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

“行业直击”热点调查 18位期货高管论道行业热点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7-23 09:00:42 来源:和讯网

二、IB业务并没有大规模展开

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

2月份开始准备,起步比较平稳。公司目前IB开户量占总量40%,是一个比较满意开端,而理想状态是能够达到50%以上。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颜羽:

据了解,大部分的券商IB业务并没有大规模展开,其原因除了一些认识上的差异以外,主要还是因为市场和各市场主体都还处于初生期,都有一个逐步学习、逐步成长的过程。

海通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凌:

通过IB业务过来的股指期货开户数占总量的30%,IB业务目前开展情况一切正常。由于目前只有20%的营业部获得IB业务资格,潜力还有待开发。

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国宝:

IB开户可概括为基础工作扎实、双方积极、效果一般。公司股指期货的开户400,通过IB开户数占整个股指期货的开户数量的50%左右,IB业务的开展现状不尽如人意。

IB业务的开展和深入还要有一个过程。随着投资者教育等基础工作的深入,客户对期货的风险的认识加深,操作技能的熟练,并且在实际行情中体会期货,这项业务会慢慢壮大。

三、 IB业务带来压力和挑战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颜羽:

大量新的投资者进入,短期内将给期货公司和整个市场的服务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造成一定的压力:

第一、 市场的风险和理性操作的宣传在实际运作过程由于利益驱动可能会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

第二、 IB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IB开发的客户由于很多是从现货市场转移过来的,这些客户迫切需要专业的服务和指导,这些工作必须由网点前端的IB人员来完成,如果工作不到位对市场的发展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市场的持续良性发展;

第三、 客户的开发进度必须与服务能力相匹配。

海通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凌:

券商对于期货充满顾虑,担心客户没有接触过期货,风险控制能力不强,怕客户亏损。但是从第一批过来的客户来看,由于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提高了进入门槛,将资金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挡在门外,因而第一批客户相对成熟,对市场把握也较好。相信随着市场的发展,会逐步打消顾虑。

IB专员对于期货了解不是很深入,需要参与市场,期货公司向证券公司输送人才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人才需求比较大。

华鑫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

众所周知,近三年来券商为备战股指期货而大举收购期货公司,其中有一个特点,即多为实力券商收购规模较小的期货公司。而一些弱小的期货公司原本营业网点就很少,被收购后也没有快速增设营业部,加之券商IB营业部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被“分批准入”,使得这些券商系期货公司在应对同行的开户竞争时,将不得不面对“直销”的短板。

除营业部网点短期内难以有效扩张外,人员不足也是一项巨大的困难。不过,针对券商客户和营业网点布局的特点,一些券商系期货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计划出各种应对之策。“用‘直销’方式与IB对接”的应急方案应运而生,证券公司的客户有在同一个系统内实现投资组合的需求,绝不能因为IB业务受阻而流失证券客户。具体做法是:由期货公司向证券营业网点派出充足的人员,直接开发客户,或者进行人事调整,把证券公司及其营业部具有期货从业资格的IB岗位人员调到期货公司,然后再外派到证券营业部做“直销”。

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国宝:

担忧有三方面:第一,证券客户转入期货市场后输钱的可能性比较大,造成资产缩水,客户流失;第二,期货比股票交易更刺激,客户做了期货后会迷上期货,导致股票交易份额会下降;第三,IB收入占券商收入的比重比较低,这些或许会导致IB业务进程受阻。这就需要市场、时间来解决,需要过程。

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

公司IB专员已逐步熟悉业务,而管理模式和政策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公司应建立良好的制度,通过防火墙,隔离证券和期货操作风险。

期货公司对于IB业务要求太高,不一定正确。因为这项业务具有两面性的特点,从大局来看,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现阶段期货公司不应期望很多投资者马上进入,应逐步做大规模,有所准备才能做得更好。例如,加大IB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IB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实施、高度重视和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等,都是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证监局召开世博维稳专题会议,通报会议精神,各期货公司如何落实会议精神?世博又为上海辖区期货公司带来怎样的机遇?

各期货公司认真落实世博维稳专题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维稳要求多方面做好工作。借助重要的国际性活动或市场机遇,实施金融创新与突破,是国际金融中心崛起的一个成功经验,世博会的召开将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优化完善金融环境,吸引金融人才来沪,为上海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机会。

中信新际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磊:

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再次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上海,这将无疑为上海市实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注入强大动力。

日益崛起的中国市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对资源的高度依赖,这些都在催生着中国期货市场快速发展,商品期货在国民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伴随着股指期货的上市,中国期货业再一次吸引了全球金融界的注意力。

世博会的召开,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打开了一扇窗,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投资者正在或者即将进入中国市场,这将进一步推动上海期货业的国际化认知程度,进一步与全球金融市场接轨,这无疑是一次非常好的行业展示机会。作为上海地区唯一一家中外合资期货公司,中信新际将利用世博会的契机,进一步推动外资机构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的进程。

海通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凌:

世博会提高上海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两个中心”的建设。世博会期间我们做好投资者服务,教育工作,把维稳放第一位。世博会对于上海辖区的期货公司能带来正面形象,有正面意义。

上海金源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钱荣金:

金源期货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落实此次世博维稳专题会议的会议精神,旨在有效维护上海辖区期货市场安全稳定运行:

1、建立一把手负责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维稳工作部署会议,从组织领导、资源保障、作风建设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完善公司信息安全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应急演练,并将自查工作及应急演练结果上报办公室;

2、切实落实信息系统安全责任制,维护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安全。要求总部及各营业部切实加强网络设施安全检查、对公司互联网站的监控和维护、软硬件建设和信息系统运营保障、防火墙隔离制度与灾难备份机制等方面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和灾难备份机制。世博期间原则上不对信息系统进行改动、调整或升级;

3、加强公司各部门的安全维稳工作。要求世博会期间总部及各营业部严格执行24小时维稳制度和应急报告制度等各项基本制度,加强经营场所内部安全防范,及时研判并制定预防化解矛盾措施,坚决杜绝可能影响世博会安全稳定的群体性事件。世博会期间,证券期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离岗的,必须报告;

4、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要求各部门进一步健全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完善信息反馈和报告制度,遇有重大敏感、紧急情况,应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第一时间、准确、规范上报证监局及当地政府。做好压力测试,制订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处置措施落实到位;

5、强化客服投诉管理,排查化解矛盾。要求各部门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建立规范的客户投诉处理程序和快速应对机制,提高客户投诉响应速度,争取实现世博会期间零投诉。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应及时开展分析预测,认真、耐心做好投资者教育和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内部,及早排除群体性事件隐患;

6、深入开展消防安保检查,进一步排查安全隐患。完善消防安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及时解决演练发现的问题,确保办公和经营场所的人员财产安全;

7、落实会议精神,世博期间尽量不安排高管人员进行长时间异地调研、国外考察等外出活动,如确有需要,应做好相关人员出行期间的管理链接、内部授权工作。对于一个月以上的异地外出安排,应事先向监管部门报告。

上海中财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优炼:

经历过了奥运会等大型国际事件的维稳工作,世博会的维稳我们做得从容细致。投入了人力物力,全面、切实得做好了世博期间维稳工作。

世博会对于期货行业虽然没有直接的机遇,但是对于整个上海金融业的发展会带来机会。世博会让全世界了解上海,了解上海的金融投资环境、经营环境、工作环境,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和专业金融人才扎根上海,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打下人脉基础。

中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杰:

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无疑将对上海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中谷期货作为上海辖区的期货公司,有义务、有责任为世博会的顺利召开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做好世博会期间的维稳工作,我们按照上海证监局的相关要求,成立了世博维稳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亲自负责,启动了维稳报告制度,要求各部门对于相关事件早发现、早预防、早报告。同时,在交易系统维护、消防安全管理、员工安全教育以及客户纠纷处理等方面都出台相应的制度和实施办法。

华鑫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

世博会的召开会带来以下几点机遇:期货公司整体品牌在一定程度上被提升;加大了资源来源范围;为期货公司收获更多外界信息;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给投资者带来便利。

责任编辑:刘健伟
Total:312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