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日,大商所推出LLDPE期货合约,近期大商所又正在积极准备推出PVC期货。PE与PVC同为五大通用树脂,LLDPE在PE家族中又非常具有代表性,且二者同为原油的下游产业链产品,在价格趋势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生产工艺以及消费区域的不同,期货合约推出后,二者走势将产生很大的分歧。本文将对比LLDPE期货,对PVC期货上市后可能的走势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一、LLDPE上市后,走势受中石油、中石化政策影响非常明显,而PVC上市后受市场因素影响更大 我国现有LLDPE主要生产厂家13家,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其产能与产量分别约占全国LLDPE总产能和总产量的87%和88%。生产的高度集中决定了中石油、中石化对这个行业的控制能力非常强,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其它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还在下跌的过程中,国内LLDPE已经在中石化的政策影响下率先反弹。由于中石化限产后,市场库存减少,导致国内现货市场出现了一段真空期,货源不足,随后中石化适时提价,并带动外盘LLDPE价格走高。春节后,中石化连续3天提高报价,直接助推期货价格创出9380元/吨的高价,而近期LLDPE期货走高的最主要动力就是现货市场货源不多,现货价格高企。 相反,PVC上市后可能会和LLDPE产生很大的差别。全国PVC生产企业有143家,产能占比最大的省份——山东省产能也仅占总产能的14%左右,单一企业对行业根本没有控制力,而价格将更多由市场的供需情况决定。 二、LLDPE投机性比较强,套保机会也比较多,但交割量比较小,而PVC上市后,企业参与套保的意愿也会比较强,交割量可能会大幅高于LLDPE LLDPE推出的一年多时间里,出现了两种价差,一种是外盘现货和国内期货的差价,另外一种是国内现货和期货价格的差价,两种价差的存在给了很多企业套利和套保的机会。从下图持仓结构来看,法人持仓在总持仓占比很高,但国内LLDPE的套保多数都集中在对冲套保,原因就是现货货源偏少,平均算来,每个月国内的LLDPE产量在12万吨左右,即使加上进口的数量,持仓单边超过6万手后就很难进行交割,所以很多套保盘更多的选择是对冲套保,国内LLDPE每个月的交割量非常少。从图3可以看出,最多的一个月交割量也不过在5000吨左右,而多数每个月的交割量都不超过1000吨,和油脂等其它品种相比,交割量非常小。 2008年的PVC市场呈现了“过山车式”波动,最高价格冲过9000元/吨,最低跌至5000元/吨以下。尤其是2008年11月底,国内外产品价差已经达到500-600元/吨,国际价格下跌很快,国内价格普遍高出国际价格,这彻底改变了国内PVC市场的贸易格局,而且行业违约率上升。PVC期货品种一旦上市,将成为相关企业回避和转移风险的重要工具,进一步优化国内化工行业的生产结构,企业的套保意向会比较浓厚。 2008年国内PVC产能是1581万吨,而产量为882吨,大商所设定的交割品级为SG5型一等品,占到PVC产品总量的70%左右,从量上来看,满足交割需求,而一旦出现合适的价差,大量的生产企业参与套保将扩大PVC的交割总量。 三、PVC上市后,受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影响更大 从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到,PVC的主要消费行业是管材、型材和门窗等,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而房地产又和宏观经济大环境紧密相连,所以,PVC上市后,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和地产相关的政策将对PVC走势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相比LLDPE期货,PVC期货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 PVC的生产方式有两种,乙烯法和电石法,国外是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是以电石法为主,所以PVC未来走势除受原油走势影响外,还要受到电石以及原盐、氯碱等的制约,影响因素相对复杂。尤其是对国内,电石法占到产量70%的份额,电石等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势必对PVC期货未来走势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其重要程度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超过原油。 除此之外,由于电石法生产的PVC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PVC期货价格未来走势还会受到环保政策、电价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相比而言,比LLDPE影响因素更为复杂。 总之, PVC期货上市后,价格运行受供求影响更为明显,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影响因素比较多,市场博弈可能会比较激烈,生产商、贸易商和下游加工企业都希望通过该期货品种的推出来熨平波动剧烈的PVC价格。PVC期货的推出能促进行业活跃度,有利于整个PVC产业的健康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