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楼市交易的萎靡,上到中央政府下到地方政府,都全力拯救,但开发商不见得领情。特别是在近几年上市的楼盘,如果开发商降价,那么高价购买期房的购房者会有心理落差,务必会因为房子的质量问题(中国大部分的新房都会存在质量问题,只是在房价上涨期因为购房者获得了投资回报而被掩盖)在楼盘销售现场与开放商争执,而开放商声誉的大幅降低则会不利于其下一步的新房销售。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开放商囤积楼盘来操纵市场价格。目前各地楼价并没有回归到合理价位。价格无法回归,购房者会继续持观望态度,成交量无法回暖,新房开工率将继续下跌,购买新房数量减少,进而导致因购买新房而新增家电的数量也减少,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得不到有效释放。 美国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困境重重,2008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车亏损总计155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全世界企业季度亏损纪录;过去两年,福特亏损153亿美元;克莱斯勒同样持续亏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在新年伊始就率先推出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其中涉及排量减免购置税,鼓励新能源汽车,扶持汽车金融等政策。不过本次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出,远低于预期。比如,对汽车购置税的下调幅度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并且对汽车贷款也没有出台具体优惠政策。另外,市场呼声较高的“车贷利率打折”亦未出台具体政策。此前,市场预期汽车贷款利率将从目前的超过10%下调至6%,从而推动中国的贷款购车潮。政府此次采取的是调整产业结构和稳定产量增长的政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依靠发展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引导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倡导节能型汽车发展;而稳定产量增长则是通过阶段性减免汽车购置税来实现。政府采用的政策手段更多地是通过产业政策加以引导,而非通过猛药刺激将车市内需强行拉起。目前国内车市并不是没有需求,主要是消费者信心不足。国家率先出台汽车振兴规划,有利于鼓舞消费者信心,缓解当前国内车市弥漫的悲观情绪。汽车消费是刚性需求,一旦消费者恢复信心,特别是开发出农村市场,汽车消费就会得到提升,这将直接提振下游的有色金属需求。 目前,最值得期待的就是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据媒体披露此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只等最后的批复。不过从当前的产业情况来分析,重点可能集中在收储、电价调整、产业整合上。 去年,云南政府已在全国率先开始收储,100万吨收储占全国全年金属产量的比重较大,实现收储比较困难,而且收储所需资金量较大,云南省政府财政收入恐难支撑。而且收储的方式是企业将产品质押给银行,金融机构给承储企业贷款,承储企业按时还本付息。对于收储期间发生的利息、仓储费,由动销增值及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给予适当补贴。云南铜业是云南省少有的大型企业,且一直是银行的优质客户,获得资金贷款不成问题,而且企业收储也要冒着价格继续下跌的风险,可以说从企业运营这个角度云南铜业不见得会百分百投入收储。因此,此次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中央政府能拿出多少资金进行收储还需要拭目以待。不过可以想象的是,在今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国家收储的资金力度会大打折扣,况且,收储行为本身只能缓解企业的现金流状况,无法改变根本的供需关系。 直供电政策在去年已经“破冰”,内蒙、云南等省份也已开始对当地有色企业实行电价优惠,此次振兴规划是否从电价上对有色企业进行优惠还不得而知,不过从国家鼓励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政策上分析,全国很难实现大面积的降低有色企业电价。首先是大面积推广就会使那些中小企业降低成本从而加大产量,而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存在高污染高耗能状况,这样就背离了国家产业政策初衷。其次是大面积降低电价,会使本已亏损严重的电力行业雪上加霜。最后,如果降低电价是采取中央政府补贴的形式,那么就回到了收储遇到的同样的财政赤字问题。因此,中央政府应该会采取“有保有压”的方针,只会对排污减废做得较好的大型企业采取优惠电价。 电价的区别对待将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重组。不过,有色金属产业重组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则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有权的重新分配。重组的目标是打造出大型跨国企业,而这些企业无论是从资金实力,还是政策支持来分析,肯定是来自大型央企,地方政府是否愿意将占据地方财政半壁江山的有色企业拱手让出?这几年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始终无法大幅提高,就是因为地方政府在企业重组后的归属上与中央政府有分歧。现在可行的一个模式就是中央企业收购地方企业只获得控股权,企业税收依然属于地方政府,这种模式早在前几年已经在湖南和甘肃等省份开始试点,但在全国推广实行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纵观政府的救市政策所起到的效果,一方面在国内外大的经济困境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转移过剩产能和引导产业重组方面所起到的效果有限;另一方面,电力产业和汽车产业因政策扶持将比房地产更早走出困境,成为拉动有色金属需求的双引擎。在这样的双重作用下,有色金属产业的前景短期内还难以明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