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产品正式参与股指期货迈出实质性一步。 记者日前从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证实,该公司旗下的“一对一”产品已正式在东证期货公司签订了开户合同,并向中金所申请了股指期货交易编码,交通银行(601328,股吧)为该专户产品的托管银行。此举将标志着股指期货上市5个月以后,基金参与期指交易正式“破壳”。 专户涉水股指期货交易 此前,2010年7月,证监会正式放行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同时,考虑到专户理财为非公募产品,其投资人均为具有较强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投资者,将不对专户理财业务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投资目的、投资比例、信息披露等内容进行规定,管理人可以根据委托人的投资需求制定具体细则。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都在精心备战股指期货产品。包括人才储备、技术升级、产品准备和后台运营等均有较大进展,一些有前瞻性的基金公司很早开始选择期货公司,考虑的方面包括股东背景、专业能力、注册资本、投研水平和技术条件等各个方面,目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的相关产品正在准备向中金所提交申请。 而根据证监会出台的《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规定,公募基金可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也明确,专户理财业务可以参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交易。业内人士表示,2010年无疑将成为内地资本市场的“对冲基金元年”。 市场分析认为,像基金公司这样的一批超级机构将陆续入市,有望进一步稳定股指期货市场,促进市场功能有效发挥。对于专户管理人和投资人而言,股指期货为专户投资增加了新工具,今后或将成为专户业绩分化的加速器。 记者同时发现,股指期货推出后大资金在期现之 拉锯行情十月或将持续 间的操作,让市场对于大盘在今年节后的表现更加关注。关于加息的疑虑、经济复苏的进程,使即使有充分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也备感疑惑。 巧合的是,距2007年上证指数创下A股市场6124点的高峰,时光已悄然过去近3年。兴业全球(340006,基金吧)投资总监王晓明特别强调了目前的估值因素。他认为,目前A股正在逐渐消化全流通存量所带来的压力,在整体估值水平方面,处于相对合理水平。“有部分行业在今年6月时,其PE、PB已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最低迷的时候,甚至还要更低。” 而对于十月的行情,有机构预测,目前市场对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已达成共识,短期难以形成趋势性行情;同时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创业板解禁压力,也将对市场投资者气氛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鉴于尚难以看到政策调整的迹象,目前这种拉锯行情或将持续到十月。 银华基金由此指出,上半年政策调整基本到位后,下半年进一步收紧可能性很小,更可能是“稳健货币+积极财政”的政策组合。未来政策重心转向调结构,以十二五规划为中心,重点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节能减排、新兴产业扶持。围绕这些政策导向的新经济(310358,基金吧)领域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投资机会。 “在震荡行情中结构性机会仍将存在。目前市场流动性依然宽裕,加上目前蓝筹股估值已在合理区间,市场在长期偏离后或将在三季度末出现纠错机会,不应对市场过度悲观。” 机构加仓暗示后市行情 如何判断下一步的市场?一条新闻值得市场关注,某机构的基金仓位测试显示,近期有超过八成的基金选择主动加仓,其中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六大基金公司一致加仓。 先不论监测数据准确于否,单从数据分析来看,机构似乎对目前市场并不悲观。 “目前,市场的成交量已经缩至相对低点,市场未来可能会继续选择横盘整理态势。即使是局部的热点可能也会暂时按兵不动,等待节后再战。” 最令人关注的是,此前令市场颇为担忧的银行股融资方案中,工行(601398,股吧)A、H股配股融资方案中,A股仅配20亿元。不论是否暗含了管理层对于当前市场平衡状态予以呵护的态度,但就市场而言却颇为松了一口气。 此外,当前最大的担忧仍是如火如荼上扬的房产市场是否会迎来进一步的调控,如此不仅将对房地产板块形成直接影响,对于银行股可能也会造成进一步的抑制,从而降低市场上扬的概率。 也有机构已将投资重点转移到香港以及海外市场:日前摩根士丹利发表的港股策略报告指出,预期恒指于今年年底将上试26193点,潜在升幅达25%,并指可受惠人民币升值的因素。 近几周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走高,人民币升值预期再度升温,国际热钱持续回流。有跟踪资流向报告说,在过去4周有8亿美元美流进香港股票基金。为此,嘉实基金表示,香港市场由于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且没有外汇管制,因此将是游资博弈人民币升值的主战场。同时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大量国际资本将流入香港,使其银行节余不断攀升,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带动本地资金进入股市,股价将被迅速推高。
责任编辑:白茉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