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俄罗斯小麦减产引爆农产品上涨行情。小麦的涨势通过饲用替代、种植收益等关联向其他农产品扩散,带动豆类、油脂跟随走强。再加上加拿大菜籽减产、欧盟油籽产量下滑,以及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偏低等消息,油脂市场一路冲高。在国内市场中菜籽油表现抢眼,不但冲破 8500元/吨的长期振荡区间上沿,而且一度冲至8900元/吨上方。此后农产品市场天气炒作题材弱化,阶段获利了结压力显现,与此同时,由于市场传言国家将抛售油脂油料储备,菜油领跌油脂,回试8500元/吨关口支撑。当前来看,在关口位置菜油再现反弹动力,振荡重心进一步上移。不过,宏观经济放缓忧虑增加,美豆新作丰收的季节性压力显现,以及国内政策面压力依然较为沉重,因此这波反弹依然存在中止的风险,暂难走出流畅的单边上涨行情。 秋粮供应形势奠定新年度粮食供应基调 本轮农产品整体的走势受益于天气炒作。俄罗斯谷物减产的溢出效应拉动农产品市场上涨,但价格飞涨之后,由于缺乏更多有利题材的后续支持,农产品市场出现一轮获利了结,普现回调。不过,北半球主要产粮国将迎来新粮集中上市期,秋粮供应将奠定下一年度整体的供应基调,其中美豆供应对于油脂整体运行形成指引。 美国机构Pro Farmer中西部年度考察团公布汇总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美豆产量预计为35亿蒲式耳,高于美农业部报告的34.33亿蒲式耳的估值。总体来看,美豆生长状况仍处于较好水准,且生长进度偏快令部分地区的大豆瘁死综合症对单产的影响程度有限。当前美豆已经进入形成最终产量的冲刺阶段,如果没有影响最终单产形成的不利因素,那么后期产量可观可能给油脂市场带来季节性调整压力。 从其他油籽供应来看,加拿大菜籽播种受多雨天气影响播种面积下调产量可能下降,而欧盟地区今年夏季油菜籽收成欠佳,进而可能成为全球最大油菜籽进口地区,这可能令2010/2011年度菜籽供应成为全球油籽供应链条中最大的一块短板,从而对菜籽油价格形成较强的支撑,但同时意味着豆油等供应相对充足品种将扩大替代力度。 而棕榈油下半年的供应也因为天气原因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兴起于去年冬季的厄尔尼诺一度造成马来西亚棕油单产偏低于近几年水平,而当前天气显示,拉尼娜现象逐渐形成。从历史来看,通常厄尔尼诺现象对于棕榈单产的影响偏大,而拉尼娜却有不确定性的影响。拉尼娜现象若严重,则可能会影响产量,但如果较为温和,反而有助抬高产量。此外,当前马来西亚棕油还显现出季节性产量增长的特点,远忧虽在但近虑却无,马来西亚棕榈油近期跟随豆油走势,暂时缺乏“领导”潜质。 总之,下半年天气对秋粮的影响程度,对农产品格局具有更为重要的指引作用。基于这一点,流入农产品市场的资金仍可能驻守,从而暂时限制农产品向下调整的幅度。从CFTC持仓报告来看,基金增持美豆油净多,这意味着后期资金支持仍可能在一定时间继续支持豆油偏强运行。 经济放缓忧虑之下货币供应支持依然显著 近期重要经济数据出台,全球经济放缓忧虑对资本市场形成压制,大宗商品承压。但从中长期来看,各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步伐,延续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了充裕的流动性,资金力量将会限制大宗商品调整幅度,并可能支持大宗商品价格保持在较高的位置。尤其是伯南克再度重申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宗商品受到明显提振,尤其是原油在70美元关口再度反弹,维持在70—90美元/桶之间振荡。在这种外围气氛下,油脂市场底部不断提高,较难深幅下滑。 国内政策调控,既是压力,也是机会 国内菜油一度受到国储菜油出库传言压力的困扰,而对于政策面的调控,我们需要有一个正面的理解。 首先,2008年库存已到出库时点。当前,菜油期现价格均至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位,现货已经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同时这个价位也已高于两年来国储菜油的平均成本,因此轮出时机趋于成熟。 其次,油脂出库的能量和目的需要认清。由于国内天灾不断,国内粮油价格上行,下半年物价调控压力加大,国储可能选择在价格急速上行之时出库。不过,国家调控的目标应该不是让价格大降,而是保持在一个适度稳定的空间内,既要保持农民收入增加,又要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供应稳定增长。最利于市场良性发展的结果是,国储适度操作平抑价格上涨幅度和上行速度,但并不主动彻底改变价格走势。基于以上理由,菜油价格在政策打压下出现大幅回落可能性较小。当然如果措施出台,短期内期货市场的波动可能相对现货更为剧烈一些。 再次,未来国储菜油甚至其他油脂油料出库,调剂市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会有时机的区别。一旦国际市场秋季油籽油脂供应因极端气候出现显著的减少迹象或预期,价格上行压力更为显著,面临较强的输入性压力,国储会有更大余地和能量择机释放库存。 总之,当前来看,油脂面临的政策压力会继续存在,但不必过度恐慌。 从技术上看,菜油期货主力合约已在众油脂中最先突破2008—2009年以来形成的大的振荡区间,并且振荡重心不断上移,近期若能守稳8500关口不失,则可能构筑一个新平台,在8500—9000元/吨之间盘踞一段时间,直至秋粮供应尤其是北半球大豆供应出现更明确的供应信号。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