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橡胶:收储背景下,橡胶或能更上一层楼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3-06-05 09:22:43 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作者:童长征

2023年5月8日,一则收储消息开始在市场当中蔓延开来,久已平静的橡胶市场再度泛起涟漪。橡胶价格再起波澜,犹以RU2401为著。RU2401当日以12825元/吨的开盘,当天即跳涨至13160元/吨的高度,行情持续了一周,到5月15日,RU2401涨至13735元/吨,与前一周的起点相比涨幅已逾7%。次日(5月16日)该合约冲高至13775元/吨后再显疲态,价格不能再进一步。此后多头热情消退,价格慢慢滑落,回到13100元/吨的前期箱体区间的上沿。


为什么说这次的上涨与下跌与收储有关?


橡胶此轮的上涨与下跌,与收储这一传闻息息相关。有几点可以得到证明。


a)  与大宗商品整体无关


个别品种的涨跌,既受自身基本面的影响,也受大宗商品整体情绪影响。当大宗商品整体上扬的时候,作为个体品种也可能会受此影响而跟随上涨。


Wind商品指数在5月8日-5月12日这一周内,除第一天上涨1.04%外,此后4个交易日都拉出了阴线。这四个交易日累计跌幅3.59%。而RU2401在这四天里累计涨幅2.96%。如此相反的两个方向,并且幅度各自都很大,充分说明当时RU的涨和大宗商品的整体波动并无关联。



b)  与天然橡胶大类无关


如果此次RU的上涨是由天然橡胶的基本面的变动引起的,那么同为天然橡胶品种的NR,也应该是上涨的。但是实际上,在同一时期,NR却是和wind商品指数一样是下跌的。在5月9日-5月12日这四个交易日内,NR的累计跌幅是2.17%,也和ru2401相反。



c)  1-9价差的大幅变动亦证明收储是策动行情的关键因素


5月9日,1-9价差开盘为1085元/吨。而到5月12日收盘,价差为1375元/吨,四个交易日,价差扩大了290元/吨,幅度为26.73%。


价差的扩大表明ru上涨背后的影响因素与收储息息相关。市场传闻的收储是针对2023年的新胶进行收储。如此一来,交割品受影响最大的当然集中在01合约上。(因为23年的新胶主要是为01合约准备的,理论上固然新胶可以在2309合约上进行交割,但按价格规律通常是不会有人这么干的。)那么收储政策一出,当然01合约涨得更快一些。而09合约是被动跟涨,自然涨得更慢。一个快一个慢,这一价差自然就扩大。



国储的角色定位


国储局,全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要担负全国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管理的国家局单位,由发改委管理。


该单位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国家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管理、统一负责储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并对所管理的政府储备、企业储备以及储备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该单位于2018年3月17日挂牌成立,其前身包括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物资储备局。历史上的其他收储活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物资储备局来执行。


中国历史上的历次橡胶收储




合计58.62万吨。


纵观这数次收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论点:


1.  收储的对象都是期货交割品,或者从期货上直接接货,或者从现货上收,但都是期货品:这可能反映出国储相信期货交割品的品质。未来收的对象很可能也是以交割品为主。


2.  收储的时间集中在四季度。


国储收储:政治、战略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我们应该从国储局的职能上去分析其收储行为,前面提到:


该单位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国家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管理、统一负责储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并对所管理的政府储备、企业储备以及储备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我们认为,国储局的职能是侧重在“应急储备物资”上,而不是经济职能,换言之,国储局并非以赚钱为第一目标。橡胶,与石油、钢铁、煤炭并称为四大工业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毫无疑问的是,全球来说,天然橡胶是严重过剩的。但要考虑到一个事实:


中国的天然橡胶的自给率不足20%,高度依赖进口。如果从中国本身的天然橡胶供求来说,是严重供不应求的。因此,在当前诡谲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对天然橡胶的储备其实是有很高的必要性的。


我国对天然橡胶的高度重视,也可从对种植面积的保护中看出来。由于连年低价,天然橡胶的种植的经济性日趋下降。但尽管我国的天然橡胶种植成本较高,我国仍然对天然橡胶的进口设立了较高的关税:1500元/吨,并且对中国的天然橡胶种植专门设立了如耕地那样的红线。


凡是在红线以内的橡胶种植林,不允许砍伐,即便到了时间应该要砍伐的,也必须要重新种植上胶树,不能改种其他作物。哪怕种橡胶的经济性非常差。这个事实说明了国家对于天然橡胶资源自给的重视。因为海外的天然橡胶在种植成本上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当一个品种在国际上有着明显的比较劣势,却依然要维持经营的时候,就只能说明这个品种对于国家的影响之重,地位之高。那么,国储局对于天然橡胶的储备也就表现出格外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天然橡胶的收储,是有着特殊的政治、战略利益。因为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橡胶并没有收储的必要。它和金属不同,虽然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但是它的保存条件要求很高,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等,因此保存的成本非常高。


另外,虽然我们说很长时间的天然橡胶,比如多年前的烟片,也可以使用。但是它的价值却是实实在在的在衰减的,通常都会被拿来当成原料进行再加工。而且,我国的天然橡胶占比很小,我国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口天然橡胶。如果说从稳定价格补贴胶农的角度,也不划算。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把钱给胶农,而不是稳定胶价,然后“补贴”了全球的胶农。归根到底,我们决不应该把天然橡胶的收储看成是一个经济事件。这是我们思考收储问题的出发点。一定要从政治利益角度出发。


国储收储的进程推演


从上一次橡胶收储(2014年)到现在为止,已经有9年。如果不考虑增加储备的话,轮储的必要性也会逐渐增强。因为天然橡胶的质量会受时间的推移而受到衰减。这是收储发生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紧张,天然橡胶作为重要的战备物资,增加储备有其必要性。至少对于国储局而言,应该具有这样的前瞻政治意识。


第三个:我们从现实层面来说,国内的三大农垦,已经在和国储局接触。而国储局的相关领导,也在参观橡胶仓库。未来在6,7月份,可能会开一次会,商讨收储的细节,达成最终的协议。


根据以往经验,我们认为收储可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到年底,甚至到明年初。


收储对橡胶市场的影响:或将更上一层楼


目前的收储传闻是收储的量为10万吨(也有6-10万吨等不一的说法),收储的对象是国产全乳胶(即期货交割品)。10万吨的量,相对整个天然橡胶的年产量来说非常小,不过才占0.7%。即便对全年的中国消费量来说,也只占1.7%。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天然橡胶整体的供求几无影响。


但是,它的对象是交割品的话,性质就不同了。因为目前全年国产全乳的最大产量不过30万吨(去年仅17万吨,今年估计可能在20-25万吨),那么收储的量其实占到相当全年交割品产量的1/3-1/2。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比例。2023年1月,多头欲收12万吨的仓单,就已经掀起了波澜壮阔的行情。


而收储10万吨,影响也定然不小。因为前者只是期货的接货,接来的货还会转抛回期货市场,而后者,接出来的货就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冻结”在国储局的仓库,不会再对市场产生影响。(也有说法是轮储,而轮储的话,计划是2024年再抛储。如果轮储是这样进行的,2023年收,2024年抛,那么对这两年行情的影响是相反的,而且收的影响程度当大一些。因为抛出来的天然橡胶,由于历经多年,大概率是不能作为现货直接在市场上流通,而更可能是作为原料加工成其他的天然橡胶)有人认为收储并不能改变天然橡胶的整体供需,因此对价格的影响会非常有限。


我们认为,的确,从整体上来说,收储的占比非常小。但由于品种之间在生产端,调整非常困难。比如全乳胶的生产,必须是胶水,而无法是胶块。从胶水可以变成胶块,但是从胶块却万万不能变成胶水。所以很难通过减少标胶的方式来增加生产全乳胶的方式。(当然浓乳和全乳之间是可以互相调节的,因为它们都是胶水系橡胶)。二者的价差调整更可能的应该是发生在需求端。但这个调整是有时滞性的,并不是说价差拉开以后,可以迅速的由标胶去替代全乳。


当然,还有观点认为供求没有改变,价格最终要跌回到起点。这一点对产业来说,的确是一个问题。但对于期货交易者来说,则不应该成为问题。因为对于期货交易者而言,只要价格涨到了一定位置,那么在这之后,价格再怎么回落,都是后话了。交易者只要在高位适时的离场就已经足矣。后面即便重新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再度滑落,就与交易者无关了。


所以根据交割品的供求判断影响,再结合历史上收储的影响,我们认为当事件落地,ru的价格有可能会更上一层楼,对价格可能会达到2000-3000元/吨的影响程度。但是,由于整个事件的进程会非常缓慢,价格的反应不会即刻见效。市场的影响可能会在3季度末出现。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