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金属期货

沪铜补涨行情夭折 外强内弱格局仍将延续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9-29 08:56:12 来源:中国期货网

中秋假期期间,国际铜价表现强劲。在经历了9月21日的小幅调整之后,LME铜03连续上行。其中9月22日单日涨幅达到2.16%。经过连续上涨之后,国际铜价已经接近8000美元/吨。而沪铜合约的下跌行情与之前伦铜的强劲形成明显的对比。短期影响铜价的因素有哪些?国内外铜价能否实现一举突破重要阻力位?

在前期价格的上涨中,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市场预期美国出台新的刺激政策以及国外现货市场表现的强劲。美联储表态以及当前疲弱的宏观经济数据使得投资者预期美国将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政策。而随着LME库存的持续下降,近期伦敦现货市场情况有所改善。这体现为LME现货对3月贴水幅度逐步收窄。9月24日更是出现现货升水状态。现货市场表现的强劲令市场投资者更加看好后期价格走势。

随着国内市场恢复交易,国内外铜市场影响因素增加。未来一段时间,以下因素将对铜市场产生影响:

第一,美国可能出台新的货币刺激政策但影响预计有限。从当前情况看,美国推出新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较大。首先,美国政府存在出台新政策的需求。虽然美国8月份新屋开工和营建许可数据好于市场预期,但是美国房屋市场供求逐步弱化。在中期选举来临之际,奥巴马政府可能推出新的刺激政策来改变选民对后期经济形势的预期,从而提高执政党胜算。其次,美国具备进一步出台货币政策刺激的条件。当前美国通胀依然处于低位。8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0.3%,这距离美联储认为理想的1.5—2%的通胀率仍有一定的距离。但高企的财政赤字意味着经济刺激政策将更可能以货币政策为主,同时,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预计有限。一方面,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的规模将远小于之前的水平。这意味着刺激政策给市场带来的第一波冲击将较为有限。另一方面,在前期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下,许多能够被带动的产业活动已经发生。新的刺激政策带动效应将出现明显的弱化。

第二,短期现货市场强劲仍有望维持,但后期堪忧。短期现货市场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LME库存的变化。近期LME注销仓单占库存的百分比略有下滑,但9月24日依然处于6.81%的相对高位。这意味着后期库存继续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当前LME库存已经下滑至38万吨。如果库存继续下降,现货市场表现将因此而受到支撑。而且库存下降对现货的支撑作用将随着总库存水平的下降而递增。但如果注销仓单比例继续下降,后期库存下降的动力将逐步减弱。而长期来看,现货变化更多取决于后期消费走势。在各项宏观经济数据中,与铜消费最为相关的是工业生产及订单数据。而最近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的工业订单指数均低于预期。这将减弱投资者对于后期工业生产的乐观预期。从而对后期的铜价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国内市场表现拖累国际铜价。近期,国内外铜市场表现不一,外强内弱的格局较为明显。这其中有人民币升值的因素。然而扣除这一因素后,国内外比价依然偏低。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消费并不支撑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一方面,主力合约比价当前已经下降至7.64附近,明显低于按照当前汇率水平计算所得的进口平衡比价。这显示国内期货价格追涨意愿偏弱。另一方面,在期货价格上涨的同时,现货贴水幅度放大。9月27日,长江市场平水铜现货贴水幅度达到150元/吨。这意味着现货市场并不支持价格的上涨。这从国内近弱远强的市场基差结构中也可以看出。8月份以来,我国冶炼企业检修增加。这限制了这两个月的现货市场供应量。而随着这些企业检修的结束,国内现货铜供应将出现增长。而9月份已经进入传统的旺季,消费再度出现明显好转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而节能减排政策的继续推行更是使得消费出现季节性因素以外的弱化。在供应和需求的双重影响下,国内铜现货市场的表现将更加疲弱。现货市场的不支持将对国内铜价以及国际铜价的上涨带来不利影响。

综合来看,在多空因素交织的综合影响下,铜市场外强内弱的格局仍将延续。LME铜价可能向上测试8000美元/吨一线的阻力。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价格一举突破8000美元/吨的可能性偏小。如果包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主要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出现弱化,价格将从高位出现回落。价格的支撑位在7700、7500美元一线。而沪铜的表现将继续弱于外盘,主力1101合约在61000元/吨一线面临较大的阻力。而价格的支撑在59000、56000元/吨。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