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球期货和期权行业而言,2008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在经历了数年的飞速发展后,2008年,全球的期货和期权交易量继续保持增长,但是仅同比上升13.7%,高速增长的势头迎来拐点。同时,信用危机严重损害了核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一些主要的市场参与者,有些甚至曾经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现在已经消失;同时,市场参与者面临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剧,市场状况令人担忧。特别是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后,市场波动加剧,流动性随之降低,期货和期权市场上一些全球交易规模最大和最富盛名的交易品种的交易量也产生了毋庸置疑的下跌。 尽管市场动荡不安,但期货和期权交易量的总趋势仍然是向上增长的。美国期货业协会(FIA)追踪的遍布全球的69个交易所交易的期货及期权的总交易量同比上涨13.7%。虽然美国处于信用危机的风暴中心,受创最为严重,但是美国交易所2008年期货和期权交易量仍然同比增长14.0%,欧洲和亚洲的交易量增加得更快。 毫无疑问,交易量在多年高速增长后,增速已逐步放缓。2008年全球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同比增长13.7%,远低于2007年30.9%和2006年18.9%的增幅。 更重要的是,相对温和的数据掩盖了不同类别交易品种交易量变化趋势的差异性。以美国为例,美国期货市场的交易量仅仅同比增长了4.4%。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尽管市场波动异常剧烈,美国期权交易所的交易量仍然同比大涨25.1%。 商品衍生产品和股票衍生产品的交易量增速喜人,但是,信用危机重挫了利率衍生产品。就全球而言,利率衍生产品交易量同比下跌14.4%,这是利率衍生产品的交易量多年来第一次下降。 长期利率期货品种受创最为严重。10年期美国中期国债期货(10-year Treasury futures)交易量同比下跌26.5%;Euro-Bund期货(Euro-Bund futures)交易量同比下跌23.8%;日本政府债券期货(JGB Futures)同比下跌21.5%。短期利率期货品种的交易量有涨有跌,Euribor期货(Euribor futures)交易量略有上升,欧洲美元期货(Eurodollar futures)交易量略有下降,而欧洲日元期货(Euroyen futures)交易量剧减42.6%。 全球范围利率衍生产品总交易量的下降,很大一部分归因于墨西哥银行间利率(TIIE)期货交易量的大幅下跌。2007年交易量世界排名第七的TIIE期货的交易量在2008年大跌73.8%,只成交了5790万份合约。但是,我们认为,TIIE期货交易量的暴跌,是因为市场参与者更加倾向于持有标的资产规模较大的合约,而不是全球金融动荡造成的。 2007年9月,墨西哥衍生产品交易所(Mexder)推出10年期互换期货(10-year swap futures)作为TIEE期货的替代产品,使市场参与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较大规模的利率套期保值。该合约标的资产的规模是TIEE期货的1000倍,2008年的成交量为17.1万份合约。Mexder的官员估计,如果考虑到合约标的资产的规模差异,2008年利率期货的有效交易量和2007年持平。 有趣的是,Mexder的10年期政府债券合约(10-year government bond contract)也在迅猛发展,2008年的交易量飙升154 %,达到300万份合约。Mexder的Cete 91天合约(Cete 91-day contract)的交易量同比上涨45.3%,达到410万份合约。虽然这种规模的交易量,从全球角度来看仍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很高兴能够看到,在传统的发达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外,一个健康的利率衍生产品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Lehman Brothers破产后 在我们过去点评全球交易量趋势的文章里,我们通常以年为基准进行讨论。但是,今年显然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去年9月份雷曼兄弟破产前后,欧美主要期货和期权市场的市场走势截然不同。雷曼兄弟破产后,整个衍生产品市场大幅波动,2008年的最后数月,某些衍生产品品种的流动性大大低于我们的预期。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我们以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为例,在2008年的最后数月,CME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交易量明显大幅下跌,第四季度相对第三季度下降了22%。正常情况下,衍生产品交易量在年底都会下降,但2008年显然是另有原因。 真正可怕的是,在2008年年底,衰退似乎在加剧。欧洲美元期货的交易量在2008年11月和12月同比下降45.9%。10年期美国国债期货交易量同比跌幅更加惊人,高达65%。我们由衷期望这只是周期性衰退而已,但是直到2009年我们才可能确认这一点。 期货行业的运行方式决定我们很难明确区分来自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期货和期权的交易量。每个交易所都有自己的方式跟踪客户信息,并确认他们的身份,但是它们并不一定能够知道谁是最终客户。 对冲基金的衍生产品交易量下降得最快。对冲基金25强2008第四季度的交易量环比下降32%,而交易所整体交易量仅下降22%。众所周知,2008年是对冲基金经历过的最困难的几年之一,许多基金被迫缩减其交易规模,以降低财务杠杆,减少损失,并满足客户的赎回要求。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传统的客户,如养老基金,交易量下降得最少。这些客户交易的目的主要是对冲市场风险,而不是投机获利,所以它们的交易量仅下跌13%。 波动性和流动性 2008年的波动率同比增加大约83%,市场更加动荡。信用危机在9月份降临后,2008年最后4个月的波动率相对于前8个月增加85%左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