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调研报告

中财期货:广东地区锂电产业链调研报告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4-02-02 17:38:17 来源:中财期货

碳酸锂方面,部分锂盐厂家表示将在2月春节前后停产,停产周期在一周到一个月不等,初步估算2月碳酸锂产量或有所下降。但供应端在春节前后停产是行业常态,下游需求端同样也会停工减产,因此春节期间的供应下降也很难对锂价起到支撑。需求方面,在储能端需求放缓,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下滑的情况下,终端市场的储备订单不足,导致下游材料厂的开工率依旧保持低位,供需双弱且缺乏新的驱动力,现货及期货价格或将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磷酸铁锂方面,磷酸铁锂的下游需求目前虽有所回暖,但节前电芯厂及下游企业将持续减产去库,回笼资金为主,预计后期需求会进一步减少


碳酸锂


1)国内碳酸锂产能主要分布在江西、四川、青海三大地区,产能较为集中,三省份合计产量占比为70%。其中江西是我国碳酸锂第一大产区,产能占比35%,其次是四川、青海,产能占比18%17%


2)截止到2023年底,已正式投产的国内碳酸锂产能78万吨,2023年全年国内碳酸锂产量为47万吨。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锂矿石及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叠加下游需求不旺盛等原因,碳酸锂开工率将很难维持在近半的水平,将进一步下降。


3)锂矿山开工率维持低位,随着锂盐价格逐渐趋稳,锂矿价格也将逐步止跌。目前锂辉石6.0%CIF到港)价在850-960美元/吨;非洲SC5%价格在520-560美元/吨;锂云母原矿2%≤Li2O2.5%达到1350/吨。港口非洲矿库存偏高,供应较为宽松,主要原因是品质较好的澳矿定价模式有所更改,已有部分企业争取到M+1M+2的定价模式,因此外购澳矿的意愿提升。此外,外购辉石矿生产碳酸锂价格下降空间仍在。


M+1即按照原料交付后+1月锂盐价格为基准进行结算。该模式下,锂矿价格与锂盐价格涨跌节奏更为一致,锂盐加工将大大减少亏损幅度,锂盐厂减产挺价情形也或随之减少。


国内锂矿价格稳定,有部分锂矿贸易商意图低价出货,但是下游接货意愿不强,外采锂矿的锂盐厂开工率普遍低下,采购情绪悲观呈现,部分外购矿石企业仍处成本倒挂局面。


4)碳酸锂库存仍处高位,目前期货盘面价格略高于现货价格,期现商拿货略显积极。绝大多数锂电池生产企业一季度排产低,且临近春节,担心库存损益,故而备货较为谨慎。目前市场新单成交仍显乏量,叠加下游多有长协供货,考虑成本等因素,囤货意愿较低。锂盐厂当前开工较为平稳,货源供应相对充足。


磷酸铁锂


1)磷酸铁锂的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占全国总产能的46%;华中地区(湖北、湖南、河南)产能已超越华东地区,占全国总产能的24%;华东地区(浙江、安徽、江苏、江西、山东、福建),占到全国总产能的20%;华南、华北、西北等地区磷酸铁锂新增产能较少,仅占全国总产能的10%


2)磷酸铁锂的产能扩张迅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过剩的问题。在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行业可能会经历洗牌。截止2023年底,国内磷酸铁锂产能已达511万吨。2023年全年磷酸铁锂产量为176万吨,其中下半年产量为104万吨。除去89月份的旺季,每月开工率仅接近三成。


32023磷酸铁锂价格整体呈现下行走势。截止1231日,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暂稳至4.32万元/吨,较年初下调12.28万元/吨,跌幅为73.98%;磷酸铁锂储能型价格暂稳至3.95万元/吨,较年初下调11.85万元/吨,跌幅为75%。近期由于原料端价格大体走稳,且锂盐厂商捂盘惜售,导致磷酸铁锂企业低价原料采买困难,部分长协订单折扣回调至92-95折,部分点价订单折扣在98折及以上。随着成本端的持续增压,铁锂企业盈利能力转弱,部分无成本优势的企业亏损严重,挺价意愿强烈。


2023年第一季度,受下游去库存的影响,磷酸铁锂厂出货困难,价格大幅下行;第二季度价格已跌至低位,下游清库动作完成,开始囤货补库。需求回暖后,铁锂价格触底反弹,有所拉涨;第三季度下游进入传统旺季,前期下游需求向好,铁锂厂排产无忧。进入9月下旬,下游电芯厂的库存再度攀升至高位,对铁锂的采购意愿逐渐下滑,一直延伸至10月底,整体的需求端与供应端双弱。第四季度,需求端依旧无复苏迹象,原料端碳酸锂亦持续承压下行,在成本日益透明化的现阶段,铁锂企业随行就市,跟随下调报盘价格至近两年的历史低位。


目前国内电芯企业的库存依旧处于高位,以清库存为主,刚需支撑市场。2023年第三季度中段开始,储能端需求放缓,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下滑等,需求端无任何利好因素,严重过剩的产能与企业不愿接受停工停产所带来损失的情况下,预计价格将会持续处于下行通道。


4)由于2月份市场预期普遍看空,因此年前铁锂企业出货意愿都较为强烈,短期内供应端略有增量。其中,订单多集中在头部铁锂厂手中,现头部铁锂厂装置负荷维系在5-7成,除生产节前库存外,月内出货量亦有所增加;中小铁锂厂,装置负荷维持在2-3成,大部分已经进入检修放假阶段。


目前动力电芯装置负荷多维系在3-4成;储能电芯负荷维系在1-2成。节前停工的装置增加,2月市场需求整体转弱。目前电碳实单在9.0-9.4万元/吨上下僵持,下游谨慎刚需采买为主,部分头部电芯生产企业目前正在寻求新的原料供应渠道,预计节后需求或短期回暖。


5)铁锂企业备货进入尾声。头部铁锂厂普遍预留5-7天的安全库存;中小铁锂厂多预留几百吨库存。电碳采购价格多维系在8.8-9万元/吨,铁锂企业采购电碳的优惠区间为92-95折之间,对应铁锂实单为3.8-4万元/吨,企业单吨生产利润在-2000-500/吨之间;采购价在95折及以上的铁锂企业,采购电碳价格多维持在9.5-10.2万元/吨,此价格下对应铁锂订单价格在4.1-4.4万元/吨。此外各省市电价不同,部分电价较高的企业亏损更为严重,叠加部分不合格品及各项损耗,增加企业亏损程度,抑制生产积极性。


贸易环节


1)锂电池按照正极材料体系来划分,一般可分为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以及以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为代表的三元材料等。


随着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为代表的主流电池企业分别开发出CTP、刀片、JTM技术,使得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一定的提升,且相比于三元材料等其他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循环寿命。


2)国内磷酸铁锂在正极材料市场中的份额占比正在逐年快速提升。严重过剩的产能与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也破坏了正极材料市场的稳定,订单基本集中在头部企业的手中,开工率在六成左右;中小型规模的磷酸铁锂企业,由于其规模限制,生产成本难以控制,再加上锂电市场本就是需求端主导,锂价及磷酸铁价格持续下行导致磷酸铁锂价格难以企稳,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3)正极材料是电池材料中产值最高的环节,在材料成本中占比约40%。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进而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


综上并结合此次调研所得信息,锂电池制造厂家对于正极材料的贸易环节相当之敏感,无论是成本占比还是性能影响,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轻易不会更换新的正极材料供应厂家。


4)锂电池生产厂家对于现货贸易商的接纳程度也不高,需要贸易商从上游原材料厂家处获得信用背书。在拥有工厂授权书的情况下,还需要确保售后服务,签订三方协议,在质量问题上,因材料原因导致电池电芯性能出误需全额赔偿。


此外锂电产业内过久的账期(一般为2-3个月)以及结算时采用承兑汇票,也是贸易环节推进时的一大阻力。电芯厂家引进使用新的正极材料,一般需要经历样品检测、小规模测试、中段测试、小批量测试这四个阶段,周期过于长,大约需要4-6个月。


综上所述,贸易商极难介入到锂电终端的原材料供给。过于严苛的条件,除原材料生产工厂外,其他企业很难接受与落实。


交割环节


118日,广期所碳酸锂期货首个合约LC2401顺利完成交割,交割量共计11351吨,交割金额11.12亿元。此次交割涉及多家碳酸锂生产企业、下游锂电池材料企业、贸易商以及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


碳酸锂期货LC2401合约的交割是此前市场博弈的焦点。12月初,该合约的持仓量曾高达15万手(吨),市场一度担忧其交割风险。20231211日,该合约的持仓量单日大减7.2万手,随后资金陆续移仓,持仓量不断下滑。


118日的交割中,滚动交割10776手,占比94.93%;一次性交割575手,占比5.07%。首次交割的顺利开展,意味着碳酸锂期货经历了完整的运行周期,且运行平稳,功能得到初步发挥。


据数据统计,LC2401进入交割月后,截至115日交割预报总量为13882吨,注册仓单总量13765手,其中仓库仓单9485手,占68.91%;厂库仓单4280手,全部由生产型厂库注册,占31.09%仓库+厂库并行的交割制度更好地服务了产业企业的交割需求。


从仓单对应货物品级来看,碳酸锂期货仓单全部为电池级碳酸锂,其中以锂辉石或锂云母为原料生产的电池级碳酸锂约占仓单总量的95%,提纯加工生产的碳酸锂约占仓单总量的5%,质检合格率约为95.96%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