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ETF”)不断扩容。三季度ETF发行加速,新发ETF数量与规模较前两个季度均实现增长。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审批提速以及当前市场行情下投资者热衷利用ETF布局未来行情,是三季度ETF发行数量与规模走高的重要原因。不过总体来看,今年新发ETF的总数相比往年少而精,产品布局方向也更加细分,覆盖到了此前尚未涉足的一些领域。同时,机构也在积极申购和布局ETF。 9月份ETF发行156.79亿份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年内新成立ETF共有107只,发行总份额合计超752亿份。其中,三季度新成立的ETF达49只,分别较一季度和二季度增长24只、16只;发行规模为330.29亿份,分别较一季度和二季度增长127.24亿份、110.76亿份。 具体来看,三季度中有两个月份的发行份额在100亿份以上,而前九个月中仅有5月份、7月份和9月份三个月份的发行份额达100亿份以上。同时,9月份的ETF发行规模以156.79亿份创出年内新高。 从三季度发行的单只产品规模来看,有11只ETF发行份额在10亿份以上。其中,博时上证科创板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规模最大,发行份额为26.61亿份,同时也是年内发行规模最大的ETF产品。而工银瑞信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国泰上证科创板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基金的发行份额也较大。 对于三季度ETF发行加速的原因,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一方面,监管对于指数基金的审批有明显的提速,三季度末有较多指数基金产品集中上市,使得ETF数量和规模出现较大增长;另一方面,在当前市场行情之下,投资者对于指数基金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也进一步提升了ETF产品的发行热情。” 国泰基金相关负责人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ETF申报发行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让活水流入实体经济,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驱动,形成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生态圈。总体来看,今年新发ETF覆盖到了以往产品布局上还未涉足的领域,如科创板100ETF,中小成长特征鲜明,与定位大市值的科创50形成差异化,更进一步满足了投资者的细分需求,完善了ETF生态圈。 机构积极布局ETF ETF也获得了机构的积极认购,从近期发行上市的多只ETF前十大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中可以看到,包括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及外资机构在内的众多机构是其重要买家。 “ETF往往是部分投资者抄底市场的一个利器。ETF作为被动指数型基金,投资者可以通过其来实现底部布局的目的。虽然三季度市场波动较大,但政策利好出台比较密集,部分机构为了布局未来的行情,积极申购ETF。”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 在国泰基金相关负责人看来,ETF的投资者大多由股民转化而来,投资者发现ETF相比于个股可以更好地分散风险,也能够获得交易的参与感,于是更多选择通过ETF来参与市场。 此外,基金管理人也在积极布局ETF相关产品。比如,自8月份中证2000指数发布以来,中证2000指数相关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基金管理人积极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Wind资讯数据显示,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15家基金管理人申请设立中证2000ETF相关产品。9月份已有9只中证2000ETF相继成立,发行份额合计超54亿份。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认为,中证2000指数的问世以及对应指数基金的发行,无论是对于风格轮动交易还是权益资产配置的投资者而言,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既可以拓宽策略可触达的股票范围,提高策略执行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又可以丰富基于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类型,显著放大指数基金市场的“网络效应”,促进指数基金行业的整体协同发展。 黄大智表示:“中证2000作为小盘风格的指数受到热捧,主要是由于其近年来的收益表现更优。” “今年以来A股持续震荡,与此同时估值性价比已经明显回升。在近年来的结构性行情中,一些ETF产品逆势上涨,引起资金关注,为中长线资金提供了配置工具,为资本市场引入资金活水,有效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稳定性。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境内ETF市场建设不断完善,ETF产品将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同时,创新类产品将不断丰富,更好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国泰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