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对尿素远期价格相对悲观,且自2022年以来,尿素期货价格长时间贴水现货价格,预计市场主要在尿素的供给端和需求端两方面存在担忧或疑虑。直观来看,自2020年开始,国际和国内尿素供给增速开始大于需求增速,尿素价格高点一年不及一年,整体呈现下行趋势,所以预计2024年在上游供给端继续释放新产能、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尿素近强远弱的Back结构维持(月差角度),尿素期货可能继续贴水尿素现货价格(基差角度)。 整体价格重心向下 期货维持贴水现货的结构之下,虽然不利于尿素产业链各环节囤积尿素现货,并移仓转抛远月(不利于尿素现货卖出套期保值),但对于中下游的贸易商和复合肥工厂来说,首先,可以利用远月的低价,提前锁定比近月或当下现货更便宜的尿素采购价格,利用期货进行买入套保,建立尿素虚拟库存;其次,利用期货的杠杆效应,也让企业拥有更充裕的现金流,节省采购资金;再次,期货的流动性较好,可以随时对盘面进行获利平仓,及时获取盘面利润,使得企业的资金周转更快;最后,期货贴水较好反映未来国内尿素产能增加的预期,也有利于企业利用尿素期货或期权等工具对后市开展风险管理。 从供给端来看,各国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战略,尿素作为粮食的粮食,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各国为了维持自己的粮食安全,国际上尿素产能持续扩张。从2020年的2亿吨逐步增长至2023年的2.29亿吨,而国际尿素表观需求量从2020年的1.8亿吨降至1.75亿吨,国际供需开始逐步宽松,除俄乌冲突导致国际尿素价格阶段性大幅上涨,整体国际尿素价格重心逐步向下。 对于国内,尿素产能正在经历去化到重新再投产的周期。从2015年至2020年,在淘汰落后和过剩的产能之后,尿素有效产能从8600万吨降至6354万吨,产能损失近26%,国内尿素供需从此前的过剩转向紧平衡,主流地区尿素现货价格也一度从1200—1400元/吨的历史低位,反弹至2000元/吨以上,并持续维持。然而,2021年开始至今,国内尿素产能开始新一轮扩张,每年都有新装置投产,产能实现逐年增长,从2021年的6523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6905万吨,产能增长率达到5.8%,导致国内供需紧平衡格局被打破,每年尿素价格高点开始逐步下移。2024年,预计还有385万吨的尿素新产能释放(届时国内尿素有效产能达到7534万吨,同比增加8.17%),其中,投产确定性比较高的有江苏晋控60万吨/年、甘肃刘化35万吨/年、河南晋开延化80万吨/年等。 图我我国尿素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需求端难以带来提振 从需求端来看,尿素需求量同比往年出现一定增加。经测算,2019年至2023年尿素年度表观需求分别为:4858万吨、4830万吨、4849万吨、5131万吨、5524万吨。我们认为,近几年尿素需求增量主要来自国内农业,尤其是这几年,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一方面,国内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发生改变,比如新疆减少了棉花的种植面积,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开始增加(预计新疆需求2023年同比2022年增加40万—50万吨)。另外,长江南北附近,为响应国家号召,以前水稻种一季,现在改为两季种植。另一方面,退林还耕,并重新利用国内的撂荒地,化肥等尿素需求量潜在增加。具体来看,平原地区的撂荒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对丘陵地区的撂荒地,宜粮则粮、发展粮食、特色水果等。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明显,在1500万—2000万亩(东北玉米面积增加在1000万亩左右),如果按一亩玉米用20kg尿素计算,尿素用量直接增加30万—40万吨,所以玉米提供了较多的增量。此外,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密植滴灌技术的应用,也增加了农业上尿素的用量,但全国缺少准确的种植统计数据,导致全国农业需求没有办法准确量化。 图为我国尿素表观消费量情况(单位:万吨) 总的来说,虽然2024年农业需求无法量化,密植滴灌技术会带来一些边际上的增量,但是我们认为,在这两年已经大量的扩种之后,偏低的农产品价格导致农业需求增速开始逐步放缓,判断农业需求以稳定为主,对尿素价格可能“托而不举”。对于工业需求,根据我们调研了解到,全国火电厂的脱硫脱销改造已经完成了七至八成,尿素需求替代基本完成。最近几年车用尿素需求量保持稳定,在200万吨/年左右,对尿素增量有限。 从当前的产业习惯来看,由于最近几年的尿素价格波动较大,远月投产预期较强,而且时常出现尿素需求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情况,行情把握难度较高。中下游库存通常保持比较低的水平,一旦刚性需求恢复,近月或者现货价格弹性会很大,价格表现会超出预期。 整体来看,预计2024年尿素近月强于远月、期货贴水现货的情况会继续维持。对于尿素供需来看,国家政策对出口限制严格,出口可能难有放量,随着尿素上游投产的不断兑现,且近几年农需已经大幅增加之后,下游农业需求不会带来太多的增量,导致国内尿素供需长期逐步转为宽松,尿素价格重心可能会在2024年四季度或2025年逐步下移。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