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开始持续到今年6月份的厄尔尼诺现象在给南美洲带去大量雨水的同时,也在2010年给世界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天气异常,前苏联地区遭遇了130年不遇的酷热和高温,干旱造成了该地区农作物大面积绝收或减产,减产程度高达38%,并直接引发农产品 出口大国俄罗斯从8月15日至年底禁止谷物的出口(去年俄罗斯谷物出口达到2140万吨)。同时期,南半球遭遇罕见低温,秘鲁热带丛林和中部沿海地区冬季再度遭到寒流袭击,部分城市创造了近50年来的最低气温纪录,低温冻害给今年的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CBOT小麦期货在7月份上涨了40%以上,同时也带动了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上涨。 这些不由得让人回想起2008年的那场粮食危机:2008年粮食减产导致一些政府采取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以确保国内消费的需求得到满足。可是其结果却是又加剧了国际粮食的供求失衡趋势,引发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局动乱。目前,同2008年的情形又有所不同,在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经济恢复基础仍比较脆弱,各国都实行了宽松货币政策,一旦粮价全面上涨,通胀加剧后的经济形势将变得更加突出,经济复苏之路将更加漫长。 一、近期反常天气的可能解释 那么近期发生的南北半球天气异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主流气象学家们认为:此次南半球寒冷,北半球炎热是温室效应加强的结果。随着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增强,蓄积在地球表面的热量增加,地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南北半球升温的季节差异和地球大气的热胀冷缩效应,会改变大气环流的格局:太阳直照的区域—北半球的夏天,地表升温最快、升温幅度最大,其上空的大气就必然因为升温而膨胀,形成闷热的低压天气系统;而缺少太阳照射的区域—南半球的冬天,地表则处于散热状态,温度下降,其上空的大气就必然因为降温而收缩,形成干冷的高压天气系统。这种高、低气压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就会导致冬天更冷、夏天更热。 除了海外发生天气异常外,今年国内也出现了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大的特点。包括去年开始持续到今年上半年的西南大旱、去年亚洲北部各国的严寒、今年4月份南方十省(区)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导致长江流域多个水库出现溃堤险情等。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天气灾害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在太平洋上空有个被称为“沃克环流”的大气环流系统。太平洋水温西高东低,相对的,太平洋大气低层东部气压高,西部气压低,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从东边来的空气流到西太平洋正好补偿了因上升而流失的空气。而高空的情况常常与低层相反,在太平洋上空常以偏西气流为主。这样就在赤道地区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流圈,即西太平洋为气流上升区,到高空以后向东运行,行至太平洋下沉到地面,然后向西太平洋流动。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这种异常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从而改变原本平衡的环太平洋洋流系统,导致使热带西太平洋降雨减少,造成南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大范围的严重干旱。而南美太平洋沿岸诸如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国则出现异常多雨,甚至引发洪灾的现象。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通过改变大气系统,还对其他区域,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施加影响。 1.2009年到2010年上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西南干旱及2009年亚洲北部的严寒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削弱了沃克环流,并东移加强,导致副热带高压北方偏弱,南方偏强,令西南地区气温偏高,中国2009年降水异常偏少。而由于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变化,副热带高压北方偏弱,所以,东亚冬季风明显偏强,十分有利于北极极地冷空气频繁向南进发,造成亚洲、北美、欧洲多个国家遭受寒潮天气影响。这就是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去年温度偏低的重要原因。 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偏西风通常缓慢地沿斜线移动,环绕地球一周,但是从6月上旬开始,由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大气环流发生变化,偏西风突然开始弯曲地前进。观察距地表1.2万米的高空气流,就会发现偏西风向北极方向弯曲,偏西风南侧的中纬度地区就会被高气压笼罩,气温升高。这些导致了中高纬度地区今年入夏以来的酷暑和高温。 2.今年开始的拉尼娜现象造成中国南方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 拉尼娜现象正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太平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使沃克环流加强,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 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对环太平洋地区都有重要影响。拉尼娜现象显现一般会造成印尼,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等地的大量降雨,而造成环太平洋东部,中部的阿根廷、美国东南部、赤道非洲发生干旱。 对中国而言,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导致中国南方没有了副高的阻拦。副高两侧的风带,一是北方强大的西风带,二是南方印度洋上的信风带可以长驱直入大陆,横扫全亚洲,而中国恰恰就在这两个风带的控制之下。这样,信风将印度洋的水气带入中国大陆同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从而形成了大范围的暴雨天气。 二、更长周期内的天气影响因素 上面讨论的问题仅仅是短期天气影响因素,科学判断天气发生变化应该从更长的历史时期以及更广泛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 对于更长历史的研究表明:从2000年开始世界已经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这可能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甚至对粮食生产、人类生命都造成严重威胁。 拉马德雷现象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母亲”。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 年至90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厄尔尼诺现象变得强烈。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拉尼娜现象变得强烈。历史数据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8.5级以上强震、南极海冰增长、飓风和台风增强、世界粮食危机以及世界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自从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一系列的灾害已经逐步出现。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新奥尔良,2008年中国南方的严重冻灾,汶川大地震。2009年北半球的异常严寒,以及2010年出现的全球大范围干旱。而2010年同20世纪50年代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自然条件拥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严重自然灾害。 2004年在美国国防部提交给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的报告中认为:2010—2020年全球天气将发生剧变,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和70年代前苏联农业歉收可能重演。从目前发生的天灾来看,这些不是危言耸听,历史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虽然由于连续六年粮食丰收,国内粮食储备相对充裕,但是仍然面临国际粮价上涨压力,长期而言,这种环境必将对我国国内粮价造成影响。而且,在粮食需求却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国内耕地面积有限,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是粮食供给难以突破的瓶颈。自然灾害给世界以及国内粮食生产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当前全球天气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有必要增强抵御干旱、低温、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期货市场等金融工具曾强抵御粮食价格风险的能力。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