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现相伴 服务产业——聚丙烯期货上市10周年系列报道 【导语】2014年2月28日,聚丙烯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今日正值10周年。过去的10年,聚丙烯期货市场从小到大、成熟蜕变,和现货市场的发展相互见证、相互促进,期现货之间融合更加灵活,更加紧密。期货高质量发展的10年,现货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借聚丙烯期货上市10周年,卓创资讯从2月26日陆续推出聚丙烯现货风雨10年系列文章。前两期已推出供应篇《聚丙烯10年风雨兼程 供应格局悄然生变》、价格篇《价格驱动趋于复杂化 聚丙烯砥砺前行》,本期将推出市场玩家篇《上中下游企业角色转变 催生现货贸易新模式》。 近10年来,在产能的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聚丙烯供需格局逐渐走向宽松甚至过剩发展,聚丙烯上、中、下游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交易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并催生上、中、下游企业贸易方式和贸易角色的转变。 上游生产企业:话语权减弱 定价更加注重市场交易 近10年来,聚丙烯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化,随着供应的不断增多和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市场也从供应紧俏的卖方市场转入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上游生产企业竞争激烈,话语权逐步减弱。 10年来,尤其是近5年以来,上游生产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化。为提升整体的竞争力,企业的供销策略也在积极进行调整,例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等等。从《聚丙烯10年风雨兼程 供应格局悄然生变》系列文章中也提到上游企业生产结构向中高端、专用方向调整加快。同时基于市场价格在反馈市场变化中表现的更为灵敏,而且市场价格也越来越透明,卓创资讯统计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先挂后结的模式,并且在结算中除了考虑企业自身的库存、成本等因素,更加注重市场实际交易情况。根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目前聚丙烯行业先挂后结、日定周结及竞拍企业占比达到60%以上。 除此之外,随着期货市场的日臻成熟及聚丙烯金融属性的增强,生产企业定价也开始关注期货对市场心态的指引。另外基于市场变化的复杂化,部分生产企业也选择直接或者间接的使用期货工具,锁定销售成本,降低经营风险、优化库存管理。 中游贸易企业:竞争环境激烈 持续追求贸易新角色的转变 近10年来,随着国内聚丙烯产能的持续投放,市场资源流通更加充裕,货物丰富度显著提升,贸易商群体亦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贸易商角色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 由传统的“卖货商”逐步向 “供应服务商”转变。 聚丙烯行业传统贸易方式是贸易商通过从生产企业买进再加价卖出,赚取从采购到销售给下游客户之间的价格差。但随着聚丙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更加透明化、规范化,企业“一口价”定价的方式出现“越跌越难卖、越涨越难买”的情况,而且也会面临价格的大幅波动带来的采购和销售的风险,最主要的是客户难维系。因此,越来越多的企开始探索贸易方式的转变,市场玩家的心态也由之前与客户的单纯合作交易,到注重服务、维护与客户的长久关系发展转变,从强调充分获取利润到平滑利润曲线发展。贸易商不再仅仅是产品的“搬运工”而是“服务商”。 谈到贸易方式的转变,近10年来基差贸易逐渐被市场熟悉。随着期货市场的日渐成熟和贸易商对期现结合认识的深入和应用的深化,基差贸易模式逐渐发展成为聚丙烯贸易商定价方式之一,且部分中大型贸易企业利空基差操作,对库存进行管理。除此之外,一些贸易企业开始探索场外期权,为下游工厂锁定采购成本,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总体来看,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下,贸易商在不断的追求降低风险以及高效高质量的贸易方式,除了在期现方面的不断探索,未来整体的贸易方式会继续向着以创新、协调和服务为核心的方式发展,进而将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效率。 下游企业:注重降本和减少资金占用 采购更加灵活 近10年来,随着聚丙烯市场供应更加充裕,下游工厂采购话语权不断增强,且基于价格驱动环境更加复杂化,下游工厂风险意识增加,屯货意愿明显降低。而下游工厂自身来讲,一方面受海外经济偏弱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聚丙烯下游工厂订单压力凸显,企业运行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主要下游领域塑编、BOPP膜等行业均存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企业之间竞争较为激烈,近10年来盈利状况持续转差,因此近年来下游生产企业也更加注重成本的控制和库存对于资金的占用。 从近几年下游工厂采购策略变化来看,一方面,一些对货源品质要求中性及稳供要求相对低的下游工厂从上游生产企业直采的比例下滑,企业更加注重从市场低价灵活采购。另一方面,一些大型下游工厂开始在期现结合方面进行探索,例如通过套期保值来锁定采购成本。 总体上,经历近10年的快速发展,成长中的聚丙烯已经处在非常成熟的时期。未来市场贸易环节竞争会更加激烈化,加之市场所面临的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玩家们的操作将会更加灵活。未来贸易方式将继续向创新、高效、高质量方向发展,资源优势和新的贸易方式的结合将更加深入。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