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

农产品小牛才露尖尖角 价值洼地凸显投资价值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8-23 09:00:15 来源:和讯财经

和2006年9月相似,近期农产品的上涨也是由于国际小麦减产引起的。2006年9月,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出现严重干旱,导致本国小麦减产50%,出口能力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美国CBOT小麦价格飙升,进而传导到供需面并不紧张的玉米和豆类。加之当时异常宽松的世界性流动性,在工业品牛市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后,农产品牛市启动、爆发,在随后的2007、2008年,走出了历史上上涨幅度最大、速度最快的大牛市。而最近,世界小麦出口第三大国俄罗斯遭受严重干旱,小麦出现大幅度减产,从而使本国小麦出口停滞。而受此影响,CBOT小麦价格急剧飙升,并带动豆类和玉米高走,一波牛市呼之欲出。那么这波上涨会和2006年一样引发一轮农产品超级大牛市吗?或许不会,毕竟金融危机后的市场环境已经大不相同,但是在目前依旧充裕的流动性下,在农产品生产仍不乐观的情况下,这波农产品的价格的上涨尚有空间。

一、流动性过剩是催生农产品牛市的基础
 
  美国金融危机出现后,为挽救金融市场,美国政府向市场注入了万亿以上超量的流动性,同时把利率保持在0—0.25%的历史最低水平。当前美国经济出现逐渐企稳的态势,但是失业率仍保持在10%左右的历史高位,经济依旧没有真正走好,二次衰退的威胁时刻存在,收紧流动性的操作遥遥无期。另根据美国银行提供的数据,未来一年将会有624亿美元美国国债、469亿美元机构债和2300亿美元MBS到期,三者相加总量为3400亿美元。如果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持续一年,那么意味着其至少将购买3400亿美元美国国债,相当于平均每月向金融市场注入300亿美元资金,大量释放流动性。而在我国,同样有流动性过剩的存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出现后,我国政府在2009年公布了4万亿投资计划,并实行2.25%的低利率,2009年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9.59万亿元,增速31.74%,比2008年末高13.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当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达到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8%,增幅比2008年末高9.86个百分点。2010年截至6月末,M2余额达到67.39万亿,增幅仍然高达18.5%。流动性的加剧自然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而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之一,更容易受到资金的关注和炒作,今年以来我国出现大蒜、绿豆、玉米等小品种农产品价格上涨就是流动性过剩的表现之一。
 
  二、农产品价值洼地使其投资价值凸显
 
  金融危机出现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世界经济逐渐好转,工业品需求相好,工业品价格企稳回升,铜等金属价格与金融危机前相差无几,但农产品价格由于生产恢复,自金融危机下跌后一直在相对低位振荡,从而导致其和工业品比价明显偏低。一方面,偏低的农产品价格使得农产品在转化成能源上有价格优势,比如用甘蔗、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另一方面,偏低的农产品价格也使得农产品的投资价值凸显。
 
  三、极端天气频现,农产品生产不容乐观
 
  天气是影响农产品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今年以来,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出现的比较频繁。今年3月,我国西南五省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旱,稻谷、油菜籽的种植和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在而春季,我国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连续的低温天气,造成农产品生长延迟,我国夏粮生产也在连续六年增产后出现下降。在加拿大,5月份出现的罕见大洪水造成该国油菜籽收获面积和单产大幅度。在俄罗斯,出现了130年以来的特大干旱,造成粮食产量降低1500万吨之多,这也成为最近CBOT小麦价格飙升的导火索。
 
  四、农产品需求持续旺盛
 
  和工业品受经济景气状况影响较大不同,农产品的需求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需求量日益增加,呈现明显的刚性趋势。特别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增加趋势比较明显。受耕地面积限制,人们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必须靠进口来满足。我国自1996年后,大豆进口量几乎逐年增加,在今年将突破5000万吨。而玉米上,由于去年国内减产,今年玉米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小麦上,由于我国高品质小麦的缺乏,进口量也比上年有明显上升。我国进口量的增加,使得美国大豆丰产的压力消失。
 
  近期以小麦为首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其实还是引起了市场的一片质疑声音,毕竟目前国际豆类供应依旧充裕,国际小麦总体减产数量不大,期末库存数量依旧在安全水平之上,美国今年玉米产量也创出历史新高,但是,我们应该把农产品放到整体投资市场中考量,从流动性上、从比价上、从需求上考虑,这些方面曾经在2006年至2008年的农产品牛市中发挥过作用的因素可能在今后同样左右农产品市场。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