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猪产业链概况 生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汇集了饲料生产加工、动保产品研发生产、生猪育种扩繁、商品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冷链储藏运输以及零售餐饮等多个环节,行业内参与者数量众多,各环节的发展与彼此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保障了我国生猪产业的稳健发展。 图1 生猪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大地期货研究院 饲料环节的原料包括玉米、小麦、麸皮、粕类及添加剂等,为生猪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等。产出品按料型分为配合料、浓缩料及预混料,按饲喂阶段分为前期料及育肥料,按喂养主体可分为母猪料、乳猪料、保育料、仔猪料、中猪料、大猪料。 疫苗兽药则是为了切实保障猪群的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生猪的免疫疫苗主要包括口蹄疫疫苗、猪瘟疫苗、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伪狂犬病疫苗、圆环病毒疫苗、细小病毒疫苗等等。 养殖环节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保育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过程,最后得到商品猪出栏销售。养殖环节是生猪产业链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了生猪存出栏情况,进而影响猪肉的供给。 屠宰环节是将收购的商品猪,分割为猪肉和猪副产品,猪肉分为热鲜肉、冷鲜肉及冻肉。业内积极落实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屠宰环节是连接生猪产销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屠宰行业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状态。 肉制品加工环节是利用鲜肉、冻肉、辅料等,加工生产一系列产出品,包括高温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 02 生猪产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生猪产业经历了从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引领的统购统销阶段(1949-1984);到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市场放开阶段(1985-1997);而后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推进的转型发展阶段(1998-2004);再到如今的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2005-现今),我国生猪产业整体发展逐步趋向更加的完整和成熟。 图2 生猪产业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大地期货研究院 统购统销阶段(1949-1984)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生产基础相对薄弱,各行业都亟需恢复和提高生产力。对于农副产品,国家对其供求实行计划管理,完全控制了农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统购统销政策。生猪也被纳入“统购统销”产品之列,生产实行“调五留五”政策,统一检疫集中宰杀,猪肉凭票计划供应,生产和消费严格按国家计划调配。此阶段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生活水平低,肉消费量也低。截至1984年,全国猪肉产量1444.75万吨,占肉类总产量(1540.6万吨)的93.78%,人均占有量仅13.84kg。 市场放开阶段(1985-1997) 改革开放后,生猪产业快速发展,进入供求相对平衡阶段。1985年,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发布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其中首条即为“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生猪等产品逐步取消派购,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而后1988年“菜篮子工程”规划提出,更加有效的保障了猪肉供给能力的稳定增长。随着生猪产销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猪产业快速发展,猪油产量和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截至1997年,全国猪肉产量3596.3万吨,占肉类总产量(5268.8万吨)的68.3%;人均占有量增加到29.09kg,同比1984年增110.2%。 转型发展阶段(1998-2004) 生猪产业进入结构调整期,生猪生产开始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猪肉产品质量、优化生产结构和增加生产效益为主要目标,由“量”向“质”转变。散养模式迅速减少,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专业化经营,并且生猪生产开始向优势地区集中,产业不断整合,初步形成了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养殖的产业化体系。截至2004年,全国猪肉产量4341万吨,占肉类总产量(6608.7万吨)的65.7%;人均占有量增加到33.4kg,同比1997年增14.8%。 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2005-现今) 经过前一阶段的快速发展,生猪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质量、结构、效益逐渐提升和优化,到了2005年后,进入现代化发展时期的生猪产业继续发展,开启转型升级之路。基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市场调节的双重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快速推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行业集中度增强,现代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截至2022年,全国猪肉产量5541.43万吨,占肉类总产量(9328.44万吨)的59.4%;人均占有量增加到39.25kg,同比2004年增17.5%。 降本增效阶段(新方向) 经历过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的考验,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基本恢复至非瘟前的水平,“稳”已经成本为目前生猪产业发展的中心,产能去化的速度缓慢,集团猪企间竞争加剧,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为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整个行业持续磨底。下一步生猪产业又将去往何方?温氏股份张祥斌副总裁在2022年10月作《极限降本下的成本挑战与管理》主题报告时提出,“养猪业极限降本时代已来临”,智能化养猪已有先行者在探索,通过发挥成本优势再追求增量亦是大部分人的共识,整个行业的降本增效时代或许并不遥远。 03 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概况 生产能力 受2018年8月爆发的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快速严重受损,2019年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均有大幅下降,分别为3.1和5.44亿头;对应27.5%和21.6%的降幅。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恢复政策的措施,猪瘟疫苗的普及下非瘟疫情逐渐稳定,国内疫情防控的优化也使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生猪生产形势开始好转,生猪存出栏量和能繁存栏量都在稳步回升。 图3 生猪存出栏及能繁母猪存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大地期货研究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为4.53和7亿头,同比增幅0.74%和4.27%;能繁母猪存栏量4390万头,同比增幅1.41%,2022年二季度至今,国内能繁母猪产能仅去化5个月,如今又持增长态势。 2023年中国生猪出栏量预计会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速会稍缓。猪场动力网基于2022年末生猪存栏45256万头,生猪饲养周期为6个月,2023年上半年生猪出栏37548万头,进行核算,初步得出全国生猪半年度成活率为83%;根据2023年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517万头,按照83%成活率计算,排除重大疫情、压栏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推算2023年下半年将出栏3.61亿头,同比2022年下半年增加2700万头出栏量;2023年将出栏生猪7.37亿头,由此可见,下半年国内生猪供应压力仍较大。 养殖利润 近两年,我国生猪养殖利润水平波动较大。自2021年3月生猪价格从高点速降,生猪养殖利润也随之进入周期性亏损阶段,而后分别在2022年1月,以及2022年12月又经历了此轮猪周期的第二次和第三次亏损。截至目前,生猪养殖亏损300元/头左右,此轮生猪养殖亏损期已持续7个月,且已波及上游仔猪养殖利润,若猪价未来仍延续弱势,仔猪养殖利润将进一步下降或至亏损状态,故猪价何时触底回升是关键点。 图4 中国生猪养殖利润水平 数据来源:iFinD 大地期货研究院 价格波动 2019年以前我国猪价整体波动幅度相对较小,非洲猪瘟的爆发致使国内产能大幅受损,2019年生猪出栏量下降,生猪价格迅速走高,均价从12元/kg左右一度拉涨至41元/kg左右,涨幅巨大。 图5 全国生猪平均价格 数据来源:涌益咨询大地期货研究院 2020年,虽然我国生猪产能在逐步恢复,但前期产能去化幅度较大,产业格局仍表现为供不应求,猪价仍维持在高位水平,不仅原有养企在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也吸引了更多新的参与者进入;2021年,产能基本恢复,市场供应进一步回升,生猪价格快速走跌,一路降至11.5元/kg;2022年,行业产能全面恢复,年内生猪价格较上一年有所回升,全年均价为18.6元/kg。今年全行业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但产能去化幅度仍缓慢,需求虽有所回暖,但仍无过多增量,生猪供应过剩,价格回落后持续低迷。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