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你能做对这件事,就能超越90%的机构 举一个例子,我在去年10月份发了一个朋友圈,“中国有两家公司,一个一年两个亿的研发1000亿市值,一个一年200亿的研发1000亿市值。哪个公司被低估了?” 结果有好几人在我的朋友圈回复,肯定是那个两个亿的被低估了,200亿的被高估了。 他是说,你搞了200亿的研发,居然还只值1000亿市值,证明你这公司是有问题的。 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那个两个亿研发的公司,在去年11月份到现在大概跌幅超过60%,200亿研发的涨幅超过70%。 我们不能总是在解释过去,首先是要能够及时跟踪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 比如大家都讨论GPT,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到底现在哪些行业在用?到底什么人在用?是什么原因在用?我们只有及时跟踪现在,才能够预测未来。 目前来说,在中国你能够做对跟踪现在这件事,你就能够跑赢90%的机构。 我们很多投资理念还停留在投资价值模型上,其实最实实在在的就是要了解现在在发生什么,并在这基础上建立逻辑关系和整个研究体系,预测未来。 在空间上,它体现为产业链上下游的验证。 我过去一直做智能手机研究,研究智能手机就研究苹果,我们看的都是结果。 苹果的供应商战略有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它在决定什么时候培养什么样的供应商,客户的行为就决定了哪个企业未来会崛起,哪个企业未来会有更美丽的财务报表。在研究数据的同时,动态跟踪产业上下游的逻辑趋势和信息。 如何做好深度研究?就是把每个产业进行闭环的研究。针对每个产业,主要四个部分:第一,政策;第二,如何真正的使用专家智库和专家体系;第三,如何基于问卷调研形成对一些主要趋势的判断;第四,如何进行数据化。 什么叫研究?我觉得就三个事:第一,找到最专业的人;第二,挖掘最优秀的企业;第三,判断最前瞻的趋势。我们所有研究就围绕这三个事。 未来市场三个东西超预期、有机会 谈一下对市场的看法,我认为未来有三个东西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预期,而这些预期可能会带来机会: 第一,大家在讨论美国经济超预期能不能持续,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见底。我个人最新观点:我们应该把注意力盯在全球经济发展的第三级——发展中国家。 从逻辑上,发展中国家会复制中国过去20年的工业化路径。当然我也不是拍脑袋,我前段时间跟一位企业家交流,他是中国企业家中在全球拥有土地最多的人。他在马来西亚、东南亚、泰国、墨西哥、乌克兰、摩洛哥都买了很多土地,我觉得他最了解未来全球经济变化。 基本上逻辑就是,以东南亚、非洲、中欧、中南美洲为代表的国家承担了全球70%人口,正在进入一轮经济发展的阶段,他们本身处在一个工业化、城镇化的阶段。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未来20年,可能全球经济有一个跟大家想的不一样的结局。 比如,苹果手机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包括中国做全球市场的手机企业,二季度业绩特别好。你说全球经济不好,他们二季度业绩特别好。我认真的跟他们的创始人进行交流,发现这些国家的经济比我们想的要好很多,而且刚刚开始。 抖音上有几个非洲嫁到中国的网红,最近回娘家,她们拍的视频(里)周围全都是工地。 我觉得这个逻辑,一个自上而下从产业角度的一些观察,值得大家思考。 第二,中国政府对整个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资本市场未来被寄予更高的期望。我相信再过几年,中国可能有1万家上市公司。围绕这一万家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这是个多大的市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并购。未来整个资本市场,它必须要蓬勃发展,必须要能够带动我们企业的融资能力、政府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带动居民的财富效应,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和力度可能会超预期。 第三,这轮GPT对各行各业的赋能和颠覆超预期。很多人这轮对GPT进行一个错误判断,觉得机会可能没那么大,原因是什么?大家忽视了长尾市场。 六月份开始,英伟达最大的客户已经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前十大科技公司,而是中东的一家公司,一把采购了将近10亿美金的订单。我们可以观察到,人工智能在帮助各行各业进行全系列的赋能。 我最后举个例子,是一个研究院的院长跟我讲的。他们过去研发一款半导体材料,要三年的周期才能研发。 后来用了国产GPU,大概500平的算力,两个月周期就研发了一款更好的半导体材料。而且他告诉我,这个周期未来会缩短到以十天为单位。从过去三年做一个事情,现在可能十天就可以做成,这就是GPT实实在在给我们带来的机会。 虽然短期这个行业有波动,但你未来会看到各行各业,建筑行业、钢铁行业、能源行业、金融行业,不只是新兴产业,都会用GPT这个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对各行各业进行全方位的赋能和革命。 如果未来还有一波技术创新,毫无疑问GPT。 大家知道现在GPT在什么行业用的特别多吗?中药行业,非常有意思。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