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调研报告

油脂油料线上调研总结报告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3-12-25 15:52:31 来源:徽商期货

摘要


综合线上调研的12家现货企业,得出以下结论:


豆一:贸易企业普遍对国产豆的后市持偏悲观态度,主要因今年大豆生产供大于求,即便近期产区有大豆加工企业补贴传言的利好支撑,但目前仍未落地。今年大豆种植成本大增以及产区粮质为近几年最好的一年,叠加中储粮开秤收购为市场托底,但下游消费低迷,未来国产豆后市或平稳为主,缺乏大幅上行的利好刺激。


油粕:近期国内油厂胀库导致豆粕压力大,但基于南美天气的不确定性对豆粕仍有潜在利多,油厂因榨利不佳,因而买船积极性不高。豆粕15价差以及行至历史高位范畴,期现结构不适宜做正套,建议关注35正套机会。


油脂方面,整体来看棕榈油>菜籽油>豆油。棕油因进入减产季节,叠加厄尔尼诺可能带来的减产预估因此上行潜力大;菜豆价差的缩窄因此对后市菜油消费看好;豆油是不确定因素最多的一环因此操作需谨慎。


玉米生猪:玉米后市中期看多但短期看走弱,因目前小麦和陈水稻均退出饲料替代市场,北港南港的库存依然处于十年低位,但生猪价格低迷叠加对消费的悲观预期,饲料企业和深加工均不敢大幅建库。后市预计3月的地趴粮销售压力较大,5月或有做多机会。生猪则预计明年上半年产能难以有限去化,需待下半年。


风险提示:南美天气情况、国家农业政策、美联储宏观政策


油脂油料&谷物企业线上调研的目的和时间


(一)调研时间及模式


2023年国内外大事件频出,俄乌冲突常态化、黑海协议续签扑朔迷离,巴以冲突10月初爆发并延续至今,全球粮食安全再度成为市场的聚焦话题。对于国内油脂油料企业而言,生产端种植成本大增,终端市场消费低迷,中小贸易企业和油厂经营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为此,徽商期货于1121~28日举办2023四季度油脂油料线上调研,邀请了行业内12位现货企业专家,设计了六次“与企业对话”的线上调研,涵盖了大豆产业中下游的种植+仓储+贸易+加工企业,就油脂油料和谷物当前的市场现状,以及后市走势做出深度解读。


(二)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四季度以来表现低迷


2023年年初至今,国内外农产品板块整体来看涨少跌多,排行前三名的分别为红枣、美原糖和郑糖,跌幅榜前三则是CBOT玉米、CBOT小麦和郑油。四季度以来内盘油脂油料和饲料养殖板块全军覆没悉数下跌,究其原因是适逢全球农产品的收获季,全球大豆玉米丰产预期对相关产品价格承压,叠加国内消费低迷等原因。国内外农产品板块表现最强的目前是CBOT豆粕(+14.36%)、苹果(+11.49%)以及红枣(+10.85%),下跌前三为郑粕(-15.8%)、郑棉(-14.77%),和美棉花(-11.64%)。而未来市场主导因素几何,则需要从天气、政策、消费和突发性事件几个点去关注。



豆一企业观点汇总


整体来看,贸易企业对大豆后市持看稳或偏弱的观点,目前国产豆外发销区还是交国储利润都很微薄,具体如下:


1、开秤及粮质:今年黑龙江粮质普遍偏好,但今年的开称价格就较去年低了0.2/斤(去年是2.75~2.8/斤,今年是2.55/斤开秤)。如黑龙江双鸭山市宝清县地区大豆的水分和蛋白都是最近几年最好的一年,当地往年大豆蛋白普遍在39~40,而今年42个蛋白以上的粮也不少。


2、运费成本:今年黑龙江偏西地区嫩江、海伦以及讷河一带的大豆质量普遍一般,中部的伊春市嘉荫县大豆外发火运有运费优势,但目前火车皮很难申请。不同地区运费不同,如偏南的牡丹江地区粮运到哈尔滨和吉林敦化运费持平,若交到国储库则敦化库卸货能力更强。因此除了粮质,运费成了拉开各地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3、补贴:对于国产大豆加工补贴方面,即便国家给出部分补贴,对加工企业而言也是杯水车薪,无法拉动其生产积极性。


4、天气及卖粮情绪:今年东北雪量大,导致多地高速公路封闭,陆路运输再添难度。农户心态来看,由于收购价格低于心理预期,部分着急用钱的农户会选择卖粮,大部分农户仍观望为主;贸易商方面,部分离直属库近的贸易商不得已选择送粮入直属库,但排队和压车费用日益增加,送粮入库可谓是利润微薄,仅能减缓一些持仓压力。距离库点较远的贸易企业,只能耐心等待市场需求转好。


而影响国产豆未来走势的还有几个要点,如下:


政策观点:豆企加工补贴落地对市场作用有限


近期有市场传言,国家为了稳定国产大豆价格,帮助农户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广泛征询市场意见,要对大豆加工企业发放不限门槛的补贴。对于这样的传言,某黑龙江产区大豆压榨及贸易企业A老总观点:对于国产大豆加工补贴方面,即便国家给出部分补贴,对加工企业而言也是杯水车薪,无法拉动其生产积极性。原因有二:第一是由于目前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价差大约在500/吨,即便国家给出200~300/吨的补贴,压榨依然没有利润可言;第二是由于下游消费低,下游的豆粕和豆油需求较差,因此即便有一定补贴,也要面临油粕销售困难的问题;由于物流成本原因,企业压榨的油粕只能在当地消耗无法外运,因佳木斯本地的大豆运到哈尔滨的运费也要140~150/吨,外运也无价格优势。


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佳木斯本地的大豆贸易购销量很小,预计往销区发运的大豆大约占本地总量的20%,低于去年的同期水平,农户的惜售心理依然存在。对于未来对于政策建议方面,他建议政府增加收购量,将市场无法消化的量进入国储库。



价格观点:后市豆一价格看稳,上涨较难


对于今年黑龙江东部地区大豆质量情况,双鸭山市宝清县算是比较特别的一个。宝清县当地的两家企业BC口径较为一致。B企业的老总称,宝清当地大豆今年减产三分之一,不过今年单产普遍高,一亩地平均产量基本都在400斤左右,往年平均水平在250~300斤,蛋白42以上占当地大豆的30~40%,是最近十年粮质最好的一年。


外运:B企业老总称,目前宝清当地大豆外发了基本接近当地的一半了,因为今年粮质好,农户惜售心理不如往年,认卖了,不过当地消耗量少,基本都是发往南方销区的。目前火车皮难请,请10个车皮大约也就能下来5个左右,目前发至河南安阳的汽运要430/吨,火运只要350/吨就能到,发到山东汽运也要340~350/吨,若发到云贵川必须走铁路。


消费:C企业老板称,当地油厂在前一个月收油豆2.39/斤,当时有压榨利润,不过现在没有了。今年东北大豆质量好,当地蛋白基本跟湖北豆一个质量标准,只是由于下游消费不好,因此目前来看高蛋白大豆需求有所增加,而普通的商品豆走货还是一般。


价格:两人均认为,大豆后市平稳为主,因有国储托市,预计价格稳定在2.4/斤附近,明年开春或有一波涨价。



卖粮建议:按照自身情况有序卖粮


国内大豆仓储企业D负责人观点对国产豆的解读较为全面,他认为近期国产大豆出现上涨,主要是内外两方面因素导致的。外盘因素主要是因为美豆上涨,117日和8日中国采购了超过300万吨美国大豆,这部分大豆应该是中国储备购买。


内部因素有两点,第一是期货贴水现货。中储粮今年的开秤价是1030日公布的,收购价格5010-5030/吨,这个价格公布之后,就成为现货的基准价格。当日受到中储粮收购价格低于市场预期影响,当时期货贴水现货,因此现货采购企业可直接在期货市场买入。而在期货上涨的过程中,期货贴水现货的情况得到扭转。期货价格被低估是推动价格上涨的第一波动力;第二是预期国家出台大豆加工补贴。一旦大豆价格持续下跌,这些政策随时会启动。第三是外资席位减仓,减空本身也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


而对于未来行情展望这块,他表示市场要关注一下几点:第一是巴西干旱情况,第二是中国大豆进口量,第三就是前面提到的大豆加工补贴:一是看补贴的范围,二是补贴的金额,三是补贴方式,是否与豆二联动。出台政策本身对于国产大豆是一个支撑,但是还是要看最后政策的力度。


最后他预期豆一1月合约价格到达5100/吨附近,产业客户会有做空的动力,盘面面临一定的压力。而外资的持仓动向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对于农户卖粮建议,他提出建议分期分批卖粮,有序而理性的对待卖粮,要根据自身情况,勿要人云亦云。


进口豆贸易:终端消费较疫情前减少了三成左右


一家规模较大的进口豆贸易企业E老总指出,今年终端大豆贸易消费最差,整体贸易量较2019年缩了三成左右,也不如疫情三年。


关于俄豆替代国产豆的问题,目前黑龙江除了绥芬河东宁和黑河港口的大豆还能正常发运,其他的几个港口由于在疫情期间总是不定期封闭,因此从运输角度对国内冲击减弱;第二是今年俄豆进口量同比增加,但绝大多数是走了天津和山东地区的港口,到黑龙江的运量较小,且俄豆基本无太多价格优势。


总结来看,无论是卖粮情绪还是建库心理,产区无论是贸易企业还是农户均对后市几个不看好,且从目前来看,期现货市场并不十分同步,经常出现期货上涨但现货稳定而期货下跌现货也“无动于衷”的情况,下游消费的弱势,导致消耗大豆的市场主体缺乏买兴,目前来看中储粮也无上调价格的意愿,加工补贴依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预计价格上行较难。


三、美豆:天气主导丰产可期


目前市场交易的主要是南美的天气,但北美目前供应全球,出口也是关注重点,主要是以下几点:


美国供需:美国大豆维持“紧平衡”:从美国大豆供需来看美国今年压榨很好,是近八年来的高位,这几年增幅较为稳定,主要是因为美国本地压榨利润高,生柴的需求不错,库存相对偏紧。从CBOT的价格来看,反应的是美国大豆市场的供需而非全球,今年上半年巴西出现了负升贴水说明巴西供需宽松,但美国相对偏紧。



巴西天气/阿根廷大选:目前处在天气炒作期,播种天气一般,北旱南涝,基于目前这种天气情况,USDA预估巴西产量1.63亿吨,仍难看到1.55亿吨以下的产量。


极右翼米莱当选阿根廷新任总统,重点关注去美元化和大豆极其产品出口关税调整可能带来的销售。中长期看,南美增产继续带动大豆供应边际转松,除非天气出现大的问题。虽然开局不太顺利,但近期12月天气预报转好,但未影响大格局,需求端无明显增量,产业链博弈仍会集中在中上游环节。



升贴水向下空间不大:美豆收割低点已经过去,未来CBOT大豆价格底部空间不大,升贴水的向下空间亦有限。总的来看,南美天气减产预期和实际“剪刀差”,且未来会体现在月度供需报告上的产量增减幅度,将成为价格驱动的主要刺激点。


四、油粕:压力犹存关注套利


(一)豆粕:近月压力犹存,但不建议反套


目前油厂操作模式不同于前几年,具体来看


压榨情况:这两年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下,从油厂的角度来说,操作也是日益艰难的。贴水波动加大,也会导致出口商的参与者会越来越多。未来巴西不断扩种,在南美大丰产的背景下,贴水波动愈发剧烈会成为常态化。


从盘面榨利来看:外强内弱格局持续。近两年的行情更多的是表现为成本定价,油厂利润丰厚,饲料端备货积极;上中下游盈利,除了养殖终端。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市场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上中下游都很艰难,油厂持续没有榨利、贸易商亏损、饲料厂、养殖场备货都不积极,集体躺平,导致现在商业买船基本停滞的状态。


豆粕期现:国内的豆粕需求增速不及产能的扩张速度,23/24年度,生猪存栏水平或维持高位,预计国内豆粕消费同比增0.6%。油厂近月盘面榨利偏低,商业采购意愿不足,巴西新作上市节奏延迟,国内241季度现货基差有支撑,2季度随着到港增加基差大概率将回落。


月差机会:M1-5成本价差在500元左右以及12月船期豆粕保本基差在05+700左右考虑,豆粕现货基差疲弱,目前M1-5价格处于合理震荡区间,11-12月的需求不佳,豆粕基差若持续低迷,M1-5上方空间有限,M3-5走势基本一致。目前估值合理,高位不宜追多,但由于商业到港量偏少,油厂没有交割意愿,不宜反套,预计M1-5450-550震荡。


(二)油脂:棕油潜力最大,看好菜油消费


三大油脂消费最好的豆油,建议做多的是棕油,不确定因素集中的是豆油。整体来看,综合排名是棕榈油>菜籽油>豆油。


棕油买船:棕榈油目前来看大约有11~12条买船,负基差交盘面目前还没看到,因为如果有20~30/吨的利润还是倾向于卖现货,交盘面涉及到资金成本的问题,因此没有看到太多这样的行为。棕油目前尚未看出厄尔尼诺对产地有很大的影响,只是季节性的减产。


消费替代:今年油脂总体消费不如预期,不过菜籽油在西南地区有一个消费的优势,即三级菜籽油和一级豆油可以掺兑加工,因从外观来看,三级菜油颜色较深,当地人相对偏爱,且二者价差只有100~150/吨。但在华东地区不行,因二者价差在200/吨以上。


套利推荐:建议做豆油和棕油的1-5反套,因这两个品种现货压力较大,或可关注豆棕9月的扩大。


五、玉米企业观点合集


(一)产区贸易企业:对玉米后市偏乐观


产区宝泉岭某玉米贸易企业老总I表示了对玉米后市的乐观态度,他的观点总结如下:


开秤:今年宝泉岭当地的玉米较去年下跌0.08/斤,大约在1800/吨(30个水的潮粮),去年是1960/吨。今年玉米的产量普遍不如去年,今年产量大约在14吨左右,去年是15~16多吨,但今年的玉米质量好于去年,容重普遍在700~740,均为一等粮,去年为690~700


卖粮情绪:由于价格低,因此走货快,当地玉米火运大约走了14.5万吨,汽运走了7万吨,总量约占当地粮一半左右,走货较去年快。目前企业库存大约在3000吨左右,比去年少,因上一年度玉米价格下跌,贸易商不愿意轻易留太多库存,基本上随收随卖。


后市价格:企业负责人对玉米后市看涨,原因有三:第一,虽然今年玉米丰产,但全国依然有500万吨左右的缺口,因小麦退出替代市场,进口同比下滑;第二,种植成本大增对玉米有夯实底部的作用,且从目前今年的卖粮收益来看,明年包地成本有望稳中继续增加;第三,农户的惜售心理。虽然玉米种植效益好于大豆和水稻,但农户依然认为认为种地不如进城打工赚钱,由于国家调整国内粮食产业结构,玉米的种植补贴较低,基本都是“靠天吃饭”,风险收益比高。加上巴西玉米的天气和巴以冲突等不确定因素。第四,目前国内陈水稻拍卖,起拍价格虽然只有1700/吨,但到库成本基本上在2450/吨(出库费30+运费20~30+加工费50+利息成本+利润空间),因此玉米若不涨到2500/吨以上,则陈水稻替代新玉米做饲料无优势。


卖粮建议:优质玉米可以等等,水分大、霉变高的玉米可以等等在卖。今年玉米上秋就卖的粮普遍质量好,水分低,而由于今年黑龙江温度低,入冬后并未完全上冻,最近卖的玉米明显水分和霉变率高,毒素超标,不符合饲料厂要求因此卖不上好价格。


(二)玉米市场利空是否出尽?“还未完全”


哈尔滨某玉米贸易企业期货部负责人J较为客观的阐述了玉米后市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玉米的利空消息基本释放殆尽,原因有三:一是从供需平衡表上的数据来看,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玉米2023/24年度的产量为2.88亿吨,同比增加1100万吨即3.98%(据调研的数据增产可能在2000万吨左右,高于官方数据),而消费量为2.95亿吨,同比增加449万吨即1.55%,这就说明国内消费有六七百万吨的缺口。而这个缺口补给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内其他谷物的替代,二是进口玉米和谷物的替代。国内谷物方面,玉米和小麦的价差在山东地区的二等粮达到了-230/吨,在11月初峰值的时候曾经达到接近300/吨,因此小麦在新玉米上市时就基本退出了饲料替代。而国内的陈稻谷拍卖目前到达销区的价格也达到了2800/,对玉米的缺口填补也只是在一定时期发挥了作用,且由于出库原因部分结转至下一年度了。


关于进口玉米拍卖方面,配额内的玉米是3%的税费,配额外的税费则高达63%,国储拍卖的目的是通过放储来调节市场价格,而目前玉米市场价格低迷,则拍卖的玉米进度就有望放缓。今年谷物进口方面,小麦和大麦进口均增加不少,大麦主要因政策性的,我国跟澳大利亚的澳麦进口双反的惩罚性关税取消。


后市利多:目前北港的库存有抬头趋势,但依然处于近十年来的新低,南港库存持续下滑,说明下游的贸易和加工的渠道库存真的非常低,但是库存低价格依然低迷,说明消费是真的差。玉米今年价格不好,影响种植效益,那么明年玉米的面积就有可能会缩减。


后市利空:生猪的去产能化今年未能完全实现,存量需求对玉米消费有一定支撑,但增量需求无望,且生猪价格的低迷使得整个行业悲观情绪弥散,因此对玉米就无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企业收购计划:目前企业现在收不到粮,想要建立库存但很难收得到,若玉米价格跌至在30个水0.9/斤以下,到0.86/斤附近收购是有利润的,就是在十一的时候企业都是加足马力生产的,而现在则不同了。


卖粮建议:对玉米中长期看涨,短期看弱势,尤其是2403合约,明年开春以后或许会有一大波地趴粮的集中销售高峰。不过现在农户们卖粮都比较理性,很少会集中踩踏式的卖粮。建议农户们顺势而为,存不住该卖就卖。



(三)销区贸易:东北玉米对南方冲击较大


安徽某上市公司总经理助理Q分享了安徽地区今年的玉米贸易现状。他称今年安徽地区玉米开秤低,开秤价格1.26/斤,去年1.36/斤。产量略增,产量大约较去年增加20%。今年种粮大户一亩地大约有400元的收益。目前大户卖粮较多但小农户的粮基本没怎么出。因此安徽地区的玉米贸易基本是停滞状态,购销双方都较为谨慎,因此农户的粮大约只出了不到10%的量,惜售心理严重,水稻的购销也较为清淡。


究其原因,今年安徽地区的玉米质量一般,跟东北对比没了往年的质量优势,目前东北二等玉米拉到安徽价格大约2750/吨左右,比当地玉米价格便宜质量也好,而安徽本地黄曲霉素超标,用作母猪料尚可,用作乳猪料不符合饲料企业标准。加上最近猪病流行,因此消费也清淡。目前农户对价格不认可,因此双方处于僵持阶段,而后期若不跌价,则更难销售,对后市偏看空。


(四)对生猪去化有信心因此玉米底部有限

对于玉米后市,某事业单位玉米研究员K就全球玉米供需做了详细的阐述。他称玉米市场关注七个要点:1、增产预期一致;2、开秤均较去年低,重心下移;3、农户不同于去年的惜售行情,主动降低收益预期,积极售粮;4、贸易商抓住机遇,黑吉辽、华北、港口间做流量价差;5、华北超额供给,潮粮大幅下跌,最低2600/吨;6、情绪传导自媒体,越跌越卖7、企业躺平式采购。


全球供需:全球玉米供需呈现较为宽松的局面,主产国美国2023/24玉米产量预估为3.8265亿吨,同比增产10.95%,由于供应大幅增加超过用量,2023/24年度玉米期末库存同比增加55.1%,这将是近二十年来的最大同比增幅。也正因为美国新季玉米期末库存激增,推动全球库存创下五年新高。由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原因,新财年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售粮进度: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123日,全国13个省份农户售粮进度为25%,较去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全国7个主产省份农户售粮进度为21%,较去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从东北产区数据来看,辽宁省售粮进度最快,从华北地区售粮进度看,山东省售粮进度为最快。综合分析售粮进度数据,玉米的售粮进度还是偏快一些,辽宁是比较特殊的,由于今年辽宁大幅度增产,卖粮利润丰厚,在新粮上市初期就售出了大部分,其他省份的售粮进度数据与去年相差不大。



对后市展望:


1、尊重周期,顺势而为,地租与玉米不具备螺旋式上涨条件,国家保护农民利益≠保护高价包地利润。


2、行情不可能一直涨或一直跌,但价格重心下移是大概率。


3、不要盲目抄底两个版本:种植成本与替代品成本,注意商品的底部往往是多品种的共振底,商品的顶部往往是品种的相继触顶,不能盲目自信。种植成本已被主力合约跌破一是替代品定价占比能力提升,二是需求


4、了解需求端企业风控的情况,如套保资金的年度变化等,来评估未来上下游博弈空间,相信大有收获。


六、生猪企业观点


某上市公司总经理助理L就生猪后市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称国内生猪供需:生猪主要还是看国内,需求比较简单(经济发展、人口、饮食习惯、季节性温度),竞品比较多:鸡肉、牛肉、羊肉等,每年需要约6-7亿头猪。


(一)生猪国内依然是供大于求


供给中长期:


1规模化程度:以前500头以下的散户,现在年出栏1000头(母猪50头)以下的没什么影响力,企业规模化越来越高。


2母猪生产性能:msy17上升到现在的18,未来3-5年可能会到20


3资本投入:大资本从上一轮猪病猛的进入,当时认为是低门槛、高利润行业,影响了资本的判断。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大家认识到其实生猪行业重资产高投入、低收益、高风险,属于比较门槛高的行业。


4猪舍的淘汰:老猪舍淘汰的可能要慢,老式猪场(非自动化)依然在行业内服役,现象还比较严重。当下还有很多去产能比较困难。


供给短线:


1母猪存栏的去化依然比较困难;压栏方面,标猪120公斤,压到150公斤,2个月时间差;二育这块未来还是应该偏谨慎;屠企库存方面,价格不好的时候会收储做冻肉,价格好的时候释放库存,在行业充当稳定器。


2外部冲击因素:非瘟(影响供给)、原料价格(影响养殖成本,如果成本高,猪价低,会倒逼一部分去产能)、政策调整,如收储。


(二)对价格展望并不乐观


猪周期一般4年,最近一个从2018年开始,按道理2023年结束。从出栏来看,2季度末出栏3.7亿头,超出约5%。正邦重整成功,对这个公司来说是好消息,但对行业来说未必是好消息。


天邦、傲农、新希望,从公开信息得到,扩张较快、产量较大的集团厂,尤其是成本控制不足(能力不足)的大型上市企业,目前现金流都陷入比较困难的局面。大集团的产能现在是非常过剩,如大北农产能不足50%,即50%都是空栏的,因为养亏钱,不养会更亏钱,因为涉及到折旧、摊销。前期的投入一算上折旧,必须要存栏甚至是满栏,从当下来看,现金流吃紧严重没办法做到满产。


短线:3-4个月之内


价格不容乐观,一方面前期对应的母猪是比较高的,产能过程;第二就是,腌腊季节对象比较慢,温度平均比往年要高,反常的天气延迟了腌腊的兑现。今年二育谨慎,没有带来行情短时间的震荡或者拉涨。集团厂的防控能力好,受猪病影响少。


母猪淘汰:北方的中小散户母猪淘汰严重,但影响难以评估,因为可能会被大厂的补栏填充了。


秋冬季非瘟:发现晚、传播能力强,影响面大,对中小散影响比较大。


长线:明年全年


大厂资本投入后,不舍得撤退,而且大厂恢复产能的速度非常快。


大厂的后备非常强大(有一种观点,说现在谈能繁母猪很难,因为补充能繁的速度非常快(三元母猪当能繁母猪,也常见,虽然大厂很少这样做,但是大厂的后背很强),所以,有时候说不上到底有多少能繁母猪)


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也带动提升了msy,长线来说,对整个行业造成一个过剩的冲击,但消费上提振难,所以规模化提高后猪周期被拉长。看美国,规模化之前4年一个周期。规模化后,周期拉到了5-7年,甚至8年。


大厂不大愿意去产能,还是想继续做。出栏还是有一定的压力,非瘟影响比较大,病猪还是挺多的,收猪只有几块钱。安徽的西北面,从全国来看,从北向南猪病影响很大,该影响的还是影响。被动出栏的就少了,大集团会合理的出栏。



七、总结及后市策略建议


综合线上调研的12家现货企业,得出以下结论:


豆一:贸易企业普遍对国产豆的后市持偏悲观态度,主要因今年大豆生产供大于求,即便近期产区有大豆加工企业补贴传言的利好支撑,但目前仍未落地。今年大豆种植成本大增以及产区粮质为近几年最好的一年,叠加中储粮开秤收购为市场托底,但下游消费低迷,未来国产豆后市或平稳为主,缺乏大幅上行的利好刺激。


油粕:近期国内油厂胀库导致豆粕压力大,但基于南美天气的不确定性对豆粕仍有潜在利多,油厂因榨利不佳,因而买船积极性也算高。豆粕15价差以及行至历史高位范畴,期现结构不适宜做正套,建议关注35正套机会。油脂方面,整体来看棕榈油>菜籽油>豆油。棕油因进入减产季节,叠加厄尔尼诺可能带来的减产预估因此上行潜力大;菜豆价差的缩窄因此对后市菜油消费看好;豆油是不确定因素最多的一环因此操作需谨慎。


玉米生猪:玉米后市中期看多但短期看走弱,因目前小麦和陈水稻均退出饲料替代市场,北港南港的库存依然处于十年低位,但生猪价格低迷叠加对消费的悲观预期,饲料企业和深加工均不敢大幅建库。后市预计3月的地趴粮销售压力较大,5月或有做多机会。生猪则预计明年上半年产能难以有限去化,需待下半年。


套利:关注豆粕3-5正套,豆油15反套,棕油1-5反套,豆棕油9月做扩,以及豆菜粕1月做缩,和玉米的35反套。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