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前市场逻辑 铁矿在本轮商品下跌过程中,跌幅居前,时间上跨越了春节,从年前至年后所交易的核心逻辑基本围绕“负反馈”展开,即钢材终端需求未恢复→钢厂销售及利润偏差→钢厂压减生产计划→铁矿等炉料需求减少→价格下跌。初期由资金预期主导,当前正逐渐在现货市场兑现。 本轮下跌核心在需求。需求方面,春节及元宵节后钢材下游需求恢复速度偏慢,开复工率连续四周持平或弱于去年,打击市场信心。供应方面,在利润长期偏低的情况下,钢厂选择停轧线停炉减产,相应的铁水产量不升返降,一改往年开年增产规律。宏观方面,上周“两会”召开,提出加快发展高质生产力,对于一贯依赖短期强刺激的黑色板块来说相对利空。价差方面,本轮下跌“负反馈”进入到现货市场兑现阶段,对近月影响更大,因此不同于去年3月下跌时近远月价差走阔,本次价差呈现出现货更弱,远月稍强,价差走缩的特点。 二、 铁矿石基本面分析 供应偏高,需求逆季节下滑,库存加速累积,铁矿基本面较弱。 供应 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3121.70万吨,环比+518.00万吨。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2522.30万吨,环比+443.80万吨。澳洲发运量1895.60万吨,环比+485.50万吨。其中澳洲发往中国的量1495.60万吨,环比+462.60万吨。巴西发运量626.70万吨,环比-41.70万吨。中国47港到港总量2126.40万吨,环比+7.60万吨。中国45港到港总量2024.70万吨,环比-5.90万吨。北方六港到港总量为984.50万吨,环比-83.30万吨。 需求 日均铁水产量222.25万吨,环比-0.61万吨。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83.11,环比-0.23个百分点, 同比-4.04个百分点。钢厂盈利率24.24,环比-3.03个百分点, 同比-18.62个百分点。钢厂盈利率已在低位徘徊五个月之久,钢铁行业面临空前的经营压力。五大材产量847.71万吨,环比+27.30万吨。其中螺纹220.46万吨,环比+10.17万吨。热卷310.88万吨,环比+10.59万吨。 库存 全国45个港口进口铁矿库存为14150.54万吨,环比+257.86万吨。日均疏港量295.08万吨,环比+2.01万吨。在港船舶数119条,环比-15条。全国47个港口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4670.54万吨,环比+263.86万吨。47港日均疏港量309.18万吨,环比+2.61万吨。 三、 后市展望 “两会”对钢铁影响 从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政策目标看,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没有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出台,这也符合会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应摈弃过去强刺激的政策预期,未来要靠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房地产相关的表述有“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对房地产行业的定调依然是化险和保持平稳发展。而对于高端制造业,政策鼓励大力发展,例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国际形势多变的大背景下,通过吸引更多外资流入制造业,不仅是在扩大开放,也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利好制造业用钢需求。在3月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设备更新的需求会不断扩大,我们初步估算,是在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装备升级更新是工业化后期重要特点,符合高质量发展目标,设备更新将为钢铁行业带来新增需求,利好制造业和高端用钢。 国家发改委3月5日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中提到,“强化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切实维护经济安全。1.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保障能源资源安全。3.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4.加强国家储备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中央政府煤炭储备基地、宁波舟山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北部湾能源集疏运一体化基地等重点储备设施建设......”打造国家铁矿石储运基地,宁波舟山正厚积薄发。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成后,将有利于平抑铁矿价格剧烈波动,助力钢铁行业稳定生产、高质量发展。 后市展望 全年来看,房地产需求难有大幅改观,但制造业用钢,例如机械行业、汽车行业、造船行业、家电行业、铁路基建预计将保持较好增速。总体需求较去年微弱下滑,去年铁水产量每周均值为238.9万吨(钢联口径),而今年至今仅222.5万吨,偏低的铁水产量不可持续,未来有均值回归空间。展望后市,需求恢复偏慢引发的“负反馈”已下跌2个月,目前走到尾部阶段,价格有加速下跌风险。考虑到真实需求不会因为仅仅过了春节就凭空消失,需求体现出韧性时便会带领黑色板块走出下跌困境。重点关注需求端的边际变化。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