业的看法,或许集团自知没有能力达到目标,但是仍然不下调目标,因此年底也有完不成目标的可能。


养殖企业A:年出栏目标没有调整,自己的母猪仔猪都够的。出栏量较去年增加 40%,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增长。该企业在产品结构上有调整,外卖一部分仔猪。


养殖企业B:年出栏目标没有下调,维持甚至超过目标。该企业去年出栏量 800 万头左右,今年全国出栏目标 1200 万头左右。


养殖企业C:出栏目标或有下调计划。同时,根据上市公司对于年度出栏目标的调整情况,部分企业已经下调 2023 年度出栏目标,一定程度上说明产能受到疫情影响,以及资金或不支持前期计划出栏量。


图表4:上市公司年度出栏目标调整情况

资料来源:Wind 公开资料整理 中信期货研究所


企业资金紧张吗?


大部分企业表示行业资金相对紧张,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预计行业可能还具备抗1-3 个月左右的能力。比较好的是,当前融资渠道变得丰富了,融资难度相对降低,部分企业表示融资利息较往年有所下降。


上市公司数据与调研结果相互验证。根据一季度财报,我们统计15 家上市猪企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近 2 个季度持续增长,截止 2023 Q1,负债率达 67.21%,其中,2 家企业负债率超过 80%,压力非常大;3 家企业负债率超过 70%,压力较大;还有不少企业负债率处于 60-70%之间。从现金比率来看,上市猪企的平均现金比率近 2 个季度持续下降,截止 2023 Q1,平均现金比率仅为 32%,较 2021 年高位下滑超过 50%。另外上市公司在建工程增速放缓,生产性生物资产下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缩减,各项指标均指向一件事:行业资金情况在不断恶化。


当前二育情况以及二育心态和规划?


从二育情况来看,根据企业了解周边情况反馈,目前二育进场较少,多数处于观望状态。根据涌益咨询,3 月二育占 3.8%4 月二育占 7%2 月二育 占超过 10%。五一节前的猪价上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整个行业的补栏积极性,五一节后猪价弱势震荡,二育群体观望情绪增强。川内和全国情况基本一致。


我们认为观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当前猪价磨底,未来行情看不清没有明显上行趋势。赌行情上涨的盈利不确定性高。


2当前猪价磨底,虽然养殖成本偏低,但同时增重带来的盈利也偏低。


从二育心态来看,养户主要考虑两方面的盈利,一是增长的盈利;一是赌行情上涨的盈利。


假设A:当猪价落到 12 元时,二育成本非常低,下跌空间十分有限,行情上涨的概率较高,养户二育积极性高。


假设B:当猪价在 14 元波动时,二育成本偏低,但同时行情上涨的概率有所下降,因此行情上涨带来的盈利不确定性增强。此时,增重的盈利较低,导致二育风险偏高,二育积极性一般。


假设C:当猪价到 16 元时,二育成本偏高,且行情上涨的概率不确定,行情上涨带来的盈利不确定性较强。此时,增重的盈利不高。二育风险偏高,二育积极性偏弱。


假设D:当猪价到 18 元时,二育成本高通常在 9-10 月份,行情上涨的概率偏高,行情上涨带来的盈利确定性较假设 CD 更强,同时增重的盈利确定性较高。二育风险不高,二育积极性偏强。


从二育规划来看,第一,5-6 月是最佳进场时间,计划 7-8 月份出栏,主要认为配种缺口+冬季猪病的损失会在7-8月份体现。南方马上进入梅雨季节,如果疫病越厉害,二育可能就越多。第二,再往后看,9-10 月二育或进场,看好冬至行情,规模不会像去年这么大,但也不会让圈舍一直空着。


另外,不用担心天气炎热问题。现在都是标准化猪场,无论是自养还是代养的设备(风机等)都非常齐全成熟,只要不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导致断水、断电,一般不会出事。


从二育对于市场的影响程度来看,二育没有前几年多了,影响减弱。原因如下:1)前几年二育赔钱退出。2)考虑疫情风险。3)资金来源问题。4) 对未来行情悲观。


今年猪病真的很严重吗?


四川疫情相对轻微,要比同期严重一些。目前比较稳定,整体产能恢复程度足以覆盖前期的损失。持续关注雨季情况。今年冬季疫病方面,影响程度排序为:蓝耳> PED > 非洲猪瘟。


蓝耳:10%左右


1)时间:今年相对严重。


2传染:传染很快。美国案例,蓝耳病病原体在10km 以外找到了。传染风一吹就过来了。


3病源:种猪场带下去的,很多猪母体都是蓝耳阳性,季节性变化导致小猪应激反应,从而导致蓝耳病爆发。


4影响程度:成本影响大。对于育肥猪,到了育肥场发现蓝耳,越养越差,生产效率非常受影响,且死亡率高达20+%。对于母猪,不会淘掉,影响分娩率(1 年左右)最严重时,一个月一头猪分娩率为 0%,控制得好的话这种情况持续最少 3 个月;控制不佳该情况可能持续 1 +


5解决办法:疫苗作用不大。只有通过空气进化。


PED5-10%损失


1时间:今年相对严重。2)传染:传染很快,空气传播。3)影响程度:成本影响不大。出栏就在母猪场感染了就淘汰了。300+元小猪就淘了。


非瘟:1-2%损失


对于企业来损失反而较小。


冻品还在持续入吗?未来出库策略是什么?


全国来看,目前行业库容率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川内来看,库容率已经明显开始下降。根据屠宰企业调研反馈,目前企业库容率基本上已经达到企业的预期库容水平,未来主动入库导致库容持续增量的动力不足,但会存在被动分割入库,以及冻品结构不断调整。


屠宰企业A:当前冻品库存位处于往年中高位水平。不打算再增库存。出库策略为边进货边出货,有利润就卖,滚动式做库存。往年对于利润要求高一些,今年相对较低利润也会出货。往年 9 月季节性旺季集中。


屠宰企业B:库容上个月就已经达到预期值了。出库策略为当前有利润就出。到 10-11 月份,就算亏损,少亏点都还是要出,需要考虑资金利息。


三、调研纪要


调研对象:养殖企业A5 10  


仔猪为什么还这么有利润?


肥猪连续亏损久,正常仔猪价格应该相应下调。不过当前仔猪利润100-200 元。


1)上市企业出栏目标的支撑。目前上市企业只要资金链没有问题,基本上需要保障出栏量。但由于资金问题,事实上是很多企业又买又卖。Eg 该企业的客户有 13 家集团客户真实采购仔猪。以前是主动去问客户要不要买仔猪,现在是客户主动上门询问仔猪。说明仔猪当前有价有市。


2)前期冬季疫情有一些影响。腹泻、非瘟。


3)去年 7-8 月高温,对于配种有一定影响。


为什么12 -3 月淘汰母猪量大? 


1)主要因为去年7-10 月,肥猪价格高,导致母猪延淘。3 元、多胎龄、低效的母猪到 12 月份猪价下跌后开始集中处理。


2)各大企业都有大的后备猪,在调减产能的背景下,企业不需要这么多后备猪了,成批量的卖出来。企业季度竞标:签的协议,其中有一个品类就是后备猪,并且以淘汰母猪的名义卖掉,但是以正常肥猪价卖掉。


为什么淘汰母猪价格偏高?


1)今年淘汰母猪新的出货渠道,增加了市场上对于淘汰母猪的需求。


2)淘汰母猪肉库存量比较低,也有增加库容的需求。


未来需求怎么看?


消费,鲜品+7~8%4 季度可能有+10%


疫情还是有影响,如果不考虑新冠,基本上就季节性消费。


5-7 月,相比 3 月,自然增长,但幅度不大。天气转热。


9 月过后,消费起量。


二育心态和计划如何?


目前进场有1/3,还有 2/3(指的是有钱有场的)的主力还没进来。


5-6 月是最佳进场时间。前两波到 16 元,积极性减弱,这次要持续跟踪 16 元对于二育是否造成拐点。


如果5-6 月还没有大批量进场,后面可能不会有大批量,冲击力减少。5-6 月份如果确实进场,对于当期价格有提振。


南方马上进入梅雨季节,如果疫病越厉害,二育可能就越多。


为什么选择5-6 月进二育? 


计划7-8 月份出栏,主要认为配种缺口+冬季猪病的损失会在 7-8 月体现。


疫情情况如何?


这个月雨水偏少,4 月份疫情影响微乎其微。至少到现在还非常稳定。


企业有没有调减产能的计划?


企业确实开始在空,但供给都会增,只是增幅减小,并没有去化。必须当仔猪价格下来之后,卖仔猪没有利润了,才有真正去产能的积极性,现在就是计划产能调整阶段。


Eg 集团企业,去年 12 月份,内部会议定今年 100 万母猪。现在大概 60 万,计划稳定在这个范围。


Eg 某企业计划增幅大概 20%左右。空了之后,5 月底低于 20%了。


如果不算二育,四川4 季度出货量环比 3 季度会增。


影响因素重视程度?


新冠> 二育 >猪病(今年可能是小雨高温天气,仅对猪的配种有影响,但是不太会受损)


后市行情怎么看?


不是特别看好。6 月可能到下半段,价格回暖;7 月或上升到 16 元。最高月份均价只敢看 18 元。


年出栏目标是否有调整?


年出栏目标没有调整,自己的母猪、仔猪都够的。出栏较去年增加 40%,基本上每个月都是增长的。该企业在产品结构上有调整,外卖一部分仔猪。


计划外采仔猪的企业比较容易调整。


行业资金情况如何?


经历了去年那一波,整个行业资金紧张是普遍性的,每个企业都紧张。 但去年高利润过后,各家企业资金储备都比较充足。


宏观经济形势:各行业都开放了,融资难度降低了,融资渠道丰富了。融资利息比较低。


当前出栏均重以及未来有没有增重或者降重的计划?


今年没有增重计划,该企业暂时严格控制大体重猪,意味着对于后期行情不是很看好。8-9 月份雨季可能降体重。


去年6 月份开始增重,预估猪价上涨。


饲料配方比例有调整吗?


豆粕添加量非常少,能替代的都替代了。小麦成为主品种了。


行业生产效率如何?


行业PSY 最差 23,平均水平 25


该公司成绩较好的猪场PSY 30(占比 20%+)。平均 PSY 26 左右。


行业结构变化方向?


集团厂:中等规模(家庭农场):中小散户=333(按照户数)


中小散户:一定不会消失,趋势上会继续降。有扶贫政策支持。


中等规模场:建议持续关注,将来这部分风险会加大。该模式主要以个人合伙为主,整体的抗风险能力有限,资金紧张。


(二)调研对象:养殖企业B5 10


年出栏目标是否有调整?


不调降。维持甚至超过目标。


该企业养殖模式是什么?


公司+农户合作模式,采用全代养。计划自建种猪场 3 个,目前已使用有 1 个,第二个场上月才进种猪,另一个正在建。其他左右的种猪场均是租赁。育肥场 500-1000 头,均是代养。


均重情况如何?


去年均重132kg。今年 1-4 月均重 135kg 左右,同比基本持平。根据合作的养殖模式,没有控制压栏。体重行业内偏大。


产能周期/产能调整怎么看?


仔猪有利润,母猪不可能淘汰。亏了但还能扛,但凡能养活的还在养,还没到主动去化的阶段。


行业资金情况是否紧张?


Eg 某实体企业:因为资金原因,导致北方的存栏减量 15%左右。


Eg 某些企业:自身资金不行,以客户的名义贷款。这么做风险非常大,一旦赌错行情,再无翻身之日。


该企业认为很多企业或能再抗3 个月,目前好几个企业资金都有点问题了。3 个月之后,如果仔猪价格跌到位,可能市场去产能就集中开始了。


减产区域:华东、华北、东北(疫情受影响的)。


四川存栏情况如何?


标准猪舍的利用率在90-95%,空栏率很低。说明现在没有主动去产能。


猪病情况怎么样?


蓝耳> PED > 非洲猪瘟。蓝耳、PED 超过非瘟。


蓝耳:3%左右。


1时间:今年开始特别严重。


2传染:传染很快。美国案例,蓝耳病病原体在10km 以外找到了。传染风一吹就过来了。而非瘟是接触性的。


3)病源:种猪场带下去的,很多猪母体都是蓝耳阳性的,企业或管理不善,季节性变化导致小猪应激反应,从而导致蓝耳病爆发。


4)影响程度:成本影响大。对于育肥猪,到了育肥场发现蓝耳,越养越差,生产效率非常受影响,且死亡率高达 20+%。买了保险理赔,一般就直接处理掉了,不会再卖出去。对于母猪不会淘掉,影响分娩率(1 年左右)最严重时,一个月一头猪分娩率为 0%,控制得好的话这种情况持续最少 3 个月;控制不佳该情况可能持续 1 +


5)疫苗:没有用。只有一个方法,空气进化。


PED5%左右。


1时间:今年开始特别严重。去年PED 都没有。今年就发生了。


2)传染:传染很快,空气传播。


3影响程度:成本影响不大。出栏就在母猪场感染了就淘汰了。300+元 小猪就淘了。


非瘟:1-2%


对于该企业来讲基本上没有损失。大部分阴性,个别猪场阳性不稳定(2%-3%受到扰动且不死;1%死淘)今年如果雨水多,可能会严重。


俄罗斯养猪:成本低7.5 /公斤。环境好,天然优势,没法竞争。


养殖成本如何


肥猪完全成本在16.4 元左右。该成本比较高,但是猪肉质量好,且长得快,提前 15 天出栏。但是料吃得多,成本高。料肉比 2.8-2.9


22 年的散户结构:


0-500 头,占比 57.2%


500-3000 头,占比 36%


3000 头以上,占比 6.8%


饲料销量情况如何?


南方饲料:1 季度同期增加。


北方饲料:1-2 月有下降。3 月增加了。


(三)调研对象:饲料企业C5 11


去年11 至今年 23 月份饲料销量情况? 


该企业的饲料主要以水产为主。水产目前整体情况不是特别好。4 月南方在下雨,投苗受阻。水产饲料月环比减量 8 万吨。5 月天气也不是特别好,所以也不是很乐观。短期来看,华东小龙虾要投苗了。如果天气好投苗顺利,小麦的需求增加。


猪饲料方面,环比再增。客户主要以集团为主。


饲料配方有没有调整?


长江沿线地区:饲料配方有增加小麦占比。该企业配方有上限,小麦最高30%,占比再高会产品颜色偏白。因为当前还有库存,所以小麦占比还没达到 30%,大概会在 5 月中旬之后,小麦占比会达到 30%。如果自用的企业,配方调整到 100%小麦替代都有可能。


华南地区:主要以大麦,高粱来替代。


饲料囤货周期有没有变短?


春节后一个月时间,因为大家看涨2 季度行情,有囤货。五一前因为豆粕紧张,下游饲料囤货变多。目前没有太多客户囤货。主要原因在于:1) 养殖效益不好,资金可能有点紧张。2)饲料价格下跌,基于买涨不买跌。


二育了解的情况怎么样?


现在二育没有集中做。3 月占销量的 3.8%4 月二育占 7%比较小。如果在 15%以上算集中二育了。


观望心态主要原因在于:1)料肉比不高;2)价格有没有上行明显趋势。


未来二育:19-10 月行业季节性增重。从当前的 120-125kg 150-175kg 去涨,二育可能赌冬至行情,但规模不会像去年这么大,但也不会让圈舍一直空着。


过了五一之后,体重变化趋势是什么?


未来两个月出栏体重不具备大幅压栏、均重增加的走势。主要在于:1) 何时反弹大家没底,后市行情看不清;2)消费端得接得住供应,体重才能降下来。


冻品出货节奏如何?


往年:9 月后出货,季节性旺季,需求高峰期集中出货。


今年:边进货边出货。有利润就卖出去。滚动式做库存。某加工企业的冻肉库存情况:春节前货的基本出尽,都是3 月往后的货了,价格相对高。


五一节当周冻库下降一部分,说明出了一部分库存,同时还有被动在做入库,导致绝对值没有降下来。


(四)调研对象:养殖企业D5 11


出栏目标?


去年出栏量154 万头。今年计划出栏 300 万头,或有下调计划。


该企业产品矩阵的变化?


以前以卖种猪为主,卖种猪100%赚钱。除了牧原,其他大企业都在该企业买种猪。Eg 某大企业每月采购 1-2 万头。


现在很多企业都有了自己的配套系种猪,外采种猪变少。现在每月种猪采购1-2 千头。


企业资金情况如何?融资难易程度如何?


养猪板块资金比较紧张。融资较难,因为四川行情不好,银行不愿意贷款。很多厂房没有房产证,多为租赁合同,也不好贷款。种猪场都是自建+租赁。育肥场都是属于农户(公司+农户)。


川内疫情严不严重?


非瘟、蓝耳、PED:今年有影响,要比同期严重一些。和生物安全部交流,反馈疫病变异了。


邛崃的种猪场本来存栏有1 万,现在只剩下 5-6 千头。


商品猪影响15%左右,母猪影响 5%左右。去年 6-7 月份,雨季,天干,断电,饲料没法生产,又叠加高温。今年 6-7 月份,会不会迎来抛售? 持续跟踪。


母猪产能怎么样?


去年10 万左右。今年 11 +左右,还有损失的情况下还是产能有增加。如果不损失,可能有 12 万头。


企业自己的种场,补进去的母猪都是怀孕的。


养殖模式:


当前25%左右自繁自养,75%公司+农户。计划年底做到 50%自繁自养。但转变自繁自养都是需要资金的。


当前出栏体重在多少?


出栏体重120kg。如果喂大猪赚不了钱。该企业做饲料起家,都是吃自己的饲料。 


行情交流:高价很难,今年高价可能就 18 元。主要原因在于:1)现在消费转变了。一方面非瘟开始猪肉消费下降,同时吃鱼又有营养。另一方面烟熏制品 需求下降。2)供应又不断增加。四川出栏规模都是增,猪存栏高居不下。


二育心态和计划如何?


二育没有前几年多了,反而影响减少了。原因如下:1)前几年二育要么 赔钱退出。2)考虑疫情风险。3)资金来源问题。4)考虑行情悲观,很容易白干,还不如打工。


饲料外销在减少?说明什么?


对外卖都是卖给自繁自养场的散户。没有集团客户。饲料外销逐步在减少,因为养猪企业都是跟饲料公司合作,说明四川的标准的散养户在逐渐退出。


代养费情况:该企业: 140-150 左右。某大企业:170-180 左右。行业平均 160 左右。


(五)调研对象:屠宰企业E5 11


背景:深耕20+年,以鲜品为主。也有深加工、预制菜产品。 


冻品囤多少?


年后陆续入库,该企业当前冻品库存位处于往年中高位水平。


各企业冻品策略基本相同:生猪价格低位徘徊,冻品采取边进边出。快进快出策略。


冻品囤货是否有心理价位?


主要根据当期鲜品价格进行套算。如果当期有利润,就会做冻品。当前冻品还有利润,所以还一直在做。


当前冻品出库情况如何?对于利润的要求如何?


冻品走货环比走弱。往年对于利润要求高一些,今年相对较低利润也会出货。


二育情况怎么样?


五一节后,价格回调后,东北、西南,二育有恢复抬头迹象。华中偏观 望。预计当价格往上一些,二育热情回升。有的养户前面进的价格高,二育赔钱,打算价格低的时候入一些,搓低成本。


夏季二育会不会担心天气问题?


不用担心。标准化猪场,无论是自养还是代养的设备(风机等)都非常 齐全成熟,只要不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导致断水、断电,一般不会出事。


疫情了解的情况怎么样?


全年 12 月份放开之后,非瘟影响有加重,年初 PED、蓝耳严重;但是整体产能恢复程度覆盖。 


屠宰均重如何?


正常采购标准范围在 200-260 斤。当前 120kg 左右,跟去年同期微增。


今年宰量同比+50%。今年宰量偏大的原因?


1冻品入库多。


2流通市场走货量级增加大,尤其是批发市场B 端增量明显,+70%。主要与新开设的渠道扩展有关,今年相当于有新增 2 家公司。其他商超等渠道的增量不明显。


3五一之后宰量下滑。前两天有一点增长,但是不多,跟五一相比仍在下降。


腌腊的需求变化有下降的趋势吗?


从个人感觉,腌腊制品人均消费在下降。


上游猪源的结构?


南方散户很少,20%以内。北方散户 60-70%。华东散户 40%左右。


上游生猪好不好采购?


好采购,当前不缺猪。但是屠宰不挣钱,终端价格不好。


鲜分割下游去向?


深加工占比小。卤制品加工厂需要鲜品,大部分加工厂采购冻品多。


网络销售占比怎么样?


电商渠道可以忽略不计。川内绝大部分还是热鲜为主,京东天猫、美团等渠道销售有一定局限性。


深加工的预制菜的布局规划:


该企业做预制菜多年了,下游渠道增长一直比较快。3 7 个亿销售额,只针对 toB。爆品销售火爆:上过东方甄选的梅菜扣肉。大单品销售额都可以达到 1 亿元。


均重标准:


年后一季度,不会主动收大肥。收猪标准没有变化:200-260 是主要的需求。均重变化主要是跟着养殖端的出栏均重变化走。


4 季度,腌腊季节,提高屠宰均重。


鲜销率:


80%左右。最开始低一些,最近高一些。


下游渠道占比有没有变化:


疫情放开之后,餐饮同比增速快,最低+30%。原因:1)新渠道开拓;2)同一渠道量增。


宰杀有利润吗?屠宰 4 月略有盈利。5 月亏损。


(六)调研对象:养殖企业F5 12


年度出栏目标在多少?有没有调整?


去年出栏量96+万头。今年出栏目标肥猪+母猪淘汰出栏量 121 万头。当前并没有调整出栏目标。


全国产能调整怎么看?Q1 能繁母猪产能下降 5 万,生产性生物资产也有下降。


主要还是受到疫情影响。


川内产能有调整吗?


川内淘母猪处于正常淘汰的节奏中,但凡还能挺都没有主动去化产能。


该企业川渝这边产能增速比较大。母猪从去年6 万到今年计划完成 10 万头,新增 4 万头产能。这个计划是去年定的,目前只实际新增了 13500 头左右。但是这个目标目前看来完成是没有问题的,也没有调减增产的目标。


资金情况怎么样?


比较紧张。但是不愿意下调出栏目标。年底要是达不成就达不成了,也不愿意现在下调产能。


融资难易程度?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金额较多,融资比较方便。


散户买仔猪的积极性怎么样?


比较积极。主要是1)春季补栏旺季;散户养殖有经验,对年内猪价走势有经验;2)看好下半年行情。


川内80%的散户+集团 都还是比较看好下半年行情。但如果 6 月中旬前猪价涨不起来,也没多大涨的机会了。


行情交流:去年年底认为 4-5 月份价格有起色,打脸了。现在认为 Q4 猪价可能会好一些。


该企业有卖仔猪吗?买仔猪吗?


没有卖仔猪,并且采购仔猪任务高。卖一部分健康程度稍差的给散户。根据不同行情,折扣率38-45%60%+都有。正品猪苗不销售。


按现在玉米、小麦的价格,养殖成本还能降多少钱?


西南区域成本最低达16.8 元,平均成本在 17.4,目标降到 16.4。前非瘟时代,最优做到 12.8 元,14 元都算高了。


代养费大约多少?


平均200-220 元。该企业给养户的猪苗为断奶仔猪,代养费较高。如果拿保育猪的猪苗,代养费会低一些,周转率也会快一些。


当前生产效率?


母猪胎数在1 2.3-2.4 胎。窝均断奶数 11.2 头。母猪生产能力较以前有很大提升。前期只有 10.08(断奶数)。 


川内二育情况如何?


川内专门卖二育的有AB 两家企业。A 企业销售主流体重 105-115kgB 企业销售主流体重 60-70kg


从二育进场时间来看,4 月份这一波二育比上一波 2 月份二育多。多两成左右。主要的观测角度来源于:贸易商信息以及客户是否成批量订购。Eg1000 110kg,突然一个客户定完了,肯定是二育。


从二育体重段来看,主流100-110kg 之间。


节前节后二育进场比较?


节前那一波涨价,很多二育进场了。二育客户原计划价格低一些再进,结果一涨价,就开始进场了。节后少了一些。买涨不买跌。


16 元,增体重还赚钱。如果波动不太大的话,更有积极性。养殖成本+ 行情价差。


16 元,不保险,价格中部。14 元,较为保险。


12 元,非常保险,抄底。


18 元,保险,一定要相信,9 月份会有二育进场赚增重的钱。


出栏均重在多少?


120kg 为主流。100kg 占比非常少,一般属于清货的尾猪、异常的猪只。


周边疫病情况?


1、非瘟:基本稳定,损失就在 1-2%


断奶仔猪:该企业没有受影响。同行有一些受影响的,仔猪在产房阳了。


育肥猪:受损不到800 头。非常少。


母猪:拔牙损失不到400 /6 万头。延迟配种,至少延迟 15 天。15 天 后如果稳定,可重新回到正常。


2蓝耳、PED:影响比较大,10%左右。


蓝耳:该企业受影响比较大。1)蓝耳稳定:没有多大影响;2)蓝耳不 稳定:母猪影响不大、但育肥端成活率受影响。


集团厂后备母猪的结构情况?


后备充分。后备135kg 是性成熟,母猪群呈现金字塔型:120kg70-80kg 不同体重段儿都有。


补后备的形式和时间?


115 天空置圈舍;2)随后后备做隔离 15 天,后备进来养至性成熟。3) 保健+免疫 10 天左右。共计最快补充后备需要 40 天左右。


商品猪难不难卖?


该企业价格有优势。不难卖。8-15 万头都可以卖。


45 月份出栏量变化?


4 月份出栏量 13 +。出栏积极主要是公司战略性下调体重(120+kg 下 调至 115kg),导致出栏增量。如果不做增量,4-5 月份出栏量基本差不多。


5 月份计划出栏量 11 万左右。预计 1-5 月份出栏 50+万头,出栏目标 110 万头,出栏进度 45%+


(七)调研对象:屠宰企业G5 12


屠宰量大概什么量?消费有没有变好?


1-4 月份日均宰量 800 头左右。1 月份日均 1100+万头。2-4 月日均 800 头。五一节后屠宰量降了 20%。市场鲜销量变化不多,感觉没有增。


下游订单情况?


小刀手订单有减量。天气热+五一过后,端午节平淡。猪肉消费越来越少了。


消费怎么看?


整体感觉不咋行。各行各业挺难的。肉卖不动,出去旅游把钱用的差不多了。


四川冻品还继续增库容吗?


该企业库容上个月就已经达到预期值了。不想再增加了,最多只是产品结构的调整,差不多准备减量了。


被动入库的量多吗?


很少。只有分割订单,有些部分没有订单的,会结构性入库。


资金情况?囤货为考虑资金紧张吗?


资金压力大。行情不太好。


现在屠宰亏损吗?亏钱怎么办?


卖白条,目前基本上还有几十块钱的毛差。10-20 元。 副产回收:250 元左右。去年有 400+/套。


有净利吗?看好之后的行情吗?


当前屠宰亏损,因为下游白条不好卖。但1 季度有利润,毛差到 200 块。5-8 月淡季,会有亏损。下半年,热鲜白条为主,可能不会亏。两头是赚钱的,全年看可能会有净利。


冻品出货策略?


当前有利润就出。到10-11 月份,少亏点都还是要出。安全库存留一点就可以了。安全库存:每个单品留一点,200-300 吨。


小猪收得多不多?


今年小体重猪一直都比较少。估计资金还可以再抗一段时间的。零散养殖户都已经被淘汰了。


下游各渠道销量的占比?


农批:3 成。再往下面环节会流入餐饮。


地销:3 (周边农贸)


学校、商超:2


上游的猪多不多?每天主动找你们的养殖户多吗?


去年到现在一直供过于求。


屠宰场退出的多不多?


陆续都有。小屠宰场很艰难(淡季20-30 头;旺季 100-200 头),最夸张一天就宰 2 头猪。就等着政府接管,所以每年亏钱几万块钱,也还一直扛着不退出。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