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减弱 尽管2008年10月份以来进出口额均在减少,但是由于进口萎缩远大于出口,因此贸易顺差当期反而出现了大幅上升,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继续上扬。据央行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截止2008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距2万亿美元大关咫只之遥。一方面,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又开始加大,另一方面,美元前期的升值只是受资本回流推动的结果,其长期必定是以贬值为主。在这两方面的压力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经过2008年下半年的震荡态势后,市场对其单边升值的预期又起,有报告称人民币2009年将升值5%-10%。我们认为尽管在2009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继续存在,但是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人民币不可能继续单边大幅升值:1.汇率走高不支持中国救助外贸行业,在中国的经济转型完成之前,汇率因素始终是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中之重;2.2005年7月开始的升值已持续3年多,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17%以上,从周期上来说需要一个休整;3.资金流出中国的迹象明显,说明这部分国际游资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在减弱;4.有升有贬才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体现。因此,我们认为2009年人民币的汇率走向可能是,上半年小幅贬值,下半年小幅升值,全年表现以震荡为主,突破6.5的可能性较小,这既是支撑出口的需要,也是综合考虑中国与美国经济恢复程度之后的结论。 信贷资金流向趋于集中 从2008年11月份国家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来,中国正式进入了财政和货币双宽松的时期,罕见的双松宏观政策意味着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异常艰巨。对于我国而言,从理论上讲输入性的危机恢复起来应该要更容易一些,但不幸的是由于我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反而倒使得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复杂,这也正是国家采取双松政策的主要原因。货币政策方面,除了央行大幅度降低利率和调整准备金率之外,暂停央票发行以及大尺度放松信贷也是主要手段。从央行公布的2008年12月份信贷发放情况来看,各项人民币贷款增加7718亿元,同比多增了7233亿元。而从货币各项统计余额来看,12月末M0、M1、M2余额的环比增速分别由9.04%、6.63%、14.73%增长至17.43%、12.90%、17.82%,其中以M1增速最快,也印证了企业在12月份从金融机构所获得信贷资金大量增加。企业信贷爆发式的增长对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安排设备技术更新改造、消化企业和社会库存等方面肯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另外几个问题,一是由于这种爆发式信贷发放具有一定政策性,也就是说金融机构被要求必须要在当月内完成定额贷款的发放,这必然与金融机构的风险厌恶性相冲突,因此信贷资金流向大项目、大企业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强;二是资金的信贷渠道仍然没有得到改善,表现为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仍然没有更多和更灵活的渠道得到满足。我们相信,这种资金流向集中化的爆发式信贷扩张在2009年的上半年仍将继续,预计到今年7、8月份左右,由于PPI的恢复式上涨出现才会使得新增信贷规模增速减缓。很明显,这种情况将会对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如此多的资金集中于钢材、水泥等少数几种大宗工业品市场上,必然会引起这些商品的价格上扬,进而导致整个商品市场的隐性通胀压力增加。我们认为,当前放松货币政策是正确的,但是应该密切注意到资金推动下的通缩与通胀之间间隔周期的缩短,应该对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流向进行监控,鼓励消费性信贷和补充流动资金类信贷,限制投资类、特别是部分大项目上的超比例放贷,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参与。另外,对于困扰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的担保瓶颈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借鉴美国当前所采取的定量宽松政策,设立专项担保基金由国家对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此外,逆经济周期推行适度金融创新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也是必要的。我国国情与美国有很大不同,同样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需要去杠杆化,而我国则需要通过推行适度金融创新来提高杠杆率,逆周期调控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保障。金融创新的最大优点是能够迅速恢复流动性。我国当前在增加流动性方面所采取的渠道基本上只有金融机构放款,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的惜贷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在当前特定时期下,这一渠道的有效性实际上有很待观察。我们认为我国应该积极鼓励引导适度的金融创新(此处适度主要指的是创新深度及杠杆倍数),依靠创新的金融工具来迅速恢复流动性。好处有两点:一是能够降低企业的借贷成本;二是能够减少新增流动性对未来通胀的压力。同时需要引起关注的是由于目前人民币相对较为封闭,因此其风险并不能如美元一样能够迅速转嫁出去,所以将金融创新的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是首要目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