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日本央行宣布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现行的0.1%降至0—0.1%,时隔4年多再次实施零利率政策,表明主要经济体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式启动。早在8月27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表示,如果经济前景显著恶化,美联储将重启“非常规”货币政策向经济提供进一步支持,途径包括:启动新的长期债券购买计划、调整美联储在利率政策上的措辞以及下调商业银行在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率等。随着日本率先启动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四季度美国、欧元区进一步加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力度和规模也将成为大概律事件。 由于第二季度美国房地产市场再度探底,失业率高企,制造业数据下滑,市场对美联储实施二次经济刺激的预期明显增强,伯南克的上述言论更是释放出美国或启动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强烈信号。参考第一次量化宽松带来的“美元跌,股市、商品涨”的后果,如果美联储从8月份开始实施二次量化宽松,预计仍将推动美元指数走低,并很可能迫使资金从债券市场流出,最终推升美国及全球风险资产的价格。9月份的全球各主要市场的走势似乎正在映证上述预期,日元兑美元自8月份以来已经数次刷新15年来的高点,美股、大宗商品均出现持续的上涨,而美元指数则一路下行,逆转了上半年的涨势。 我们注意到,在伯南克8月27日发表言论后,美元出现持续走弱,日元兑美元创出了15年来的新高,美股、大宗商品则出现了持续的上涨。显然对于主要经济体二次量化宽松的预期导致资金从避险资产向高风险资产转移,而对于流动性过剩可能引发进一步通胀的担忧也加速了资金回流商品市场。从美国11种主要商品总持仓的变化不难看出,随着美元9月份出现破位下行的走势,11种商品总持仓呈现快速递增的态势,LME市场上,伦铜也在9月份持续增仓,目前总持仓已经创出历史新高,由流动性推动的涨势正在展开。由于四季度美国正式实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性上升,预计资金仍将持续流入商品等高风险资产,充裕的流动性将使得大宗商品整体上处于易涨难跌的局面。 国内方面,虽然目前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仍在不断加大,但是由于主要经济体渐次实施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中国央行可供采用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受限。在目前的全球环境下,即使国内CPI超过年初制定的目标,预计年内加息的可能性也大为降低。这一方面大大消除了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而受房产调控的制约以及对通胀的担忧,热钱也将进一步流向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由此将带来商品流动性溢价水平的进一步上升。虽然人民币在四季度仍可能维持升值的局面,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部分抵消境外商品输入性上涨的压力,但大宗商品上涨趋势不会就此改变。部分与外盘相关度较高的品种(如铜)可能呈现外强内弱的局面,沪铜在上涨的幅度和节奏上可能会略弱于伦铜。 从铜的供求方面看,LME铜库存自一季度以来持续减少,今年内减幅超过了30%,9月下旬以来欧洲地区注销仓显著增加,进一步增加了伦铜库存在四季度继续下滑的可能。沪铜库存自一季度以来已减半,至8.7万余吨,虽然由于部分冶炼厂检修的原因,8月份国内精炼铜产量有所下滑,但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三季度的表观消费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虽然今年国内线缆行业对铜的需求有所放缓,但制冷行业对铜需求十分强劲。8月份中国精炼铜进口26.9万吨,环比增19.7%,同比增22.4%,在7、8月份的沪铜与伦铜比值不利于进口且处于传统消费淡季的情况下,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了国内刚性需求依然较强。尽管笔者认为目前铜价的上涨主要是其金融属性所致,但当前的供求仍然为铜价提供了较好的安全边际。 来自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全球精铜消费同比增长9.3%(或66.4万吨),精铜产出同比增长5.7%(或50.8万吨)供需缺口28.1万吨,超过了去年同期的12.5万吨;6月份全球精炼铜供应短缺8.4万吨,尽管6月全球精铜产能利用率已大幅上升至83.1%,全球铜矿产能利用率也升至84%。这说明,全球铜的供需平衡正由过剩向短缺转化。由于西方国家的二次去库存已经接近尾声,年底至明年一季度美国及欧元区的库存重建可能将再度推动铜消费需求的回升。 鉴于年内以美国、日本和欧元区为主的传统经济体将再度实施进一步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元区债务危机、中国加息等诸多前期困扰着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将会由此大大削弱,全球充裕的流动性将重新成为影响市场的主导因素,在不断强化的金融属性的作用下,对于自身供求也具备良好的安全边际的铜价而言,维持高位运行仍将是市场的主要基调。 笔者认为年底前美元的走向是主导铜价走势的关键。尽管从美元指数的技术形态看,理论上本轮下跌的目标可能在71—72之间,但是我们认为二次量化宽松的效果将不会超过第一次,因此去年美元指数的低点74附近将存在非常强的支撑。中期美元可能还存在5%左右的跌幅。由此笔者认为伦铜在经过短暂的蓄势整理后,将有望向8800美元的纪录高点发起冲击,而沪铜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本轮上涨的高点可能位于65000—67000元之间。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