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证券要闻

专精特新企业成IPO主力 年内首发募资额达1791亿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3-10-31 10:48:58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谢若琳/毛艺融

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进程加快。今年以来,超七成新股为专精特新企业,且IPO队伍中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的身影。例如,11月1日至11月3日,即将上会的西磁科技、誉帆科技、金则利等3家企业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A股市场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截至10月30日收盘,A股“专精特新”企业达1837家,累计首发募资达到1.26万亿元。


万联证券宏观研究员于天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步伐稳中有进,这显示出资本市场对符合国家导向的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同时也加快了专精特新企业的早期孵化,提高风投热情。


专精特新企业


IPO募资额合计1791亿元


专精特新企业呈现出发展的韧性和活力,已经成为IPO的“主力军”。据同花顺iF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30日收盘,今年以来有275家企业在A股首发上市,IPO募资额合计3315.54亿元。其中,198家属于“专精特新”企业,占比72%;IPO募资额合计1791.46亿元,占比71%。


再融资方面,年内已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再融资(包含增发、配股、可转债)合计达458.79亿元。


从所属板块来看,年内创业板、科创板的专精特新企业新股数量居前,分别有79家、43家,北交所和主板次之,分别为50家、26家。


从所属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比例较大,共计148家,占比逾七成,涉及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


从年内专精特新企业所获融资的计划使用情况看,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开发,以及产线新建扩建、产线或车间智能化改造。


此外,已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技术领先,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截至今年10月30日,上市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利数量合计23.42万个,包括发明专利16.69万件、实用新型专利3.96万件、发明授权1.82万件和外观设计专利0.96万件。


“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前景向好、科技研发实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A股市场的认可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资本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强。”于天旭表示。


各地政策频出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


从政策面来看,今年以来,各省市陆续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国家级、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涉及信贷优惠、税费减免、奖金奖励、办事绿色通道等多个方面。今年7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进行了公示。


于天旭认为,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依然体现出较强的“硬科技”属性。已上市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预计未来科创板和北交所对专精特新企业孵化支持力度更大。


此外,监管层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9月1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市场称之为“深改19条”),描绘了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蓝图。10月20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首批18家区域性股权市场签署监管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三四板制度型对接机制正式落地。


根据《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专精特新企业可划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已累计培育10.3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强链补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融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碍是技术壁垒高、信用声誉低、企业估值难和融资成本贵。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凤朝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其业务特点和市场定位,部分“专精特新”企业面临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挑战,可能导致资本市场对其估值存在分歧。


有市场人士建议,要进一步吸引机构投资者关注和投资“专精特新”企业,需要重点推动资本市场编制“专精特新”相关指数,在此基础上支持市场发行相关ETF基金以及其他衍生产品等。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