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PPI同比大幅下行0.8个百分点至-5.4%,低于市场预期(-5.0%),受PPI通缩加深传导,CPI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至0%,低于市场预期(0.1%)。“结构性产能过剩-PPI通缩加深-CPI低位徘徊”成为目前通胀主线,而非单纯需求影响。 一、今年以来PPI持续低于预期,主因结构性产能过剩替代上游大宗、主导价格趋势 产能周期领先价格周期4个月,本轮下游结构性产能过剩是导致PPI下行“长尾”的主因。从数据上来看,固定资产周转率呈现出非常稳定的领先PPI趋势4个月的情况,部分分化仅存在于国际能源价格波动时期。而从2021年以来,下游制造业投资明显较中上游偏强,也在当前形成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部分下游行业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也导致本轮PPI下行过程持续超预期,6月PPI继续明显回落,反映的是2023年2月之前的下游固定资产周转率大幅下滑的现状。 拆分结构来看,6月PPI也延续了今年以来下游跌幅持续超预期的情况,而中上游大宗影响的领域则符合预期。6月PPI环比-0.8%,连续三个月大幅环跌,拆分结构来看:1)石油化工产业链PPI拖累6月整体PPI环比-0.1个百分点。受前期油价回落影响,6月石油开采(-1.6%)、石油加工(-2.6%)、等石化产业链PPI环比下跌。2)煤炭冶金产业链拖累整体PPI环比-0.6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6.4%)、黑色压延(-2.2%)、有色压延(-0.8%)环比均下跌明显,反映煤炭供给增加、地产恢复迟缓的影响。3)下游结构性产能过剩,导致下游PPI继续呈现跌幅大于上游大宗价格传导幅度的情况,拖累整体PPI环比-0.1个百分点。 二、核心消费品CPI低位再度回落,主因PPI通缩加深而非消费需求更差 我们在此前点评报告《被市场低估的PPI传导CPI效应——CPI、PPI简析(23.02)》明确指出PPI深通缩压低CPI的效应,6月非食品CPI同比大幅回落0.6个百分点至-0.6%,除了交通工具用燃料CPI伴随前期国际油价下行环跌-1.3%以外,更主要原因在于权重更大的核心商品CPI同比低位继续回落0.3个百分点至-0.5%。 其中家用器具(-1.8%)、交通工具(-4.3%)仍在处于较深通缩区间,考虑到前两年在国内需求疲软背景下核心消费品CPI同比一度明显走高,本轮下行也并非主要反映需求影响,更多仍是PPI由高通胀转向深通缩后的传导。 三、前期生猪存栏恢复、出栏加快,食品价格涨幅稳定 6月食品CPI环比-0.5%符合预期,与往年同期水平基本接近,结构上,我们构建的猪肉价格领先指标继续发挥较好的前瞻作用。根据该指标来看,生猪存栏一季度继续稳步恢复,而考虑到生猪存栏中亦包括较多已育肥的商品肥猪,因此生猪存栏向猪肉价格的传导时滞无需等待9个月(生猪正常养殖周期),因而生猪出栏也明显加快。在此背景下6月猪肉CPI低位继续环跌(-1.3%)。而鲜菜鲜果供给整体相对充足,鲜菜CPI(环涨2.3%)、鲜果CPI(环跌-1.7%)基本稳定。 四、出行相关服务CPI环比继续符合季节性,但青年失业也继续压制房租CPI 服务CPI中最大单项是锚定房租变化的虚拟房租CPI,在青年失业率持续偏高背景下,年轻人作为最主要租房群体,令租房需求持续偏弱,6月租赁房房租CPI(环比0.1%),延续自2022年以来持续弱于季节性的态势。相较而言,出行需求对应的服务价格整体相对稳定,非房租服务CPI环比0.1%,与季节性基本相符。但在房租走弱背景下,整体服务CPI同比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至0.7%。 五、结构性产能过剩导致PPI下行“长尾”,也会进而压制CPI表现 PPI方面,考虑到固定资产周转率继续下行,将按4个月传导时滞压制未来PPI环比表现,下修PPI同比预测0.4个百分点至-2.7%,预计年底PPI同比才回升至-1%附近。近期国际油价下行更多反映美联储或继续加息的预期传导,然而实际上全球原油需求70%源自服务消费,即使美联储激进加息抑制过热的商品消费,但在全球服务消费需求复苏过程中,全球原油需求仍将回升。与此同时,OPEC+进一步加码减产,预计下半年原油实际供给仍将偏紧。与此同时,高温天气会导致煤炭需求回升,推动煤价下半年有所上行。但今年以来主导PPI边际变化的逐步转换成结构性产能问题,考虑到至5月固定资产周转率仍在回落,预计未来4个月PPI环比仍将偏低,同比仅在低基数下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预计较小,初步预计7月PPI同比低基数仅小幅回升至-4.1%,12月左右或小幅恢复至-1%附近。 CPI方面,供给侧PPI通缩加深、猪肉供给持续释放、青年失业率高企压制服务CPI仍将成为压低CPI的“三大因素”,我们继续下修2023年整体CPI同比均值0.3个百分点至0.6%,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并无来自通胀的紧缩压力,同时也无需过度解读为“需求不足导致通缩”的风险。 风险提示:食品供给超预期偏紧,疫情形势变化。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