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上旬以来,国内外期现货棉价不断创出新高。其中,郑棉自今年8月以来持续呈现上涨行情,近日更是大幅波动。未来行情将如何演绎?笔者认为,随着棉市“青黄不接”时期的过去,加上新棉大面积采摘及进口棉到港,现货棉市供需关系有望获得平衡。与此同时,由于政策面高度关注棉价,市场“恐高心理”可能蔓延,棉市行情估计将结束单边上涨走势并进入高位博弈阶段。 短期内影响棉价的主要因素来自政策面 国庆长假过后,郑棉出现了连续涨停,同时现货棉价也大幅上涨,政策调控的传闻也由此接连出现,其中包括农发行资金暂时停贷、取消进口棉配额放开进口、召集会议严厉打击投机行为、收购新疆棉低价向纺企销售等等。目前,已经确认的是农发行贷款继续收紧,在新疆、山东、湖北等地区已经实行,并引发了10 月12 —13日棉价的宽幅波动。另外,虽然10月14日市场传闻有关部门召集相关调控棉价的会议,但郑棉仍出现了涨停行情。 10 月13 日上午,中国棉花协会召开形势会商会,有关部门及涉棉企业40 多家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10 月14 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召开棉花宏观调控联席会议,进一步分析形势,研究稳定棉花市场的措施。会议认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将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按照各自分工,联合出手,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恶意炒作、掺杂使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监控重点企业,严查违规行为,同时做好其他调控预案。 从上述会议内容来看,和以往会议发布的信息相比较为笼统,政策对市场棉价所产生的效果也难以估计。 纵观棉市常用的调控手段,储备棉采购和抛售以及进口棉配额增减对调控棉价会产生较大影响,但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储备棉抛售和增加进口棉配额显然已不适合于近期棉市行情的发展,而其它的市场传闻则有必要验证其可能性。据了解,当前储备棉抛售已经进入尾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上供应量,但经过连续抛售后,当前库存量仅在30万吨左右,处于较低水平,后期其对市场的影响估计很弱。与此同时,面对棉市存在的较大的供需缺口,增发进口棉配额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另外,在农发行对棉花收购企业的贷款纷纷收紧之际,棉企的收购受到限制,其自有资金收购的时间周期也是左右近期棉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投资者对此也要多加关注。 决定中长期棉价走势的因素来自供需面 从棉价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来看,大部分来自于基本面,如今年年初棉花种植的推迟、去年收摘季节产区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粮棉比价不高使得山东和河南等棉花主产区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下游补库需求较强等等均造成了棉价的大幅上涨。 从国内棉市来看,国内棉花产量在670万吨左右,总需求量约为1080万吨,剔除期初、期末库存差55万吨,国内棉市供需存在355万吨的缺口,需要进口棉来弥补,而该数值占到了同期全球棉市预期出口总量的43%。与此同时,一些机构对今年棉花产量做出的调低预测则加大了市场各方对后期供应的担忧,这更助涨了棉价。目前,虽然在国家严格调控棉价阶段行情具有调整需求,但在后期棉市供需数据明朗以后,市场很有可能面临国内外供应资源均不足的情形,棉价长期走势还将由供需状况所决定。 国际棉市方面,美棉销售速度快于往年,印度棉市政策则充满不确定性。据了解,截至目前,美棉签约量已经超过200 万吨,但中国签约量比例仍停留在35%左右,后期进口量加大不可避免。与此同时,由于前两年产量缩减,全球棉市期末库存大幅降低,这将严重影响当前年度末的库存水平,届时全球棉市库存有可能降至1996/1997 年度以来的新低970万吨左右。近期,印度棉花出口政策则频繁“变脸”,出口时间一再推迟,已和印度签约的国内纺织厂将不得不重新寻找货源,这也提高了国内棉内看涨的人气。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棉价整体仍趋涨,但由于农发行贷款收紧政策会对籽棉收购市场产生实质影响,籽棉收购价格一旦明显下降,那么势必会对郑棉形成较大影响,棉价出现大幅回落来修正技术指标也是有可能的。国际方面,受宽松货币政策和通胀影响,国际棉价将继续保持强势。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