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通常采取组合投资策略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当投资组合中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传统的人工分析将难以满足要求,程序化交易则成为唯一的选择。另外从整个期货市场的角度来看,程序化交易的存在不仅活跃了市场,为交易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使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而且一些基于金融市场、期货市场基本原理的策略的实现使得期货市场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本身应起的作用和功能。比如程序化交易中的套利部分,无论是期现套利还是跨期、跨市套利,都会及时发现相对价差的不合理部分并予以纠正,这就有效避免了价格被哄抬从而误导一般投资者的情况出现,充分体现出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的作用。另外在某些投资策略中,程序化交易强大的计算和机会捕捉功能也使得其成为保障策略实施的唯一选择。比如目前运行平稳的股指期货,它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为证券投资者提供风险规避。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投资组合中往往有数十上百个股票,然而要计算出其一揽子的总风险系数、与股票指数的拟合程度以及应购入的股指合约数额以达到避险目的,这一繁琐复杂的套保过程势必需要通过计算机经过预先设好的程序和算法来完成。再如,对大量使用高杠杆的对冲基金而言,市场上的投资机会稍纵即逝,如果采用传统的手工下单,就可能错失大量的操作良机。由此可见,随着金融期货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壮大,程序化交易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也将愈加明显和重要。 国内程序化交易系统发展现状 和国际上日趋完善的程序化交易系统相比较,国内的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还只是处在一个相对初期的起步阶段。其特征可以由以下几点来概括:一是国内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大部分投资者对程序化交易普遍缺乏认识。二是由于程序化交易在国内普及面不广,与之相关的法规以及监管都不够详尽和明确。三是对于使用程序化交易的投资者,进入衍生品市场的限制较多。四是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程序化软件平台较少,投资者使用较多的是交易开拓者与文华财经,一些投资公司自己开发了专用的软件平台一般都秘不示人。五是市场上缺乏数量化投资产品,整体的投资组合管理研究水平不高。六是金融创新不足,程序化套利和风险对冲缺乏完善的产品链条来进行操作。 虽然国内市场目前仍然以手工交易为主,但部分先知先觉的投资者以及投资机构已经开始使用程序化交易,整个市场的数量化管理观念已经有所改善。不过国内程序化交易系统仍有很多的缺陷:一是软件系统基于客户端设计,大部分程序化交易软件运行速度缓慢,造成下单时滑点较大,公式系统大都类似分析家语言,不能实现复杂的交易策略。二是程序化交易软件缺少风险管理模块,一般均为人工监视交易风险。三是大部分投资者交易思想是按照传统技术指标进行机械交易,策略缺乏严谨性。四是一般投资者均无详尽的大型历史行情数据库,策略无法做到接近真实历史的回测,策略使用起来不确定性大。五是参与群体以资金较小的散户为主,一般很难做到多品种多策略的组合操作,稳定盈利难度大,缺少示范效应,不利于程序化交易的推广。总体而言,国内的程序化交易一般被认为是手工操作的延伸,仅仅是解决下单问题,普通的投资者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进行历史数据的挖掘进而升华自己的交易思想,现有的交易软件也难以满足大资金客户的程序化交易需求。 程序化交易在发达国家市场已经相当普遍,已成为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随着投资者素质的不断提高,程序化交易必然会逐步壮大,进而成为国内的主流交易方式。 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建设 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建设从时间和发展的阶段上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前期的准备工作 程序化交易系统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电脑加上一个可行的策略,它的建立工作远比人们脑海里那种简单的模型搭建要复杂很多。对于前期准备工作而言,就包括了人员配置和硬件配置两个方面的内容。程序化交易系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员的配合。例如首先需要高级软件工程师来完成对交易行情服务器和策略的开发,这样可以保证行情和交易的平台能够为策略的实施提供最大便利,为客户提供最个性化的服务。其次需要金融工程师,可以基于一定的策略思想来进行建模、数据分析以及编写程序。再次还需要系统工程师,对整个交易系统环境提供网络管理和软硬件方面的支持。此外,风险控制的成员也必不可少,需要对交易产品的资金账户、盈亏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就硬件而言,从交易必需的行情服务器、交易服务器,到交易数据库、专门面对测试以及开发的终端,还有必要的网络设备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 2.中期的策略研究 对一个程序化交易系统而言,成熟而稳定的交易策略可以说是整个系统的灵魂所在。为了得到一个成功的交易策略,一般而言要经过以下几道环节: 首先,进行模型的设计。从类型上而言,需要确定是单边投机交易还是套利交易;从时间区段而言,需要确定是日内短线,还是长线趋势;就品种数量而言,要确定是交易一个品种,还是跨品种、跨市交易或者是在期现之间进行交易。而当进入具体模型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参数,比如交易模型面对的投资者类型,尤其是投资者的交易习惯和风险偏好,还有模型进场和出场的点位,模型的使用周期和交易的仓位比例等。一般而言,主要的策略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是久期平均,是指使用久期作为衡量指标来确定某组合投资的合理价格区域,从而通过低买高卖来实现收益。二是组合保险,可以通过对给定价值的底值逐步提升的操作策略,阶段性地稳固已取得的收益,处于下跌市时,对投资组合最小价值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当价格上涨时,该组合也同样可以跟涨盈利。三是指数套利,是指投资者同时交易股指期货合约和相对应的一揽子股票的交易策略,当理论期货价格和实际期货价格间的差额足够大时就可获取套利收益。四是数量化交易,是指基本面分析投资方式的自动化,利用计算机分析各项基本面数据,选择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并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预测组合的未来变化。 其次,当一个策略模型基本成型之后,就需要对这个交易模型进行历史数据的检验。在检验过程中,为了尽量拟合真实情况,交易时的交易成本也需要考虑在内。检验后,需要计算出各种数据指标并进行分析统计。比如整个交易策略盈利情况、交易的胜率、盈亏比、最大的连续盈利次数、最大的连续亏损次数、最大资金回撤比例等等,根据这些指标结果,对模型的设计思路,对一些交易细节的处理以及各个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在模拟测试和调整令人满意后,仍然不能直接投入使用,还需要进行实盘跟踪的检验,以考察模型在实际交易环境下运行效果的稳定性和可行性。有很多问题在进行历史测算的时候可能被忽略,只有在实盘测试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有时甚至历史测算和实盘测试的结果会截然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历史数据的带入和实盘交易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对市场的冲击和盘口的影响就是历史数据检验的时候无法体现的。此外,在历史测算中,所有的开仓或者平仓指令都是按可成交来计算的,而在实盘操作时,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成交,比如下单时突然出现对手盘不足或者大幅的滑价导致交易失败等。 3.后期的针对性产品开发以及客户的维护 在一个交易模型经过了以上几个步骤之后,如果仍然有良好而稳定的收益率、较小的风险和资金回撤,那么这个模型基本上就可以算是成熟了。然而就一个交易系统而言,或者对一个程序化交易团队而言,只依靠一个单一的策略模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都知道,为了规避系统风险,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投资分散到不同的方向,交易策略也是如此,利用几个基于不同原理、不同周期、不同资金配比的策略组合,就会在风险控制上有很好的表现。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由于他们的资金状况不同,或者说风险偏好不同,因此所提供的交易策略也应该不同,应提供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策略产品。由于程序化交易兼有客观量化分析、高效下单以及风险管理功能,程序化交易系统可以依据强大的数据库,建立多品种、全方位的各种交易策略模型,其市场可以覆盖所有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乃至股票市场,收益率可以由稳定无风险的较低收益调至高风险高收益。此外,也可以根据客户自身的需求,根据他们的投资习惯和持仓规模,甚至是他们自己的交易策略来量身订做一些程序化交易模型,从而达到为专业化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目标。 由此可知,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建立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策略加上平台的搭建,其中涵盖了包括技术、风控、研发、交易等各方面的内容,而产品开发后的推广、针对专门客户群体进行合理的培训指导、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以及合作经营等也是一个成熟完善的程序化交易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程序化交易系统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国内对于金融领域的严格监管,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建立的目的是要促进期货市场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因此程序化交易系统首先要做到合规,在策略构思和模型建立的过程中要严格杜绝任何违规行为出现。 在模型的设计中,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交易模型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即使某个模型在历史测试和实盘测试中效果理想,或者在实际操盘中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但未来市场的走势不可能完全重复历史,也没人可以准确预期,因此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应根据实际品种、实际的经济环境乃至基本面的具体信息来选择合适的模型,并随时根据宏观、微观等各种因素的变化对模型参数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就具体策略而言,止损是必要的。程序化交易不能被“神话化”,它是不可能做到确保盈利的。因此,需要在每次交易的时候都做好严格的止损设置,尤其是当系统进行全自动交易时更是如此,这样才能将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合理水平。此外,在设计模型的时候,不用盲目地追求过高的胜率,有很多成功的投资策略,胜率都只有30%—40%。 此外,程序化交易产品的后期推广、培训教育、维护和升级等方面也都是程序化产品运作成功的关键要素。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