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投资机构专家

刘瑶:“增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8-12-19 14:23:28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刘瑶

 

  因水稻种植传统悠久、自然条件优越,享有“国际水稻研究所”之誉的菲律宾,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稻米仍足以自给并且出口。当时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给菲律宾的条件之一,就是要限缩粮食局的功能,使菲律宾的粮食市场更加去管制化与自由化,粮食局的功能被重新定位为“促进”市场力量的运作。原本粮食局依法要收购本国生产粮食的至少12%,但1977—1983年间仅收购了7.59%,1984—2000年间减少至3.63%,2001—2006年再减少至0.5%。粮食局目前仅流通全国所需稻米的6%,且许多还是粮食局进口买来的,对于粮食市场的干预、调节能力十分有限,反倒促进了菲律宾对进口粮食的依赖,使菲律宾所需粮食的10%都依赖进口。1995年加入WTO之后,情况进一步恶化。依据WTO的农业协定(AOA),菲律宾被迫增加稻米进口,不论本国稻米生产是否足以自给。结果,稻米进口从1994年的0变为1995年的25万公吨,美国的绿色能源政策终于将菲律宾推到粮食绞架面前,2007年大米进口增至170万公吨。2008年3月27日,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在一天内从每吨580美元涨到了每吨760美元。而去年年底时,泰国大米的售价是每吨360美元。此次菲律宾稻米的惨痛教训,为我国粮食安全敲响警钟,加入WTO,则为粮食国际化打开大门,对于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来说,弊大于利。正如前面提到过的,粮食安全是立国之本,刨除自己自足的这一层面,也刨除如美国那样利用大量廉价的粮食出口利润获得经济的飞速增长这一层面,我国是世界少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第三世界粮食短缺,粮食援助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维系政治关系、保护政治利益一致的有效措施。

  中国现在粮食自给仍在95%左右,所以若中国政府能恰当处理的话,美国的手段暂时对中国没影响,但并不保证对今后没影响。之前人大代表就提出5—10年后中国至少缺粮1—2亿吨,现在世界粮食产量仅20亿吨,那么谁给中国14亿人提供1—2亿吨粮食?

  也许有人会质疑,“国储”会不会由积极的意义转变为垄断。这就要站在新的角度审视粮食在生活中的位置。如果食物像汽车、CD、电影一样,是有弹性的消费品,按照经济规律,将其全面开放和市场化,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是唯一能够联系人和物以及价值的品种,它由人种植后成为商品,具有相应的价值,最后再被人以各种形势消费,包括口粮、蛋白、化工用品等等。所以,把食物提高到比国防更高的人民主权和国家主权地位,一点都不过分。

  上半年商务部政研室曾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未来10年内世界谷物价格将至少上涨10%—20%,整体价格仍有较大上涨空间。国际能源价格高企,正通过直接拉升粮食生产成本、加剧粮食能源化趋势以及大幅增加运输成本等三个渠道,对粮价上涨推波助澜。全球粮食库存已降到近25年来的最低点,将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商务部专家称,未来粮食“紧平衡”将成为一个常态,中长期看中国将成为粮食净进口国。所谓“紧平衡”是指国家粮食实际上是刚刚满足基本需要。处于“紧平衡”状态下,一旦供需发生较小变化,价格就会发生比较大的波动,保护粮食生产,保证安全的储备体系,在全球闹粮荒的时期,可以避免因进出口而受到来自国际的影响。另外适度保持“紧平衡”的和平年代,也有利于市场价格稳定运行,防止粮食价格过分上涨或下跌。综上所述,“增储”不仅在当前有着非凡意义,而且今后也必将成为助推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针对今年玉米市场出现的供应过剩的形势,“增储”一方面能够提振国内玉米行情,另一方面,考虑到今年气候异常,明年能否继续创造6年连续丰产奇迹,会不会出现减产甚至绝产的情况还不确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表示“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对“增储“必要性及必然性最生动的诠释。

Total: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