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内大型有色金属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整个行业的33%,但到了2007年这一比例降至28.27%,是四年来的最低水平。行业集中度偏低直接导致国内没有国际性的大型企业集团,整个行业在国际上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众多中小型企业在行业面临困境时没有足够的实力去稳定市场。而这波暴跌行情,为大型企业通过并购提高行业集中度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并购贷款政策的推出则恰到好处。2009年1月20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中信集团战略投资白银集团项目并购贷款有关合同,并发放贷款16.315亿元,完成了国内首笔并购贷款。 推行扩张财政,转移过剩产能 2008年10月份,整个铜行业下游订单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高的达到30%—40%,低的大约在10%。由于10月份期铜暴跌45%,而客户支付的定金一般不超过30%,下跌幅度超过了定金,也使得客户的违约增多,加剧了企业回收账款的难度,企业库存积压严重。在有色金属行业中,铝行业是积压存货最多的。其中,中国铝业2008年三季度末的存货由年初134.74亿元猛增至226.62亿元,增加了91.88亿元(占行业增加数的66.53%),增幅达到68.19%。 面对短期急剧增加的库存,政府所采取的做法就是降低关税或提高出口退税来转移国内过剩产能。但是从所公布的产品目录中我们发现,此次政策调整对市场影响有限。以铜为例,2008年10月22日宣布的出口退税率将提高的商品中与铜相关的产品只有覆铜板(有衬背的精炼铜制印刷电路用覆铜板),退税率由原来的5%上升到11%。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铜材产量为678.5万吨,进口量105.4万吨,出口量49.3万吨,表观消费量734.5万吨,出口量仅占表观消费量的6.7%。印刷电路用覆铜板主要原料为铜箔,占铜箔消费量85%—90%。2007年国内铜箔产量为15.3万吨,仅占铜材产量的2.2%左右,这样看,覆铜板需求占铜材消费比重很小,而出口覆铜板则更小。虽然出口退税比例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对覆铜板出口有刺激作用,但因覆铜板领域占铜消费量比重偏低,加上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电子产品对覆铜板需求量依然受到影响。 另外,精炼铜恢复出口免税政策意味着相关企业可以免除17%的增值税和10%的出口关税,但是国内铜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精炼铜需求较大但铜企普遍缺乏上游铜矿资源,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铜精矿和废杂铜维持生产,在与铜矿巨头们的TC/RC谈判中几乎没有话语权,在铜精炼矿供应充足时TC/RC能够获得一定的提高,但是在铜精炼矿短缺时TC/RC将跌至谷底,同时国内企业在铜精炼矿综合回收利用方面能力不足也是事实,铜冶炼回收率低、不计价的金属和硫等的回收也不够,因此TC/RC即使在提高一定幅度的情况下,国内铜企也很难获得很好的业绩,价格牛市时也不能充分受益;TC/RC低位时,铜企基本不能靠冶炼铜赚钱反而可能陷入亏损。 财政政策的调整莫过于增值税改革的全面推行,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由13%上调为17%将使得资源自给率低的中小企业生存压力更大。为什么政府在行业低迷期还要增加矿产增值税来提升冶炼业的生产成本?原因就是,行业低迷时期,正是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的大好时机,由于有色金属行业的退出机制不健全,才导致了地方政府前期大力发展本地的有色金属产业,导致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低,而这次行业危机则是非常好的机会,期价跌至企业成本线以下,将会使大量的落后产能企业出局。通过此举,有色金属冶炼业必须通过科技升级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才能摊平矿产增值税的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另外,此举还能缓解国内矿产资源的日益衰竭,引导企业更多地去海外寻矿。那么,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和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这两项新政,正是对于有色金属产业的技术升级及改造的税收支持,大大降低了企业技术改造的成本。 政府货币政策的转向将使得有色金属产业的资金链得以保障,扩张的财政政策一定程度上能转移国内的过剩产能,但是当务之急,挽救有色金属产业还得依靠提振产业链下游需求。 出台振兴规划,创造产业需求 有色金属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房地产、电力、交通、家电等行业,而政府的一系列振兴规划均惠及这些下游行业。 能最快从政府巨额救市资金中受惠的就是电力行业,中央政府的4万亿救市计划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在4万亿救市计划公布的第5天,首批总额27.3亿元的中央投资项目就落户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公司当天紧急行动,同多家电力设备提供商签订了71.1亿元的设备采购合同。未来两年内,该公司还计划推动总额1.16万亿元的电网建设投资。按照国网公司原有规划,明后两年其电网投资计划为5500亿元,但按照国务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的要求,国网公司将今后两年的投资规模成倍扩大。因此,电力行业较大的刚性需求将拉动国内铜铝用量大户电缆行业的稳步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