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美国市场逊于预期的经济数据重燃市场担忧情绪,铜价一改之前强劲上涨的势头,高位剧烈振荡。但笔者认为,现阶段较差的美国经济数据尚不足以引发经济“二次探底”。2009年全球范围内大量信贷所导致的通胀预期是目前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铜价整体处在易涨难跌的态势中。 一、逊色的美国数据不足以引发经济“二次探底” 市场对欧洲主权国家债务危机的担忧逐步缓和。最近,意大利国债拍卖虽然需求欠佳,但随后西班牙、爱尔兰国债的成功拍卖令市场重振信心。 然而,在欧洲问题有所好转的背景下,美国市场上频频发出的逊于预期的经济数据令市场不敢过于乐观。8月1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50万人,远高于预估的47.6万人。作为衡量经济形势重要指标之一的失业人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回落后重归升势,这一状况不得不令市场更加谨慎。但笔者认为,美国市场上阶段性的出现一些逊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并不能视为美国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的证据。 对于目前的状况,美国官方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在最新的美联储决议中,官方除了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历史低点不变,同时表示将购买更多国债以刺激经济增长。虽然美国的CPI依然处于偏低的水平,但基于美元的套利交易已经推升了全球商品市场价格。2009年全球范围内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开始显现其副作用,而这个副作用在新兴国家表现的更为明显。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很难成为现实的背景下,这一副作用便成为影响商品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中国废铜紧张提升全球精铜消费 中国海关规定自2010年6月1日起对废杂金属进口禁止混装,并要求严格的分装。政府的这一政策给中国的废铜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且间接的影响了铜价的运行。这一政策使得中国的废铜贸易商在废铜进口上的利润大幅缩水,废铜进口不再是以往的那种暴利行业。废铜贸易商积极性受挫直接导致了我国废铜市场供应的减少。广东等废铜主要集散地几乎重演去年上半年供给紧张的态势。由于我国精铜生产中有相当比例的原料为废杂铜。废杂铜供给的紧张对精铜生产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7月份的精铜产量39.8万吨,环比下滑5.7%。这一数据侧面反映了废杂铜供给紧张导致精铜产量降低的事实。 而废杂铜行业所独有的一些性质也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铜价。废铜贸易商一般都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且较少参与套期保值。因此,当市场价格低于其进货成本,囤货待估便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废铜价格更为抗跌,最终传导至精铜价格。 中国废铜市场的紧张,直接导致了企业转向精铜采购,这一现象也得到LME、上海、COMEX三大交易库存先后出现下降态势。截至目前,三大交易所总库存为61万吨,较4月22日高峰时的79.6万吨下降23%。中国废铜市场的紧张使得全球精铜的消费量有所增加,从而为铜价带来支撑。 三、行情展望 综合看来,中国因素作为影响铜价的关键因素仍然是今年淡季中铜价不俗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废铜市场的紧张令更多的企业转向精铜消费,使得中国对全球精铜的采购进一步放大,这一点也从库存中得到验证。尽管如此,笔者认为中国废铜市场的紧张只是让铜价在下跌过程中表现抗跌,在铜价上涨过程中更为快速的一个原因。主导铜价方向的依然集中在全球的宏观因素上。有关欧债危机可能引发经济“二次探底”担忧情绪的缓和为淡季中铜价的上涨提供了宏观面上支撑。虽然现阶段的美国市场出现了一些较差的宏观经济数据,但这与经济“二次探底”的关系甚微。全球宏观环境的改善使得铜价整体处于易涨难跌的态势中。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