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下旬以来,随着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的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尤其是近期稳地产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市场对于宽信用的预期不断升温,且专项债发行加速,利率债供给压力加大,银行体系资金面收紧,以及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持续改善,印证经济修复动能走强,债市收益率小幅反弹,收益率曲线整体呈现熊平走势,对应国债期货高位调整。 PMI数据印证经济持续修复。8月制造业PMI延续6月以来的恢复态势,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至49.7%。结构上供需继续改善,新订单指数在7月明显改善0.9个百分点后,8月继续回升0.7个百分点至50.2%,景气度回归扩张区间。而且近两个月需求不断改善,8月生产指数回升幅度较大。尽管8月制造业PMI仍在荣枯线下方,但景气度持续修复,产需双双回暖,各类型企业经营情况均有所好转。表征内需的“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的差值连续4个月回升。基建施工速度加快,服务业PMI指数继续处在扩张区间,经济恢复动能增强。后续看,“双节”有望接续暑期消费带动服务业持稳运行,施工旺季到来推动基建、房屋竣工等速度加快,基本面修复斜率有望得到提高。同时,近期多项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和落地,后续随着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认房不认贷”等政策逐步发力,市场预期有望得到提振,促进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进而影响债市表现。 房地产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短期提升宽信用预期。7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稳地产预期持续发酵,近期政策陆续出台。8月30日广州、深圳率先落实“认房不认贷”;8月31日下调首付比例、下调二套房利率下限、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9月1日北京、上海先后发布《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执行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认贷”措施。从以往经验看,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对房价存在明显影响,或能阶段性带动一线地产回暖,但持续性仍待观察。考虑到本轮地产周期的特殊性,如部分企业债务风险、居民收入预期仍待提升、房价预期等,政策效用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综合看,当前地产仅靠限制性政策松绑驱动需求进入上行周期的可能性不大,但短期大概率可以防止地产进一步回落,达到企稳的目的,一定程度提升宽信用预期。较快扭转趋势需看到更大级别的财政政策出台,如政府部门上杠杆逆转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收缩的趋势。对比历史情况再结合当前实际,笔者认为,本轮地产实际反弹程度待观察,短期顺周期权益资产获得支撑,债市有调整压力。后续关注地产进一步放松,以及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的跟进情况。 短期利率债供给压力不减,关注降准可能。财政部要求年内新增专项债9月底前发完,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8月底,年内新增专项债已经发行3万亿元,剩余8000亿元将在9月发完。新增专项债的集中发行将带来流动性扰动。但考虑到四季度MLF到期压力显著高于上半年,同时MLF存量超5万亿元。据以往经验,在MLF存量超过5万亿元同时到期量较大的情况下,央行降准置换MLF的可能性较大。而且降准一般在季末或者季初月份,用以对冲流动性波动,关注9月降准的可能。 美元及美债收益率回落,海内外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从近期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看,美国就业增长正有序放缓。7月职位空缺降至近两年半以来最少;8月达拉斯联储制造业就业指数为4.3,前值为10。美国劳工部上周二发布的职位空缺及劳动力流动调查报告显示,辞职人数降至2021年年初以来最低水平,表明美国民众对劳动力市场的信心在减弱。8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录得18.7万人,高于市场预期,但6月、7月新增非农均大幅下修,说明美国就业市场修复偏弱。尽管非农就业总人数仍在上行,但连续3个月新增就业维持低位,说明其劳动力市场持续降温。另外,8月美国劳动参与率62.8%,较7月上升0.2个百分点。8月失业率3.8%,较7月上升0.3个百分点,仍处于历史低位。8月美国非农就业平均时薪同比增速录得4.3%,较7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非农就业平均时薪环比增速录得0.2%,较7月下降0.2个百分点。 整体看,美国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弱化的势头正在升温,另外美国劳动力需求下降背景下薪资通胀可能加速放缓,这也说明美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正在逐步耗尽,后续美联储紧缩可能会使得美国失业率加速提升。基于此,笔者认为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结束的条件正在走向成熟。且CME利率期货显示,市场对于年内再度加息的预期正在降温,叠加最新公布的欧元区CPI超预期,市场对于欧央行再度加息的预期有所升温,进而导致美元及美债收益率回落,提升海内外市场风险偏好。短期看,市场依旧认为美联储9月大概率不会加息,但是11月是否加息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重点关注接下来发布的8月、9月的非农、通胀以及消费数据。 综上,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密集出台,一线城市限购政策放松的预期依旧较强,宽信用预期不断升温,叠加经济数据持续好转,利率债供给压力较大,债市整体存在调整压力。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