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投资机构专家

马红漫:改造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正当时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8-11-14 09:07:45 来源:新京报 作者:马红漫

  为期两天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于10月25日下午闭幕。总体来看,本届会议富有成果,发表了《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声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和《主席声明》等三个成果文件,还通过了经济、社会、文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多项合作倡议。

  本届亚欧首脑会议召开之际,恰逢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如何应对此次危机自然成为会议最重要的议题。从与会各国发布的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声明看,此次会议达成了重要共识,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认可各国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呼吁并承诺将采取进一步积极行动;其二,在未来的政策举措方面,主张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协调性,并且要求对国际金融与货币系统进行有效全面的改革;其三,出于避免未来金融危机再度出现的考虑,建议加强对金融机构运作和金融创新行为的监管。

  从当下美国次贷危机的演绎状况看,此次危机还主要集中于美国金融市场和房地产领域。虽然次贷危机存在向其他实体经济蔓延的可能性,但是毕竟尚没有真正构成对实体经济的全面冲击。两者直接的差异就在于“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不同。前者主要表现为金融信用机制丧失、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破产;而后者则表现为几乎全部实体产业的衰落,企业破产、员工失业、社会保障危机相继出现。从历史经验看,由于金融危机会导致银行、投行等金融机构自身陷入资金崩裂状况,继而透过金融市场的货币影响放大功能,造成全社会的资金短缺,最终使实体经济也会因为信用资金不足而陷入困境。企业陷入困境,员工就会面临失业威胁和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因此陷入不足,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恶性循环由此而产生。

  可见,调控当局正面对严峻的局面。如果能够成功隔断金融市场资金断裂问题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局面,就有可能把危机之火就地消灭于金融市场中,而未来对金融市场活跃度的重建要远比实体经济容易。果真如此,所谓百年一遇的危机虽然听起来有些吓人,但是最终的市场冲击却未必极大。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如何隔断其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前述亚欧首脑会议所达成的三点共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从直接的操作层面看,继续进行资金注入已经无可避免。目前全球调控部门所涉及的资金注入规模已经达到3万亿美元,但除去已曝光的次贷风险资产外,美国信用违约交换(CDS)和利率违约掉期(IRS)两类可能陷入坏账的金融产品规模将达到几百万亿美元。尽管这些产品未必全部会变成坏账,但是从简单的数字对比看,目前的救市资金仍然不足。只有调控部门更加坚定和积极地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才有可能恢复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信心,让货币信用体系恢复正常运行。

  而从国际金融组织重建看,此次亚欧首脑会议的观点最为引人注目。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十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代表的全球金融市场协调机构,所发挥出的作用显得严重不足。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IMF直接介入到有关经济体的救市工作之中,一方面大量提供流动性资金注入,另一方面也对相关经济体的市场体制建设提出颇为强硬的要求。然而在此次危机中,IMF不仅严重错判了次贷危机的影响(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6月曾表示,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而且即便在近期,面对一些新兴经济体的求救呼吁,IMF积极出手救市的动作也很少。

  面对两次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组织的表现大相径庭,背后因素值得深刻追究。事实上,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IMF等国际金融组织中拥有实质性的发言权,因此这些机构往往会成为输出美国自由市场理念的代言人,新兴经济体的危机甚至成为最好的理念输出机会。而此次次贷危机却在美国本土爆发,让一贯俯视其他经济体的国际金融机构茫然而不知所措,这直接制约了全球应对危机的效果。由此而言,亚欧首脑会议决心全面改造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其本意就是要让各经济体的金融与经济合作,形成更加良性而富有成效的环境。

  面对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欧亚各经济体别无选择,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期望看到未来欧亚经济体协调一致,共同应对次贷危机的积极举措,同时也相信次贷危机只是金融市场周期波动的恶化表现,无论其短期冲击有多大,都并不会改变全球经济趋势的长期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