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行情非常有意思,市场似乎正努力从2008年年尾的低迷中摆脱出来,但又有着未知方向的迷茫。我们看到震荡在加剧,部分品种甚至涨停之后便见跌停。对于近期的行情,以及国内经济的走向,笔者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市场情绪或者说多数交易者的心理,才是当前影响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 当然从根本上来讲,市场走势是根本经济力量运作的结果,根本经济力量包括市场的力量,也包括政府的政策效力。但是价格走势具体的表现时间以及表现方式,则与多数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元旦后反弹走势发生的背景,一是2008年11月中下旬开始,各品种已经从之前的大幅下跌走势进入到低位振荡,继续下行的力量在这个阶段明显减弱;二是元旦假期外盘反弹。显然,从宏观经济状况来看,经济危机的影响并未退去。但是跌无可跌的心理却限制了继续打压的力量,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价值是一种主观的衡量。 这意味着纯粹的基本面分析将会给我们误导,借用索罗斯的话来说,“经济历史是由一幕幕的插曲构成,它们都是奠基于谬误与谎言,而不是真理。这代表赚大钱的途径。我们仅需要辨识前提为错误的趋势,顺势操作,并在它被拆穿以前及时脱身。” 二、农产品强,工业品弱的局面仍会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并且这一格局在中国会更加明显。 自跌势停顿以来,农产品便是本轮反弹的领头羊,不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均是如此。当然农产品较工业品强的特点与各自的消费特点相关。农产品涉及基本生活资料,其需求相对是刚性的,但是也与社会结构有关。分布在社会两极的穷人和富人,对生活资料的要求都极少与生活资料本身的价格有关。生活资料的价格低一点对于穷人来讲可能仅是可以节省更多的钱用于医疗、教育而不是增加消费;生活资料的价格高一点对于富人来讲可能仅是花在奢侈品上的支出少一点而不是减少消费。只有医疗、教育有保障的中间阶层,会在生活资料的需求上随价格而有所调整,但是中国社会是两极结构,中间阶层的数量很少。因此,其需求的刚性也就更强。这是其一。另外一点,也就是目前推升价格最明显的因素:中国政府针对农产品的收储政策。中国目前对农业的扶持模式主要靠收储而不是补贴,补贴的效果是减少成本,收储的效果则是抬高价格。 对于工业品而言,其危机就是这次经济危机对中国企业最大的影响所在。我们注意到,2000年以来,中国在各行业的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以及针对出口部门的投资,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广泛讨论的“中国经济增长靠投资、出口而不是内需推动”。由于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到来时,中国最大的问题是需求突然间消失,我们的产品、产能大量过剩。在国内期货市场所涉及到的铜、铝、锌等相关产业上均是如此。而需求的再次恢复目前并没有任何迹象。甚至有分析指出,危机发生之前所存在的大量需求,是由于美国放松货币和信贷政策所引起的虚拟需求。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需求的泡沫破灭之后,中国产业的调整将是痛苦而漫长的。即便国家收储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如果短期内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很可能意味着再一次的需求泡沫出现。 三、经济危机使得全球贸易量有所下降,但不会切断全球化的趋势,因此,在旧有的金融体系之下,存在再一次由不合适的货币与信贷政策引发危机的可能。 信用货币已经广泛被用来衡量商品价格,并且全球经济的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前,不管争论如何激烈,再回到金本位制度的可能性已经很小。那么,计价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必然对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在9·11之后,长达2年的低利率便是其国内资本流动性泛滥的根源,并通过贸易关系,输出到其他国家。一个重要经济大国的货币金融政策对世界的影响在以后恐怕还会增加,并且在目前的体系下,针对某国政府货币政策的监管是无法实现的。我们现在所能要求的监管最多仅仅是针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因此,信用泛滥引发全球经济紊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这意味着大涨大跌的行情仍有可能重演,当然,具体表现还将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四、中国政府2008年下半年最重要的政策可能是土地流转改革。 笔者以为,就中国企业来讲,受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是我们的工业。而就中国社会来讲,最严重的问题是由此而产生的就业问题。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需求缺失所引起的过剩上,产品的过剩,产能的过剩,以及劳动力的过剩。而劳动力的过剩可能是最危险的。中国的社会保障之薄弱,以至于大部分人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必须依赖于工资收入。而中西部地区的劳工大部分流向沿海一带,由打工所得来支付医疗、教育费用。沿海工厂的大量倒闭有可能使得这一维系稳定的链条断裂。而新一轮的土地改革,事实上给了失业者另一条出路。土地改革的显著效果之一是宅基地可以作为抵押而获得贷款,这解决了村办企业无法从银行融资的问题。 除此之外,土地流转改革也有可能对中国的农业、房地产行业,以及中国的社会结构产生影响,但为时可能漫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