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我们在谈论猪“周期”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猪周期是市场比较熟悉的猪价波动“规律”,四年一度的周期波动在过去被奉为圭臬。我们认为,生猪在过去呈现较为规律的价格、利润和产能波动,其本质上只是一种现象而非“规律”。 猪周期的形成符合蛛网模型。从业者对于利润的过度反馈和产量的滞后是周期形成的直接原因。而猪周期时间长度是由养殖时间(尤其是比较固定的母猪养殖、生产和调整时间)决定的。 二、 基于周期的季节性 2018年以前,我们对于猪价的预期,首先基于周期性,判断当年处于周期的什么位置;再在对应位置的年份下,根据对应的季节性,判断猪价的走势。从而,形成了周期判断为核心,季节性判断为辅助的猪价判断模式。 三、 波动仍在,“周期”消散 过去两年的市场波动显然不在符合四年一度的周期,我们认为驱动“周期”的直接原因和决定周期时长的核心因素都出现了改变。 利润传导导致的产能过度调整在资金的支持下受到抑制,大量投资持续涌入,导致蛛网模型受到冲击。 而养殖技术的革新使得能繁母猪的生产、养殖和调整不再像猪瘟之前那么固定,而是具有较大的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例如:过去能繁母猪的使用胎次在5~7胎,比较稳定,而目前低胎次+高淘高补的模式使得胎龄变化较大) 目前,母猪存栏的波动较小,其对市场行情的总体影响自然减弱,那么行情的重点矛盾也就随之转移。 首先,在产业投机氛围较强的情况下,季节性波动逐步成为市场行情的主要矛盾。2022年下半年的猪价大幅波动中,产能带来的矛盾在7月基本释放,而真正导致超预期高价的则是压栏二育这样的季节性下的投机操作。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产业在大量投资后的出清路径。固定资产投资需要10余年的折旧。在此期间,要使得折旧摊销更低,就需要尽可能提升利用效率,从而就需要多养猪。降成本的手段,最终却造成增加供给的结果,陷入负循环。 四、 产业格局的变化及未来关注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