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研究机构专家

王艳南:近期大豆期价倾向于易涨难跌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7-27 14:55:12 来源:新华期货 作者:王艳南

中、阿大豆贸易存在矛盾和人民币升值均使美豆受益,美豆期价大幅上涨,国内进口大豆成本增加。另外,随着下游需求的转旺,油厂压榨利润开始实现,这些均为连豆的上涨提供了条件。如果未来周边金融市场环境尚可,连豆会继续振荡上行。短期内,市场将由天气来引导。

目前,欧元区债务危机渐渐平息,全球金融市场的低迷状况也基本告一段落。在美元指数持续回落的环境下,全球大宗商品也基本探底企稳,多数品种已出现反弹端倪。美豆指数则反弹了100点左右,当前正在1000美分/蒲式耳的下方振荡蓄势。笔者认为,美豆期价再次拐头并大幅下挫的可能性较低。比较而言,国内豆价的反弹,虽然当前因高库存压力而显得步履维艰,但后市或有较好表现,连豆期价仍具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宏观方面,一段时间以来,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利空影响渐渐“远去”,欧元兑美元也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实现了近10%的升值,让美元指数回吐了不少涨幅。从某种程度上说,来自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经济动荡将逐渐变得不是那么令人恐惧,同时来自国内的地产调控等压力大多也被市场所消化吸收。尽管好日子未必会很快到来,但“最坏的时期”或许已经过去。如若这样,大豆等商品期价走势的主要决定因素将更多地回归到自身基本面上来。

当前大豆市场的关注焦点在北美大豆产区天气方面。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美国新作大豆种植面积再创历史记录,为7890万英亩。不过,美国农业部预估的今年美国大豆产量却将低于2009年的9142万吨,为9104万吨。由此可见,美国农业部对未来美国大豆产区的的天气状况持不乐观态度。暂且不论拉尼娜或者是其它什么气候灾害会在什么时候“光顾”美国,据历史数据统计显示,除2008年、2009年比较“风调雨顺”外,近十几年来美国的大豆生长优良率均呈现出明显的“前高后低”规律。换言之,所谓的天气因素炒作,大多是利多影响。今年,美豆生长优良率具有高起点的特征,但下滑速度也相当快,当前已基本回落至历史平均水准。与此同时,国内大豆主产区的天气状况也不容乐观,近期东北地区天气反常,大豆生长令人担忧。另外,《油世界》称,2011年阿根廷的大豆播种面积可能会有大幅减少,且未来南美大豆单产也会因天气原因整体回落,最终会影响到来年全球大豆产量减少500万吨。

近期,连豆期价上行的主要压力在于港口进口大豆库存水平一直处于高位。不过,笔者认为,随着下游需求的转旺,油厂开机率在缓慢提升,国内库存压力有望逐步得到缓解。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农产品市场趋势指数”显示,国内大豆、豆油、豆粕市场需求上周趋势指数分别为44.4、47.5和46.0,环比均有提高,且市场分歧度较小。表现在现货市场上,当前大豆特别是其相关制品价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据了解,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大豆价格为3300—3420元/吨,哈尔滨市大豆价格为3300—3420元/吨;佳木斯市豆粕价格为3070元/吨;山东省日照市四级豆油价格已涨至7050—7150元/吨。进口大豆方面,随着CBOT大豆期价的大幅反弹,国内进口成本明显提高。不过,按当前现货报价估算,以黑龙江地区为例,油厂压榨盈利已经回升到100元/吨左右,港口地区油厂进口大豆压榨利润水平还要略高一些。总而言之,随着油厂压榨利润的恢复,厂商采购积极性提高,市场需求开始出现增加,大豆期价的上行动力有所增强。

综合而言,随着市场需求的明显回升和港口进口大豆库存的不断消化,来自基本面的压力明显减轻,如果没有意外的系统性风险出现,大豆期价底部或已探明。与此同时,随着美豆进入生长关键期,天气因素炒作不可避免,大豆期价倾向于易涨难跌。而国内的大豆临时收储政策也有望延续,这都将为投资者增添做多动力。

从技术上看,前期美豆期价从900美分/蒲式耳向1000美分/蒲式耳的冲击仅仅用了7个交易日的时间,期间交易量和持仓量均有明显放大,后市在经过振荡蓄势之后仍有进一步上攻的潜力,1000美分/蒲式耳不是顶。国内通过对连豆指数走势图的分析可以发现,4000元/吨附近的确是个相当重的技术压力位,不过如果取2008年的5326元/吨和2859元/吨分别作为顶部和底部,按反弹50%推算,连豆指数有望向上触及4100元/吨价位,而这个价位也基本是2009年年底走出的“M”头顶部水平。操作上建议,连豆主力1105合约近期积累的涨幅偏大,投资者可以采取逢低分批加仓的策略介入做多。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