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尚未彻底消退的背景下,今年4月16日中金所顺利推出了股指期货,这在我国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有了套期保值和对冲风险的工具,资本市场将逐步趋于均衡,逐步走向成熟。笔者亲历了股指期货推出全过程,其推出背景、争议点及艰辛历程历历在目,最欣慰的是无论是监管层还是中金所都最终顶住了压力并最终推出。 股指期货推出3个多月来,各方面运营相对平稳,但我们应及时总结这段时期股指期货出现的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来进一步完善这个市场,这对推动资本市场走向健康与成熟是非常有意义的。近几个月股市由于连续下跌导致交易相对萎靡,股指期货市场交易却非常火爆。截至7月23日,沪深300股指期货日均成交约25万手,日均成交额约2000亿元,最高日成交额达4000亿。我们不能被眼前火爆交易的现状所迷惑,反而应该思考我们开通股指期货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是当前股指期货市场面临的一个最重要、也是各方共同关心的话题。 投资者结构失衡 股指期货推出三个多月来呈现出两大特点。 一是短线交易量过大,日内交易比例高,成交持仓比例高。自然人投资人的日内交易占了当前股指期货日交易量的98%左右。成交持仓比达到了10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成熟市场平均3-5倍的水平。从持仓周期看,大部分是当日平仓,自然人平均持仓2天,法人持仓相对长些,IF1005合约持仓平均为6 天,IF1006合约为13天,IF1007合约达到24天,这说明我国股指期货当前日内交易过度活跃。 二是机构投资人缺失,投资者结构失衡。截至7月23日,股指期货开户总数约4.2万户,其中法人开户700多家,98%都是自然人投资者。自然人投资者中大部分是原来擅于商品期货和权证交易的投资人,但其实法人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风险对冲的需求最为迫切。因此,积极推动法人客户加快参与股指期货,有助于提高股指期货合约持仓量,优化市场投资结构。 所以,从当期股指期货的交易结构和投资人结构特点看,基本可以判定当前的股指期货是一个套期保值功能发挥不充分,而是以套利投机交易为主的市场。事实上,当初推出这个市场的理由是它能给投资人提供套期保值、避险的工具,能够和现货市场相呼应,成为资本市场的总体平衡器。没有充分发挥套保功能是当前各界对股指期货忧虑的核心问题,中国的股指期货市场要维持并健康发展下去,必须要做实套期保值功能,这是一道必须迈过的槛。 经纪公司与机构投资者不配套 按照当前对股指期货监管的要求看,从事股指期货经纪业务的期货公司,注册资本金要求不得低于客户保证金的6%,其中警戒线为6%的1.2倍即7.2%。这意味着,期货公司客户保证金若达到100亿元的规模,期货公司必须将注册资本金充实到7.2亿元以上。但目前国内最大的期货公司资本金也仅仅6亿元,其最高能够覆盖客户保证金额度也不过72亿元。同时,现有的客户保证金额度被原有的商品期货占用了大部分额度,可用保证金余额平均不到10亿元。以现有机构投资人规模看,无论是社保、基金还是保险,其持有的现货市场证券的头寸规模都比较大,若对这部分现货进行套期保值,其保值规模是当前期货公司难以承受的。这意味着,由于期货公司资本金不足导致大部分机构投资人被挡在门外。这是导致机构投资人相对缺失的一个主要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股指期货市场目前成为一个以散户为主、以投机套利为主的市场。因此,如何做实股指期货市场的套保功能需要培育机构投资人,需要有能够和大型机构投资人相配套的期货公司。 应明确套保功能战略定位 在股指期货市场火爆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市场中存在的短线交易过度活跃、投资者结构失衡、期货公司抗风险能力较低等现实问题。因此,应当居安思危,把各种困难考虑充分,滤清上述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明确股指期货市场的定位,以及如何围绕定位来发展这个市场。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首先应明确的是,当前的战略定位应是充分发挥对于现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进一步落实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套保关系。明确套期保值功能的定位,就意味着短期内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不是像韩国那样可以全民炒股指期货的大众市场,而首先是一个小众市场,首先是为投资人进行套期保值的市场。这个市场是为现货市场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而不是左右大盘操纵现货的市场。 现货市场中的主要参与套期保值的群体是机构投资人,因此近期应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机构投资人进场,逐步把成交持仓比降下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未来应在政策上贯彻做实套保功能,这样才能实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真正对接,使得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能够得到有效规避。 培育机构投资者是关键 从有利于股指期货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看,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优化投资人结构,加大培育机构投资人的力度,尽快解决当前的几个瓶颈问题。 首先应做大做强期货公司,尽快培育几个注册资本在10亿级以上的期货公司,这样才能与现货市场的机构投资人规模相匹配。同时,在当期期货公司规模相对较小的背景下,也可以在制度上做出一定的创新,在风险严格控制的前提下可以探讨大型机构投资人直接在交易所进行结算。我们可以尝试打破国际惯例,根据国情在特殊时期为这些大机构开通绿色通道。 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应逐步发展一定量的对冲基金,在基金盈利策略中明确就是在两个市场中进行对冲来实现持续稳定的获利,基金在募集时就明确股指期货套保的规模和比例。 在上述对策下,我们应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和西方特色,搞出一个所谓股指期货的“中国模式”来。如果世界上出现一个最能发挥套保功能的股指期货市场,那就应该在中国。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