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国际热钱将会加速流入中国。而在地产调控趋严的背景下,股市将成为热钱最佳藏身地。 国内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只是中国一定要掌控住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一切以服务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昨日,多位研究国际热钱问题的专家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国际热钱将会加速流入中国。而在地产调控趋严的背景下,股市将成为热钱最佳藏身地;A股近期大涨,热钱或为重要推手。 人民币缓慢升值成共识 中国政府一再重申,一些发达国家对华贸易逆差原因是结构性和政策性因素,而非汇率问题,逼迫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不过,国内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只是中国一定要掌控住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一切以服务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人民币未来存在持续升值的预期,中国尽管不会如美国所愿采取一次性升值到位的做法,但中美最终的博弈结果肯定是人民币采取缓慢升值方式。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张亦春也表示,人民币缓慢升值在所难免。 与此同时,国内关于人民币升值对各行各业的影响的研究早已开始。最近,中金公司、中信证券、西南证券等纷纷公开发表了有关人民币升值对具体行业影响的分析报告。这些研究机构一致认为人民币不会一次性升值到位,预计年内人民币小幅升值,不排除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今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会达到6.60元左右,全年升幅也将在3%以上。实际上,自今年6月汇改重启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升值了约2.38%,其中仅9月的升值幅度就达到1.7%。而考虑到一些海外投行还预计年内这一升幅将到达5%,仅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就不可避免会吸引大量国际热钱涌入中国。 热钱加速流入中国 “9月份热钱流入量比8月份多,10月上旬热钱流入量比8月、9月上旬要多。”广东社科院热钱研究专家黎友焕昨日向记者表示。 据黎友焕介绍,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热钱总体维持净流入态势。尤其是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的态度较为“温和”,使热钱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产生良好预期,热钱流进速度加快。但4月中旬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投机性热钱开始大量流出并持续到7月底。不过监控发现,今年境外的储蓄资金有加大流进的趋势,尤其是6月份前后,境外的储蓄资金和投资性资金大量流入。形成了投机性资金大量流出和储蓄资金、投资性资金大量流入的“进出繁荣”流动新局面。 “欧洲债务危机使得投资性资金暂时撤出,但它们也在等待股市蓄势盘整的机会。目前境外热钱对国内股市的抄底似乎已经完成,等待的可能是一波大幅上涨,新疆等西部板块也成为热钱进攻的方向。”8月份时,黎友焕在一篇有关热钱的文章中如此写道。而从8月至今,上证指数已大涨了8%。 厦门大学的张亦春教授认为,最近A股市场的大涨,很有可能就是热钱大势进驻A股的结果。张亦春分析,随着近期国家年内第二次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不少热钱被迫从楼市中撤出,而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热钱再次潜伏进了尚处价值洼地的A股市场,这也是热钱目前在中国的最佳藏身地。 不过,国金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李治平持有不同观点。他指出,日前已有一些省市出台了较为严厉的房屋限购令,这除了对国内的投资投机资本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外,同时对这些热钱的未来收益预期也将造成影响。而且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对于经济增长也会形成一定制约。李治平预计,热钱继续加快流入的态势今后有望逐步消减。 责任编辑:白茉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