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品种头条

供求总体平衡 国际粮价近期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9-06 14:53:04 来源:中新网

极端气候及一些粮食主产区限制出口是近期国际粮价快速上涨的诱因,而充斥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性是粮价上涨特别是小麦价格上涨的幕后推手。当前国际粮价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水平,波动幅度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国际市场粮食供求总体平衡,不具备大幅涨价的基础。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需要持续关注。

近期国际市场小麦价格猛烈上涨,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上涨幅度近50%。同时其他几个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在其带动下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稻谷、玉米和大豆的期货价格上涨幅度均超过了10%。与此同时,一些粮食主产国限制粮食出口,引起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极度依赖粮食进口的非洲及拉美国家的担忧,纷纷拉响粮荒即将到来的警报。世界银行近期的报告也指出,33个国家正面临因食品短缺而发生动荡的危险,全球粮食供应再次面临危机。巧合的是,二季度以来,我国粮价也在逐步上行,国际粮价大幅上涨是否会传导到国内并引起国内粮食市场的波动,进而诱发通货膨胀,也引起了众多讨论。

当前国际粮价剧烈变化的原因何在

1. 极端气候及粮食主产区限制出口是近期粮价快速上涨的诱因。

今年6月以来,因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俄罗斯许多地区遭受旱灾,部分地区甚至发生森林大火,农田被毁,致使粮食作物,特别是小麦作物大幅减产。根据俄罗斯联邦农业部估算,俄国内约1/3 的耕地很可能颗粒无收,今年的粮食收成预期从年初的 9000 万吨减少到6000 万吨,同比减少超过30%。

此外,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产粮区也都出现了异常的高温天气,导致粮食普遍减产。德国也因降雨大幅减少和极端干热天气,北部和东部地区粮食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小麦减产尤为显著,降幅可能高达20%。加拿大则由于天气阴湿影响正常播种,小麦产量将减少17%。印度、巴基斯坦由于洪灾导致大量储备小麦浸水腐烂。

为了抑制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为明年建立粮食储备,俄罗斯自8月15日起临时禁止小麦、混合麦、大麦、黑麦和玉米等农产品(000061,股吧)出口。8月17日乌克兰也宣布粮食出口减半,期限为9月1日到今年12月31日,成为继俄罗斯后第二个限制谷物出口的国家。在俄罗斯禁令发布后(8月5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价以每蒲式耳7.8575美元的涨停价报收,创下23个月以来的新高,并带动玉米期价盘中一度触及13个多月以来的高点。

可以说,极端气候导致粮食主产区受灾并减产,同时为了保证国内供应和抑制粮价上涨,俄罗斯、乌克兰限制粮食出口,直接诱发了近期国际粮价大幅上涨。

2. 充斥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性是粮价上涨特别是小麦价格上涨的幕后推手。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互融性及互动性明显增强。由于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趋势不明朗,又一次引发人们对于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担忧,黄金、原油以及金属原材料的炒作风险明显加大,因而在出现了因天灾导致粮食减产、限制出口等炒作题材后,大量流动性涌入粮食期货市场,特别是小麦市场,推动粮价大幅上涨。

实际上由于前两年小麦高产、供应充裕,小麦价格从2009年末就一直处于下行压力之下。而当全球粮食歉收或是粮价飙升时,粮食出口国采取囤积、限制出口,粮食进口国采取囤积、抢购等相对极端的行动,非常容易对市场形成明显的心理暗示,从而为国际市场上的大量流动性和投机资金提供炒作题材。

在这种形势下,嗅觉异常灵敏的许多投机资金趁势蜂拥而入小麦市场,逐渐炒热长期处于价格下行通道的小麦期货,造成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的暴涨。

目前国际粮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

1.目前国际粮价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水平,波动幅度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国际市场主要粮食品种价格自2007年开始出现较快上涨,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达到历史高位,之后快速回落,目前仍在低位运行,远远低于2008年之前的水平。只是近一个多月来,国际市场小麦价格突然大幅上涨,带动其他种类粮食价格的上涨。8月5日芝加哥期货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约 60%,而大豆、玉米和稻谷价格分别比7月初上涨9.9%、10.9%和12.2%,涨幅明显低于小麦价格上涨幅度。

但这一上升趋势并未持续,且在不同品种之间出现分化:小麦价格迅速回调,8月18日比8月5日回落了近20%,同时大豆价格也有所回落;而玉米和稻谷价格仍在小幅上升。即便从波动最为剧烈的小麦价格来看,其上涨幅度也并未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脱离了轨道,失去了控制。从每周价格变化率来看,小麦价格上涨幅度还未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上升的幅度。而且,8月第一周后,由于市场逐渐意识到俄罗斯限制出口只是一个短期的意外因素,没有对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平衡造成根本性的破坏,自第二周后价格已经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这些均从侧面说明这一个月来的国际粮价并不是普遍的大幅上涨,而是投机资金炒作放大了极端气候因素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冲击,只会造成个别粮食品种价格,如小麦价格短暂大幅上升,而不会引起国际粮价普遍、持续和大幅的上涨。

2. 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供求总体平衡,也不具备大幅涨价的基础。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供应国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供应商,其小麦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8%,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1%。按照俄罗斯当前限制小麦出口的政策,小麦出口量削减一半,大概为800-1000万吨,毫无疑问会对严重依赖从俄罗斯进口小麦的国家,如中东和北非造成较大的影响。

但从全世界来看,小麦供需并不会出现如此大的缺口。据美国农业部7月份报告预计,2010/11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61亿吨,需求量为 6.67亿吨,产需缺口约0.06亿吨,库存为1.87亿吨,库存消费比为28%,高于正常水平。这说明,各地的小麦供应充足过剩,很容易填补这一空白。例如,美国当前的库存超过2600万吨,是这个缺口的近3倍,甚至还高于俄罗斯去年小麦的出口总量(2100万吨)。

此外,尽管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对2010年全球小麦产量预测调低了3.8个百分点,至6.51亿吨,但并未对小麦供需平衡表示过度悲观。而且,近两个月美国小麦净出口销售量连续超出市场预期,并预计将有11万吨在2010至2011年度交割的小麦销往未知目的地。

从其他粮食品种来看,美国农业部也预计,今年玉米、大米、大豆均库存充裕,供大于求。2010/11年度全球玉米产量8.32亿吨,需求量 8.31亿吨,库存1.41亿吨;大米产量4.59亿吨,需求量4.52亿吨,库存0.97亿吨;大豆产量2.51亿吨,需求量2.48亿吨,库存 0.68亿吨。因此,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供求总体平衡,不具备大幅涨价的基础。

3.国际市场小麦价格的传导作用有限。

虽然小麦价格上升,会导致面包或谷物等产品价格上涨,特别是在中东,北非等粮食、食品短缺的国家,但全球粮食价格暴涨不大可能。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对食品价格传递效应的最新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上涨1%,面包的国内价格只会上涨0.2%;在一些亚洲国家,这个传导效应大概在0.11%-0.74%;而在非洲,传导效应则较小。

因此,如果仅是小麦价格大幅波动,其他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不出现剧烈上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也不会大幅上涨。

长期来看,国际粮价将持续上升

根据我们的分析,目前国际粮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在短期扰动因素的影响明确后,流动性资金投资炒作的题材也将消弭,国际粮价回归正常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国际粮价将持续上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6月份的报告指出,今后十年小麦和谷物的平均价格将比1997年到2006年期间增加15%到40%,植物油价格增长40%,牛奶价格则平均上涨16%到45%。

1.食品需求结构升级是国际粮价持续上升的根本原因。

目前,世界人口已达60多亿,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与此相应粮食需求量将大增。从2003 年以来,世界经济连续增长,速度达5%上下。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加快,刺激了全球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以及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新的粮食消费增长点,肉、蛋、奶、鱼等动物性蛋白食品消费量迅速增长,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

在过去45年里,世界粮食消耗从每天230万吨增加到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4%左右。需求的扩大构成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升,或者说对其价格上涨必然产生拉动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谷物、油料、肉类和奶类等产品的监测比较,发展中国家消费增长的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收入的提高对动物性蛋白食品的消费量迅速增加,促使间接消费的粮食快速增长。就本质而论,推动国际粮价持续飙涨的主要动力和持久因素是这种食品的需求结构升级。

2.各国采取的农业政策客观上将推升国际粮价。

除天灾等因素导致粮食减产之外,也存在人为的政策因素。长期以来,国际农产品贸易处于不合理的秩序中,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往往处于受损害的地位。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欧美许多发达国家粮食等农产品过剩,这些国家的政府采取大规模土地休耕补贴及其他种类的补贴措施。特别是,出于保护本国农业的目的,迄今发达国家和地区一直实行“逆周期”补贴政策。这种政策,一方面限制了粮食生产的增长,另一方面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成本,使其农产品以低于成本数倍的价格倾销到国际市场上,严重扭曲了国际贸易秩序。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而言,既阻碍其农业生产的发展,又恶化其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条件。这种不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也是加剧国际粮价上涨的客观因素。

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注重发展高增长行业时, 放松了农业和粮食生产,减少了农业投入,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放缓,粮食增产赶不上消费水平的上升。在亚洲,目前农业生产率年均仅增长1%,而在 20年前农业生产率年均增长则为2.5%左右。作为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国的印度,近年来实施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政策,忽视农业发展,导致其农业生产逐年降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世界粮食减产,价格上升。

近两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现象频发,旱灾、热浪和洪水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密集,对世界各国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今年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所遭受的旱灾和火灾就是气候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一趋势加以遏制,世界各国都将受到影响。

近日,来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研究发现,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200多处稻田,每日最低温度不断升高,夜晚越来越热,导致了这些国家的水稻不断减产。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一份报告也指出,由于降雨和干旱的规模高于常年的气候变化,世界一些地区已开始呈现出农业经济的脆弱化迹象。如果没有大量的资金和新技术的注入,发展中国家的小麦产量将下降30%以上,并会引起灾难性的价格暴涨,到本世纪中叶小麦价格可能会上涨 170%~194%,大米价格也将上升121%。

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自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粮价在逐步上行,这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粮食产地受灾等因素引起的,与国际粮价无关。且在国家调控下,我国粮价仍然保持在合理的空间内波动。

根据国家发改委监测,今年上半年,芝加哥市场小麦、玉米期货价格和泰国大米现货FOB价分别为每吨177美元、143美元和496美元,比国内批发价格每吨分别低880元、1060元和660元左右。即便是国际粮价上涨较快的7月,国内小麦、玉米、大豆批发价格也分别比国际市场(美国、巴西现货价)每吨高695元、1005元、813元。

而且,我国小麦、玉米、稻谷产需基本平衡,进口量很小,不足国内各品种产量的1%,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基本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即便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对我国粮价影响也较小。基于此,对于当前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暂时不必急于跟随其推出相关政策来干预国内市场,但要认真跟踪和观察,做好各种准备和预案。

特别需要指出,这次国际粮价波动提醒我们,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两大隐忧。一是国内气候条件极端异常,农业灾害多发频发,粮食生产需要“远虑”。东北四省区粮食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入夏以来吉林、辽宁等地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一定困难。

这一方面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因地制宜,采取适应措施, 根据对未来气候的预测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管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抵御能力,从根本上稳定和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稳妥地应对各种因素引发的国际粮食市场波动。

二是外资粮商在我国粮食市场的布局步伐加快,需要“近忧”。在各地今年早稻收购中,社会企业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根据国家粮食局有关数据显示,江西省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量为4亿斤,占总收购量的41%;湖南省非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19万吨,占总收购量的61%;陕西省非国有企业收购粮食占总收购量的50%。这些数字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粮食市场改革进展明显,非国有力量开始壮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外资粮商正在进入我国粮食加工行业布局。

而这一点很有可能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带来隐患,外资企业占据国内食用油市场半壁江山的教训可能在其他粮食品种重演。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绝不能放松国内粮食安全问题。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