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1987年在香港第一次买卖股票算起,李振宁至今已有22年的投资经历;如果从1991年投资A股算起,李振宁的投资经历也有18个年头。 作为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长,他既是今年业绩表现突出的4只阳光私募基金——深国投·睿信1~4期的掌舵人,并曾执掌过中国最大的私募基金;同时,他又是一名具有改革情结的学者,是国内率先研究科尔内经济思想的人,参与、推动了A股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 他的双重身份一直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好奇,他的“巴菲特+索罗斯”的投资哲学让不少人认为过于玄妙。熟悉他的人究竟如何看他?他自己又是如何自我评价?7月21日下午,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李振宁侃侃而谈,和盘托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马克思+凯恩斯” 1953年3月出生在南京一个干部家庭的李振宁,中学尚未毕业,就因“十年浩劫”,走进炼铁厂大门。当时,他被分到河北太行山一带的涉县,为天津市建设三线铁厂,是烧结分厂的一名钢铁工人。 像同时代很多人一样,恢复高考给了他们让人生发生重大转变的契机。1978 年,李振宁在所在铁厂考区的6000多名考生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录取。 3年后,他拒绝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邀请,考取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开始系统学习西方经济学。 这段时间,给了李振宁一个充分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而这样的经历,恰好为他后来干上投资这一行做了很好的铺垫。正如他向记者所言:“要做一名优秀的投资人,不仅要对市场和上市公司有深刻理解,还要对宏观经济有大方向上的掌握,这其中理论功底必不可少。” 大学期间,除专业理论的学习外,李振宁还与同校法学院、社科院的几位同学成立了一个研究农村流通改革的小组,以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的名义做了很多调研。 与此同时,李振宁在学术方向的成就更为显著。在接触了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所著的《短缺经济学》、通读了科尔内7 本著作和大部分研究成果后,李振宁从中摘译出精华部分,发表在《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刊物上。他对短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作了很好的总结,创造了至今学界仍然在使用的“投资饥渴”、“消费饥渴”、“软预算约束”等学术术语,成为国内率先研究科尔内经济思想的人。 1984年,离开校园的李振宁选择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对于这个选择,李振宁说:“我当时的理解是,中国的经济建设既需要懂马克思的人,又需要懂凯恩斯的人。”
责任编辑:白茉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