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主观多头的低迷在公募和私募领域同时出现,主观投资要求机会的可预测性,天然偏向高质量公司、优质赛道,当优质资产的股价持续低迷,其很难有所表现。本轮优质资产的估值波动前所未有,财富管理与外资的共振影响不可忽视,前期因为资金推动的估值提升,在资金效应反转后遭遇了均值回归。相关行情特征和背景高度类似美国1970年代的漂亮50。 主观多头策略表现低迷,在各类私募股票策略中表现最弱 2022年以来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持续落后宽基股票指数,近年主观多头策略在私募领域同样表现不佳,今年以来至9月1日收益率平均为-1.03%,中位数-0.14%,整体小幅跑输宽基指数,尤其落后于量化股票策略(平均为3.40%)。2021年以来的对比情形较为类似。 主观多头的核心策略是投资于可预测性高的优质公司、优质赛道 机构最常采用的价值投资策略依赖于内在价值的可靠估计,投资者自然会倾向于相对容易预测的领域,优质公司、优质赛道是主观投资天然的偏好。因此在优质资产低迷的环境下,主观多头很难有所作为。 主观多头的低迷与量化策略的直接关联度应该不高 量化类策略的超额收益总体也出现下降,尤其大盘领域近两年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量化类策略的超额收益更多来自中小盘股,与主观多头的投资领域存在一定错位。今年以来私募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增强策略的超额收益分别在4%和8%以上,300领域的超额不明显。不过,量化提升了中小市值的机构化,可能增加这一领域的收益难度。 本轮优质资产的估值波动前所未有 从A股的历史来看,2006~2008年也出现过优质公司从追捧到低迷的过程,引发“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的反思,不过当时的波动跟很多公司被低估的基本面周期性有关,而本轮优质资产的波动,估值驱动的特征非常明显,波动幅度前所未有。以茅指数相比沪深300的PE比率作为衡量 指标,2021年的极值点达到2.65倍,远超历史其他高点。 本轮估值波动中财富管理与外资共振放大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2016~2021年的强势行情中,外资持续流入应该是优质资产估值溢价抬升的基础。至2020~2021年,财富管理的力量驱动下,质量风格的主动权益基金爆款频出,暴增的资金与外资一贯的质量偏好形成共振和强化,把优质资产的估值溢价推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1年后,增量资金不足和股价表现不佳互为加强形成负反馈,导致估值溢价持续下滑。海外无风险收益率的急剧上升等因素也构成重要压力。 参考美国漂亮50,估值收缩的负反馈或已过了最剧烈阶段 本轮的估值溢价上升和下降与美国1970年代的漂亮50行情高度类似,1)此前均经历主题和并购热潮;2)伴随机构化的推进;3)消费医药类构成主力;4)极值点的估值溢价比例高度接近,都在2.5倍上下;5)结束后伴随小票行情;6)行情结束均受高通胀和加息的冲击。如果参考美国漂亮50的估值收缩进程,当前负反馈或已经过了最剧烈阶段,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考察两者的深层次差异。 总结和启示: 公募权益多头可强化配置工具+主动管理的双重属性,风格进一步稳定、细分和下沉,提升投资决策质量。对于私募主观多头管理人,加强对估值的重视成为必然的选择。对于本轮受到冲击的财富管理机构,需进一步提升专业化能力、主动发挥大资金的资产比较和估值定价力量。 风险因素: 1)数据统计存在大幅偏差;2)市场环境改变,过往历史数据和分析无法正确反映未来变化;3)分析角度和逻辑选择具有主观性,可能偏离实际。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