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中国平安员工股已于10月“首次”减持,并且未来12个月还将继续减持,未来五年内将减持完毕。 昨晚,中国平安公告显示,平安员工股的托管方之一——林芝新豪时投资发展公司(下称“林芝新豪时”)已出售中国平安1282.4933万股A股,占中国平安总股本的0.17%。减持后林芝新豪时代表平安员工尚持有中国平安4.93%的股份,约3.77亿股左右。林芝新豪时称,未来有意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 除了林芝新豪时代替持股员工减持中国平安外,还有景傲实业和江南实业分别持有的3.3亿、0.88亿股员工股需要在未来五年逐步减持。根据平安年初的公告:(林芝)新豪时、景傲实业、江南实业分别持有的3.9亿股、3.3亿股、0.88亿股(合计8.6亿股)平安股份将在未来5年内减持,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1.7%,上述三者将以二级市场公开出售和大宗交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减持,每年减持量不超过各自在2010年2月28日所持公司股数的30%。 改名有望避税? “林芝新豪时”此前名为“新豪时”,此次公告减持时启用了新名称,一些媒体猜测改名原因为避税,但“新豪时”新闻发言人、员工权益管委会副主任林轼对此解释说:“主要是为了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将公司搬迁到西部地区,并已取得了当地的工商营业执照。” 此前,“新豪时”的注册地为深圳,现在变为了西藏灵芝地区。记者了解到,公司已在灵芝地区设立了办公室,将来办公或需两地穿梭。 此次注册地变更后,到底能否避税呢?北京京联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志表示,“具体是否能够得到税收优惠、以及优惠的幅度还得看当地税务机关是否批准,按多大的幅度优惠审批。” 按照规定,若平安员工股在深圳减持,获得收益后不但要缴纳约20%的企业所得税,还要代扣20%个人所得税,两者合计税率高达40%,今年3月份员工曾在平安总部前举横幅抗议“重复交税”。 由于国家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扶持,西藏地区曾于2008年下发了有关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通知,对不同行业企业所得税,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获得1年、3年、5年、7年、8年的所得税免征。 如果林芝新豪时能够获得当地税务机关所得税的免征,且在免征期减持完所有股票的话,那么员工股减持后或有望最低只交20%的个人所得税,而另外20%的企业所得税或可征收或可少交。不过税务机关是否免征抑或少征,如果少征,则比例又是多少?这些都还不得而知。 或启公司股权激励 从灵芝新豪时宣布首次减持员工股开始,已经拉开了平安员工股共计8.6亿股、占公司股份11.7%的大规模减持帷幕,那么五年内减持员工股会否对股价造成较大压力?员工持股无疑对公司的经营起到一定稳定和激励的作用,那么员工股于五年内全部减持完后,是否会造成激励不够从而影响公司业绩呢? “此次(10月减持)由于成交量非常大,单纯从减持上来看并不会有影响,但会有情绪上的影响,短期如今天也产生了影响。”申银万国保险业研究员孙婷表示。今日上午收盘,中国平安大跌3.94%,从早开盘66.6元至午收盘跌至64.20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保险研究人员表示:“平安减持员工股会对股价产生影响,但公司本身也会有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只不过没有公开,应对措施早就准备好了。” 员工股减持完成后,是否会对员工积极性造成影响?“这些持有员工股的员工当中,很多人都离职了,这个问题不大。”孙婷分析表示。这些员工当中有的持股最长10年,期间有相当部分人都已离开了平安。 这些员工股当中,也包括了平安现在职的管理人员,如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持有公司解禁股份0.16亿股,如以10月均价估算,其价值超过10亿元。这些管理层持股一旦兑现获益后,是否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一些管理人员所持员工股减持兑现后“暴富”,是否会离职? 中国平安方面强调,“作为职业经理人,平安高管的专业素质是值得信赖的,不会因为持股量的变化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也不会影响其工作的能力和信心。我们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员工股减持对公司治理及管理层稳定都不会带来影响。” 中国平安还表示,员工集合持股的决策是由职工代表大会投票决定的,我们在A股上市的时候已经说明了,公司高管并不参与他们的决策,所以实际上员工持股情况,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湘财证券保险业研究员叶青认为:“以马明哲为代表的平安高管对平安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使减持,其核心灵魂角色不会改变,对管理上也不会产生影响。” 那么,为了使平安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步伐,在员工股减持后,公司方面是否会实施股权激励,以最大可能地将现在在职员工和管理人员纳入进来?在今后五年当中,是否有可能一面减持员工股的同时,增持股份以对现在在职管理人员或者员工进行激励?对此,孙婷分析后强调,“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完全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责任编辑:白茉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