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衍生品市场经历了约20年时间的摸索、努力,迅速走过了成熟市场100多年的路程,法律制度、运行机制与监管体系等从无到有,初具规模,成绩世界有目共睹。2009年交易额达130万亿,借助新上市的股指期货,今年注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其中,场内市场的各种商品期货交易活跃,一些品种如铜、铝、锌、白糖、大豆、玉米、天胶、豆油、棕榈油等的交易量已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已有全球市场的定价主导权或影响力;股指期货正式上马。场外市场的发展也令人瞩目,外汇、利率等的互换、远期产品先后推出,负责银行间市场清算的上海清算所去年宣告成立。 但整体而言,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尚属初期成长阶段,与国外先进市场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若干不足之处 市场定位存在偏差 多年来,国内把衍生品(期货)市场狭义地定义为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而对其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成分,能为金融体系内各基础资产市场的所有市场参与者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市场发展的广度、深度、高度及速度受到限制。 产品稀少 境外仅美国CME集团就有超过5000种产品(含不活跃产品),场外产品则数以万计,而国内总共只有20余种期货品种,加上少量权证品种,场外市场的规模只相当于全球市场的万分之几。 由于品种少,覆盖面窄(尤其是占世界市场主流的金融衍生品),加上其它投资渠道不畅,大量资金集中在少数产品上(部分产品的世界排名与此有关),常导致炒风盛行,市场矛盾显露,并给境外机构可乘之机(如大西洋证券迷你股指期货)。同时,刺激各种不规范的准期货商品交易市场此起彼伏,屡禁不止,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跨境交易渠道不畅 境外期货交易已关闸多年,除少量企业与机构拥有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或试点代理境外期货交易外,大量企业与个人以各种形式,迂回曲折,实际参与境外交易,涉及资金估计每年在1000亿人民币以上。由于通过灰色渠道,风险难以控制,投资者即使遭受重大损失,其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同时,境外资金尚无法投资国内市场。 缺乏国际竞争力 由于市场相对封闭,高端人才缺乏,导致中后台建设滞后,技术与风险管理水平粗糙,交易成本高,国际竞争力不强。 市场交易时间过短,难以适应国际化以及有效风险管理的需求。 相关法律滞后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法律法规,如《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市场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快立法制规的步伐。 分业监管模式弊端显见 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明显存在弊端,尤其在金融创新与衍生品业务领域,由于专业性强,跨行业,协调不易,权责往往难以分明。例如,国央企参与境外衍生品活动、利率/外汇/证券化衍生品的发展、准期货市场、商业银行创新业务拓展等,都因涉及多部门权益与缺乏高端人才而导致监管真空,或进展缓慢。 挑战与机遇 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 ●对改革深化、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与积累的大量市场与系统性风险,行政手段与措施将愈发难以奏效,需要更多地通过市场化机制来有效化解与转移; ●金融市场体系需要通过衍生品市场来完善、优化; ●机构、企业与个人对风险对冲与管理方面有巨大需求; ●中国必须在参与全球资源竞争中夺取大宗商品、战略物资的定价权; ●投资者对利用衍生品拓宽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收益等有强烈需求。 金融危机,意味着危中有机,一次对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化重新审视认识的机会,一次后发而动脱颖而出的机会。“反者,道之动”,《道德经》里的这句话指的就是万事万物终究会变化的规律。 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在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与衍生品市场快速提升,从经济大国走向金融大国的关键时期。 中国金融市场的政策制定者,应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抓住本次百年不遇的对世界金融市场的核心领域、金融创新的功过是非以及各种市场机制近距离观察、分析与研究的绝好机遇,对各类金融工具去糟留精,为我所用。同时,根据国情确立一条有前瞻性的中国衍生品发展之路,以有效化解与转移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市场风险与系统风险,充分准备与从容应对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把国家的金融竞争力大大提升一步。 市场定位、发展思维与战略 1.市场定位 衍生品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资本、货币、外汇、黄金、商品、房地产等各基础产品市场相辅相成,与现货市场的风险管理、资源配置优化以及投资需求相适应,为经济转型与持续发展服务,促进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全面、平衡、有序发展。 2.发展思维 人类的经济与金融活动是广泛的、多元的、变化的,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必然是多维的、动态的、创新的,因此,应以前瞻的眼光看待复杂的金融工具,以包容的心态去推动场内外市场与创新产品,以科学的态度学习掌握自己原来不懂的东西,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建设一个先进而能为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服务的衍生品市场。 衍生品有自己的特定规律与风险特征,决不能以现货的思维与手段去对待。中国权证创设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脱离国情,以现货的思维去处理衍生品交易,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最终捅出大娄子。 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由政府主导与推动的。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政府的监管与调控应不断提高科学性与艺术性,逐步减少行政干预,更多通过立法、问责等形式,利用市场机制与科技手段解决问题。 一个强大而运行平稳的中国衍生品市场应有利于: ●以市场化机制有效化解与转移经济与金融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市场与系统性风险,增强国家的金融风险管理与驾驭能力; ●吸取金融危机以及其它衍生品事件的教训,提高风险监控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造就新兴的金融服务业,创造大量金融服务人员就业机会,增加稳定的财政收入,为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增强金融与商品资源竞争力、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以及国际金融分工体系中的话语权; ●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优化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效果; ●参与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有效保护国家金融数据安全; ●提高国家的金融创新能力,打造与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其它金融中心; ●提升企业、机构的风险规避驾驭能力与全球资源配置优化能力; ●丰富金融产品与服务,规范市场秩序,拓宽投资渠道,满足市场投资需求,释放国际热钱与民间资金的投资压力; ●吸引和利用海内外华人留学生中的高端金融人才,培养大量本土高、中端金融人才; ●国民综合素质、金融知识与风险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3.发展战略 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建设与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并能满足经济发展、风险管理与投资需求的大国衍生品市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以衍生品为契机的金融创新之路,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国家金融竞争与风险驾驭能力,早日成为世界金融大国强国作出贡献。 未来实践 1. 重点优先发展场内市场 毫无疑问,场内市场简单透明,久经考验,应重点优先发展。 ●现有期货交易所 努力打造具有统一技术接口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一流交易平台、风险管理平台以及领先的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的交易所。 允许交易所在符合国家金融发展规划与确保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机制下发展产品与提供服务。 ●产品创新与升级 加快产品开发的数量与质量是解决市场供求失衡以及发挥市场功能的最好办法。 在进一步丰富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品种的同时,适时推出迷你、复合、指数类产品;尽早推出期权,以进一步降低套保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丰富交易策略。 取消以创设为动力而先天不足的权证交易,在条件成熟时推出股票期权。 研究与国外合作联合推出以人民币结算的境外产品。 ●国际化 加强与境外交易所在技术、产品与服务领域的合作,吸收有信誉的境外金融机构,如期权造市商,参与部分产品的运行。 在风险可控(通过资金量、手数、持仓量等)的前提下利用QFII制度与综合帐户模式逐步开放境外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对境内衍生品市场的投资。 衍生品市场的本质是国际化的,在这样的市场里,客户就是上帝,时间就是金钱。 美国的金融市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为了保证投资者对全球重大事件及时作出反应,不允许连续放假超过三天。所以,金融市场是美国放假最少的行业,除了每周正常的周末外,没有一个连续两天的假期;而在中国,金融市场则是放假最多的行业(除了学校)。 实际上,延长交易时间以强化竞争力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目前亚洲各市场包括香港、新加坡、东京、泰国等均已表示要取消午饭休市,增设夜市或提前开市,延长交易时间,减少放假时间,开设24小时电子盘交易等,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机会。 无疑,中国的衍生品市场要真正走向国际化,成为一个对投资者负责并对全球有影响的市场,这一条迟早必须改变,而且早改比晚改好。 ●股指期货 博不如精,专不如透,应集中力量把第一个金融期货产品做好做细,同时,争取尽早推出迷你与期权产品,使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目前国内把股指期货定位为“小众市场”,如果仅从稳妥起步来说,尚可理解,但作为长期定位,恐怕不太妥当。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不同的地方:其基础产品为涉及面广的股票指数,与普通投资者关系密切,而且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股票市场的参与者目前以散户为主。人为地抬高门槛,拒大量的中小投资者于门外,不仅有悖于“三公”市场原则,而且也不符合衍生品市场为基础市场提供避险和价格发现服务的定位原则。 因此,应吸取权证交易的教训,把握与平衡适当性制度的利弊与尺度,在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与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的基础上,有序推出适合大众投资者的迷你和约,确保中外、大小机构与中小股民都有公平参与其衍生产品交易对冲风险的权利,以降低日后因权利性纠纷引发的政治性风险。 ●新增衍生品交易所 中国4家期货交易所的格局目前尚可,但为适应未来的发展,有可能需要再增加1-2家。 衍生品交易风险高,专业性强,应该坚持由专业的衍生品交易机构提供专业服务的原则,以减少由于不规范交易引发的各种风险与矛盾。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